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字數:3413   加入書籤

A+A-


    天氣 風和日麗 心情 可以開心的過年了
    譚新宇回朝封侯,
    單獨聊滅國之事。
    新宇提出新路線,
    可做奇兵破僵局。
    這天是我朝在年節前的最後一次大朝,這次大朝各個地方的官員和駐軍指揮使都要參加,所以今日的大殿之上人特別的多。
    看著台階下的人群,我異常的興奮,有種自己突然之間就拉起了一支管理隊伍一樣。
    我的腦海裏忽然閃過了一個念頭,也就是這一下,我明白了宋江為什麽喜歡把所有人集中在一起了,坐在高台上的人看到台下的人越多成就感就越大。
    這次大朝會隻有一個事情是重要的,就是我要給有功之臣封爵。
    金鑾殿內,華燭高照,龍椅之上的我身著明黃龍袍,頭戴冕旒,端然穩坐,周身散發著不怒自威的帝王之氣。殿下群臣身著朝服,按序而立,神色肅穆。
    隨著司禮太監一聲尖銳的“宣山南將軍譚新宇進殿——”,腳步聲由遠及近,山南將軍譚新宇身著戎裝,大步踏入殿內。
    他身姿挺拔,眼神堅毅,臉龐上還帶著戰場上的殺伐之氣,卻又不失敬重。行至殿中,譚新宇單膝跪地,抱拳行禮,聲音洪亮而堅定:“臣譚新宇,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我目光溫和地落在譚新宇身上,開口道:“譚愛卿平身。愛卿鎮守山南三戰之地,不僅打退了吐蕃的進攻,還震懾高棉和蒲甘兩國。讓朕更為欣喜的是愛卿近兩年多的經營,山南儼然已經成了我大理國最堅不可摧的大門,愛卿可謂勞苦功高啊。”
    譚新宇躬身回應道“擊退吐蕃全仰仗陛下神威和將士齊心,臣不敢居功。其餘事情也是臣子分內之事。”
    我滿意地點點頭,身旁的司禮太監展開明黃色的詔書,尖著嗓子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山南將軍譚新宇,忠勇可嘉,臨戰果敢,於山南之役,屢建奇功,揚我國威。為彰其績,特封譚新宇為山南侯,食邑千戶,賜府邸一座,良田百頃,望卿日後,仍能恪盡職守,為朕分憂,為國安民。欽此!”
    詔書宣讀完畢,一旁的宮女端著象征侯爵身份的印綬、服飾等物上前。譚新宇再次跪地,雙手高舉過頭,接過印綬和服飾。
    譚新宇向前一步,再次拜倒:“謝陛下隆恩,臣定當肝腦塗地,以報陛下厚愛,為我朝江山永固,鞠躬盡瘁!”
    我微笑著點點頭:“有卿等忠臣良將,實乃我朝之幸。願我朝山河永固,國泰民安。”
    殿內群臣紛紛跪地,齊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我朝山河永固,國泰民安!”聲音響徹大殿,久久回蕩。
    朝會結束後,我便回到了後宮,剛微服出巡回來身子感覺還是有些乏,不得不說真的是老了。
    禦書房的臥榻上,我正睡得迷迷糊糊,忽然聽到隨侍太監輕聲在我耳邊說“山南侯求見。”
    我起身伸了一個懶腰,太監遞來剛泡好的茶。我喝了口茶醒了醒神後說道“宣。”
    “臣譚新宇參見陛下。”沒有多時譚新宇便出現在禦書房了。
    “愛卿多年駐守山南,這次回到王都不和家人多多團聚,看來是有要事了?”我臉色平和語氣也很隨意。
    “上次回朝還是陛下調臣入朝,參與兵製改革之事。那時臣就猜想,陛下定有滅高棉之誌。所以,臣此次前來是來獻計的。”譚新宇說完後便雙手呈上他早就準備好的奏折。
    我接過奏折仔細的看著,看著看著不由的皺起了眉頭。
    譚新宇的這個方略最大的特點就是兩個字奇襲。用一支極其精銳的隊伍從山南出發,沿著高棉和蒲甘國境線一路南下可到達高棉國都吳哥,然後一舉攻占吳哥高棉必定內亂,然後大軍一路南下攻占高棉國土。
    “愛卿沒有詳說這一支人馬人數是多少啊。”看完後我隻是問了這麽一個問題。
    “臣想一萬足矣。攜帶八天的幹糧。”譚新宇說的很肯定,似乎這些事情已經在他心裏盤算了很久。
    “那這一萬人可以說是我大理國軍隊的骨血了啊,愛卿真的願意拿大軍的骨血去冒險嘛?”我默默的轉身背對著譚新宇,我可不想剛給他封了侯就給他臉色看。
    “臣想過,但是按照常規的打法,我軍必要準備三年以上的糧草。尤其是我軍推進至吳哥城下後,幾乎每一個山頭都要設置糧站,不然很難保證糧草不斷。如此大費周章,且變數極多。。。。”譚新宇說到一半似乎察覺到了我對他方略不怎麽認可。
    我雙手附後,大拇指和食指不斷的相互摩擦著。轉頭看向掛在牆上的地圖,譚新宇的說法的確有他的道理,但是打仗關係到一個國家的命運,這不是賭博,更不是買大小。
    沉默了很久我最終還是開口了,“愛卿的方略可以作為戰時威懾敵軍的一支奇兵,但是滅國之戰還是要以正和,才能以奇勝啊。”
    “陛下所言甚是。”譚新宇語氣恭敬。
    “朕許你隨時可上密折。這件事你和朕都要好好的再想一想啊。這幾日就好好在家休養吧。”我轉身看向這位我朝軍方的第二人。
    “臣遵旨。”譚新宇躬身行禮後便退下了。
    這一天,禦書房內的燭火徹夜未熄,我獨自一人站在地圖前。地圖上高棉的地形與各個重鎮都已經刻在我的腦子裏。現在的大理國和高棉的國境線實際上已經是山川河流為界了。
    現在的高棉雖然在軍力上遠遠不如我朝,但是我還是沒有想到既能快速解決戰鬥,又能快速消化的方法。畢竟任何一個環節隻要沒跟上,吐蕃和蒲甘是絕對不會坐視我做大做強的。
    一夜的苦想我最終還是決定先把譚新宇的這個方略保留。
    一夜未眠的我來到了佛堂,曲珍依舊每天都在佛堂誦經。而今天,我在曲珍公主的誦經聲中安穩的熟睡過去了。
    等我醒來後,曲珍還在誦經。見我醒了也隻是對我微微一笑然後繼續誦經。
    在佛堂睡了一覺後,我精神好了很多。當下還是先把年節過了吧,剩下的事情等年節後再說。
    喜歡從上山到上朝請大家收藏:()從上山到上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