第二百六十八章

字數:3914   加入書籤

A+A-


    天氣 天氣漸涼 心情 戴壽寧終於有太子的樣子了
    太子舉薦一賢士,
    出任禦史入仕途。
    敬之匯報占薑事,
    楊家庶子有異動。
    今日的禦書房內,檀香嫋嫋,柔和的光線透過窗欞灑在古樸的書案上。我正伏案批閱奏章,眉頭微蹙,神色專注。
    這時,門外傳來太監尖細的聲音:“太子殿下覲見!”
    我微微抬了抬頭,“進來吧。”
    太子戴壽寧身著一襲華服,步伐沉穩地走進禦書房,在我麵前恭敬地行了大禮:“兒臣叩見父皇,願父皇龍體安康,聖壽無疆。”
    我放下手中的朱筆,微微頷首,“起來吧,壽寧啊,這段時間你與兩位丞相配合的很好,各項事務也進行的很順利。今日前來,所為何事啊?”
    戴壽寧起身,臉上帶著謙遜的微笑,說道:“父皇,兒臣今日前來,是想向您舉薦一位賢才。此人名叫陳偉,乃是招賢館中的傑出學子。”
    我來了興致,挑眉問道:“哦?招賢館的賢士?說來聽聽,他有何過人之處?”
    我之所以來了興致,是這個叫陳偉的也被劉文海提起過,隻是不知道什麽原因,沒有參加那次策論闡述。
    戴壽寧眼中閃過一絲讚賞,娓娓道來:“陳偉此人,飽讀詩書,博古通今。於經史子集,皆有深刻見解;論治國安邦之策,亦能侃侃而談。兒臣曾與他多次交流,其才學、見識,實乃同輩中的佼佼者。”
    我微微點頭,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兒臣記得,有一次談及民生疾苦,他提出應減輕賦稅,鼓勵農桑,興修水利,以解百姓之困。其分析鞭辟入裏,切中時弊。而且,他為人正直,剛正不阿,疾惡如仇,若能為朝廷所用,必能成為陛下治理國家的得力助手。”戴壽寧言辭懇切,神情專注。
    我沉思片刻,道:“如此人才,朕倒想見上一見。這就宣他進宮吧。”
    不多時,陳偉被引入禦書房。他身著一襲青衫,氣質儒雅,雖麵對我這位皇帝,卻毫無懼色,從容地行了大禮:“草民陳偉,拜見陛下,拜見太子殿下。”
    我上下打量了他一番,開口問道:“聽聞你頗有才學,朕倒要考考你。曆朝曆代都有黨爭,對於黨爭你有何良策可解?”
    我的這話讓戴壽寧的臉色稍稍了黑了一下,看來戴壽寧是以為我在借黨爭的事情在敲打他。
    陳偉微微思索,朗聲道:“陛下,黨爭之害,猶如毒瘤,侵蝕朝堂。臣以為,陛下應明察秋毫,對結黨營私、排除異己之人嚴懲不貸;同時,廣開言路,鼓勵群臣直言進諫,以公心論事,而非以黨派之分。再者,選拔官員應注重德才兼備,任人唯賢,如此方能正本清源,消除黨爭之患。”
    我微微點頭,又問:“那你對邊防之事有何看法?”
    陳偉神色嚴肅,說道:“陛下,邊防乃國之屏障,不可不重視。如今邊疆時有侵擾,臣以為應加強邊防建設,增派兵力,修繕防禦工事;同時,發展邊疆貿易,促進民族融合,以恩威並施之策,保邊疆之安寧。此外,還應注重情報收集,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聽了陳偉的這番話後,我眼中不自主的流露出讚賞之色,轉頭看向太子戴壽寧,微微頷首。戴壽寧的臉色也稍微的緩和了一些。
    “陳偉,朕觀你才學出眾,見識不凡,且為人正直。朕今任命你為禦史,望你能恪盡職守,監察百官,為朝廷分憂,為百姓謀福。”我威嚴地說道。
    陳偉激動不已,連忙跪地謝恩:“謝陛下隆恩!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重托!”
    太子戴壽寧也露出欣慰的笑容。
    陳偉退下後,我看向戴壽寧語氣溫和的說道“壽昶最近也很少來宮中看望你們母親了,你知道他在幹什麽嗎?”
    “兒臣近來都忙於朝政,也有很久沒有見到二弟了。”戴壽寧給我遞來了一杯茶水。
    “能有眼光發現陳偉這樣的人才,說明你長進了。之前的叛亂裏,朕知道你是受了委屈的。但是你是太子,有些委屈就應該你來承擔。就像我是皇帝,有些責任是推不掉的。你懂?”我眼神溫柔,語氣依舊溫和。
    戴壽寧似乎是好久沒看到過我這樣的溫和的眼神了,他沒有回話,隻是點了點頭,我看到了他一直壓在心裏的那塊石頭終於放下來了,父子之間的隔閡也在慢慢的消退。
    “走,陪父皇去走走,叫上你母親。”我拍了拍戴壽寧的肩膀走出了禦書房的大門,向禦花園的瀚海走去。
    瀚海新建了一個觀景台,今日陽光正好,我也就與小琴還有戴壽寧一起在觀景台看著瀚海裏的魚群爭食。
    不遠處的水麵泛起一陣騷動,原本平滑如鏡的水麵瞬間變得起伏不定。緊接著,一大群魚如同黑色的箭矢般從水中騰躍而出,它們鱗片閃爍著銀色的光芒,在陽光中劃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
    那魚群數量眾多,密密麻麻,仿佛一片移動的烏雲。它們激烈地爭食著,擠作一團,不時有幾條魚高高躍起,張開尖銳的魚嘴,快速地吞下漂浮在水麵的食物。周圍的海水被攪得浪花四濺,發出“嘩嘩”的聲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魚群爭食的區域不斷變化,一會兒遊向左邊,一會兒又轉向右邊,伴隨著它們的遊動,水麵上泛起層層疊疊的波紋,向四周擴散開來。
    在觀景台上的我和小琴還有戴壽寧,被眼前這壯觀的景象深深吸引,目光緊緊跟隨著魚群的動向。聽著魚群爭食時發出的動靜,仿佛能感受到它們對食物的渴望和生命的蓬勃力量。
    瀚海裏波光粼粼,觀景台上其樂融融,我也在小琴的臉上看到了熟悉的笑臉,我也感覺特別的安逸舒適。
    “陛下,高指揮使求見。”隨侍太監的聲音打破了這份安逸。
    “宣”我有些無奈的說道。
    “陛下既有要事要處理,那臣妾就告退了。”小琴起身行禮後便離開了。
    “壽寧啊,你再陪一陪朕。”我見戴壽寧也要一起走便把他叫了回來。
    “陛下占薑密報。”高敬之上來就直奔主題。
    密報,看來不是有海盜入侵而是其他的事情。我扭開銅管取出裏麵的密信,看完後麵無表情的遞給了戴壽寧。
    戴壽寧看過後臉色一變。
    “壽寧你怎麽看。”我看向戴壽寧,臉上原本溫和的表情全部消失,轉而變成了帝王嚴肅的樣子。
    “兒臣,以為楊景林其心可誅。想利用父皇寵愛小妹來為自己進入仕途增加籌碼。”戴壽寧這話我能聽出來一半是真話,另一半多少有些要打壓楊景林的意思。
    畢竟楊景林是上一次叛亂中最活躍的一個人。
    “敬之啊,留意觀察。朕想看看這位楊家的庶子到底身後有多少楊易文的影子。”我眼神變得冰冷了起來。
    喜歡從上山到上朝請大家收藏:()從上山到上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