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字數:3856 加入書籤
天氣 春光明媚 心情 物是人非
南宋遣使來索貢,
國庫緊張不想給。
邊境派兵來威懾,
這次要打疼南宋。
開朝後一個月,原本平穩的國事在一個消息傳來後,變得有些晦暗起來。
禮部尚書李達文,最近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候。一是,入朝沒有三年就已經是禮部尚書這樣的高官了;二是,他為我寫的起居錄在劉文海的修改下入了國史。
而這一次他來覲見,帶來的消息卻不那麽好。南宋將派遣使團來我大理王都,國書上也寫的很明白我大理兩年以來都未朝貢有藐視天朝上國的嫌疑。
這次派人來就是來索取歲貢的。
我讓李達文正常安排接待,順道下旨給張孝祥讓他配合李達文。讓我覺得意外的是張孝祥很痛快的就答應了。
這一日,南宋使團的車馬浩浩蕩蕩地踏入了大理王都,那氣勢仿佛要將這王都的街巷都踏平。使團首領鄭仲軒身著華麗錦袍,頭戴鑲玉官帽,在一眾隨從的簇擁下,騎在高頭大馬上,雙眼微微眯起,掃視著周圍的大理百姓,嘴角掛著一抹不屑的冷笑。
大理王都內,街道兩旁人群熙攘,百姓們好奇地張望著這支來自遠方的隊伍。
鄭仲軒卻視他們如無物,揚了揚手中的馬鞭,大聲對身旁的隨從說道:“這大理之地,終究是偏遠小邦,比不得我大宋的繁華昌盛。”那聲音故意抬高,便是想讓周圍的人都聽到。
禮部尚書李達文早已率領一眾官員在城門口等候多時。他身著一襲素色官服,麵容沉穩,眼神中透著儒雅與睿智。
見南宋使團到來,李達文微微拱手,臉上帶著禮節性的微笑,說道:“歡迎南宋使團遠來,一路辛苦了。我等已備好接風宴,為諸位洗塵。”
鄭仲軒卻隻是微微頷首,連馬都未下,傲慢地說道:“李尚書,我等此次前來,身負重大使命,可不是來吃什麽接風宴的。若不是看在兩國邦交的份上,這大理之地,我等還真不願多待。”
李達文的臉色微微一變,但仍保持著風度,說道:“林大人,兩國交好,禮數不可廢。還望林大人先隨我等去館驛休息,再商議正事不遲。”
鄭仲軒冷哼一聲,這才下馬,大搖大擺地向前走去。
進入館驛後,鄭仲軒四處打量著,嫌棄地說道:“這館驛也太過簡陋,如何能住得下我等?我大宋的館舍,哪一處不是金碧輝煌,這大理國也太不把我等放在眼裏了。”
李達文耐心解釋道:“鄭大人,這館驛雖不比大宋的奢華,但一應設施俱全,也能讓諸位住得舒適。還望鄭大人不要嫌棄。”
鄭仲軒卻不聽解釋,轉頭對身旁的隨從說道:“去把我從大宋帶來的錦被和器具都拿出來,這等地方,若不用我大宋之物,如何能入睡?”
李達文的臉色漸漸陰沉下來,但仍強忍著怒意。在接風宴上,鄭仲軒更是毫不客氣,對桌上的大理美食百般挑剔,不是說味道太淡,就是說食材粗劣。
他一邊大口喝酒,一邊大聲說道:“這大理的酒菜,與我大宋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也難怪大理國如此弱小,連吃食都這般不上檔次。”
李達文終於忍不住了,他猛地站起身來,臉色漲紅,說道:“鄭大人,我大理國雖不如大宋富庶,但也是禮儀之邦。今日鄭大人如此傲慢無禮,實在有失大國風範。我等好心接待,卻換來鄭大人這般羞辱,這讓我等如何能忍?”
鄭仲軒也站起身來,雙目圓睜,怒視著李達文,說道:“李尚書,你這是何意?我大宋乃天朝上國,你們大理國不過是我大宋的附屬之邦,我等如此行事,已是給足了你們麵子。今日若不乖乖聽我等安排,休怪我大宋不客氣!”
李達文冷笑一聲,說道:“鄭大人,大理國雖小,但也有自己的尊嚴。今日這接待,看來是無法繼續下去了。鄭大人請自便,我等不再奉陪。不日上朝,大人在與我家陛下去說吧”說罷,他一甩衣袖,帶著一眾大理官員憤然離去。
一時間,宴會上氣氛凝固,鄭仲軒看著離去的眾人,臉上露出一絲尷尬,但很快又恢複了那副傲慢的神情,冷哼一聲道:“一群不識好歹的蠻夷,我大宋遲早讓你們知道厲害!”
而這一次的接待,也就在這劍拔弩張的氣氛中不歡而散了。
翌日上朝,鄭仲軒依舊傲慢,直到我走出屏風的那一刹。
我麵容嚴肅,眼神中透著威嚴與殺伐,掃視一遍大殿後,群臣俯首,鄭仲軒也不例外。
張孝祥今日則站在我的身旁。
鄭仲軒抬頭剛想說什麽看到張孝祥後便愣住了,似乎還小小的後退了一步。
“怎麽,看到我沒有死很驚訝嗎?”張孝祥語氣冰冷。
而我則是安心的坐在龍椅上看著一切。
鄭仲軒遲疑了片刻後躬身向我行禮“本使奉大宋天子宋孝宗旨意來大理國問話:大理國為何兩年不朝貢,是否有反叛之心?收留大宋叛臣是為何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微微一笑看向階下的鄭仲軒說道“鄭仲軒?你可是江州鄭家的子弟啊?”
“正是。”鄭仲軒臉上的緊張稍微緩和了一下,可能他以為我要通過門第來掂量他的份量。
“哦?朕記得江州鄭家已經被我殺絕了啊,怎麽還留了活口啊?”我臉上依舊掛著笑容,但是階下的鄭仲軒已經臉色慘白了。
也是如果他真是江州鄭家的後人,那就相當於與我有殺妻之仇,當年三妹就是因為鄭家透露了行蹤才被金人殺害。如果他不是鄭家的後人,那剛才他就是承認自己是一個連自己祖宗都能亂認的小人。
鄭仲軒無言以對隻是呆在原地,冷汗直流。
“原來也是一個色厲內荏的家夥。”李達文在一旁不屑的說道。
我見李達文昨天的火氣也消得差不多了,也想早點結束便說道“自朕在大理立國以來就從未對外朝貢,以前不會,以後也不會。你回去告訴伯琮,為師我不願為難他。隻要兩國相互平等就好,大宋與大理邊境安定對兩國都好。但是如果一定要派兵挑釁的話,那我也不會再手下留情了。你們有著功夫還不如好好想一想怎麽北伐。”
說罷,我便起身離開了。
五日之後,戴壽寧、劉文海、俞法晨、林墨、李達文還有張孝祥一同前來覲見。
原來是南宋廣南西路的桂州軍與象州軍已經開拔,根據保皇司密探的消息,兩軍應該都在西林駐紮。
桂州、象州兩軍加起來也不足六萬人,這次又沒有大將統一指揮,所以更多的隻是威懾。
但是既然趙伯琮要打,我就不會管你是不是真要打,也是不是被迫來打。我要真打,要直接把你打疼了,也不會再顧忌什麽母國之情了。一個被門閥控製的王朝不值得留戀。
喜歡從上山到上朝請大家收藏:()從上山到上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