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字數:3078 加入書籤
第315章 三百一十五章
天氣 陰沉沉的 心情 也是陰沉沉的
法晨見麵又算賬,
國庫又要快空了。
馴服蒲甘難度大,
有人提出放棄它。
回到大理王都,我終於睡了一個久違的好覺。柔軟的毛毯、安靜的佛堂,讓疲憊的身心得到了極大的放鬆。可還沒等我好好回味這份愜意,第二天就迎來了大朝。我整理好衣冠,帶著對蒲甘問題解決之策的期待,踏入了大殿。
大殿之上,氣氛一如既往的莊重。大臣們身著朝服,整齊排列。今天俞法晨率先站了出來,我猜他這是又要開始給我算起賬來。
隻見他眉頭緊皺,語氣中滿是憂慮:“陛下,如今國庫每年的開銷已經快要與收入持平了。咱們原本就不算殷實的國庫,隨時都有見底的風險啊。”他的話像一塊沉甸甸的石頭,壓在我的心頭,讓我原本就有些沉重的心情更加煩悶。
我正想著如何回應俞法晨,準備開啟關於歸化蒲甘的討論時,一個不怎麽麵熟的大臣站了出來。
他身形瘦削,臉上帶著一股自以為是的神情,一雙老鼠一樣的眼睛和胡子讓人看著就想笑,但是依舊不妨礙他昂首挺胸地說道:“陛下,臣梅衛道,有本上奏。”
我微微點頭示意他說下去,心裏還在想著他會提出什麽建設性的意見。
“陛下,臣以為當下應休養生息。”他聲音洪亮,一副胸有成竹指點江山的樣子,“自開疆拓土以來,百姓勞頓,國家財力損耗巨大。如今當務之急是讓百姓安居樂業,恢複國力。”這本是一番中肯的話,可接下來他的言辭卻讓我臉色一沉。
“尤其是蒲甘之地,”他頓了頓,眼神中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傲慢,“好戰本就不是正道,將其領土占為己有就是不仁。況且,國庫空虛,實在不宜再用兵。如今蒲甘之地叛亂不停,我們徒耗錢糧在那裏,實在是得不償失。依臣之見,應當放棄蒲甘。”梅衛道他說得頭頭是道,那副自以為是的模樣,仿佛他才是這朝堂上最睿智的人,而我若是不聽他的,就成了不仁不義的昏庸無道之君。
我本想嗬斥幾句,但是看到群臣似乎都對梅衛道的說話表示震驚,我也隻能強忍著心中的怒火,但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
我看著他,心中暗自想著:這梅衛道,說得倒是輕巧,將士們在蒲甘浴血奮戰,他卻在這裏大談仁義和放棄。但在這朝堂之上,我身為君主,不能輕易動怒,不能與他這般小臣計較。我深吸一口氣,盡量平靜地說道:“愛卿所言,朕會慎重考慮。”便結束了早朝。
隻是讓我沒有想到的是,梅衛道竟然還不善罷甘休依舊高聲喊道“好戰必亡,陛下應順從天意,退出蒲甘。”
我大袖一甩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後便向禦書房走去了。
回到禦書房,我的心情依舊難以平複。我隨即召來了左丞相劉文海、右丞相俞法晨、禮部尚書李達文,太子戴壽寧與兩位侍中楚啟明和楊景宇也都在一旁。
我坐在椅子上,看著眾人,沒有先提蒲甘的事情,而是問道:“你們對梅衛道那奏折,是怎麽看的?”
劉文海微微欠身,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不緊不慢地說:“陛下,您不必太過在意梅衛道的話。他不過是個迂腐的書生,空有理論,卻不懂得實際的利害關係。他向來喜歡紙上談兵,對朝堂之事,多是一知半解。”他的話讓我心裏稍感寬慰,至少有人明白我的心思,知道梅衛道那套說辭的荒謬。
太子戴壽寧則一臉堅毅,向前一步說道:“父王,兒臣以為萬萬不可顧忌虛名而放棄將士們用鮮血換來的土地。蒲甘戰略位置重要,若是輕易放棄,不僅寒了將士們的心,還會讓周邊國家小瞧了我們大理。兒臣願親自率軍,平定蒲甘叛亂,絕不能讓那些叛賊得逞。”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話語中充滿了果敢與擔當,讓我看到了他作為儲君的氣魄。
俞法晨一直低著頭,雙手背在身後,聽到太子的話後,隻是微微歎了口氣,說道:“太子殿下所言甚是,但國庫空虛也是不爭的事實。若要繼續用兵蒲甘,這錢糧從何處來,實在是個難題啊。”他的話又把我拉回了現實,錢的問題確實棘手,沒有足夠的財力支持,一切軍事行動都隻是空談。
這時,我注意到禮部尚書李達文一直沉默不語。他站在角落裏,微微低著頭,眼睛盯著地麵,似乎在沉思著什麽。
我不禁好奇,問道:“李尚書,你怎麽看?”李達文緩緩抬起頭,臉上帶著一絲猶豫,說道:“陛下,此事關乎重大,臣一時之間也難以決斷。蒲甘之事,既關乎國家威嚴,又牽扯到民生財力。臣需再細細思量,才能給出建議。”他的回答雖然沒有明確表態,但我能感覺到他內心的糾結,李達文處事向來謹慎,他這般猶豫,也說明此事確實複雜。
兩位侍中楚啟明和楊景宇對視一眼,紛紛站出來附和太子的意見。楚啟明拱手說道:“陛下,太子殿下所言極是。放棄蒲甘,實在有損我大理國威。當務之急,應是想辦法解決錢糧問題,而非輕易放棄。”
楊景宇也連忙點頭:“臣附議。這次臣隨陛下出征蒲甘,深知蒲甘之地來之不易,所以蒲甘之地不能放棄。我們應眾誌成城,共度難關。”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各有各的道理。我靠在椅子上,靜靜地聽著,心中卻思緒萬千。一方麵是太子和侍中們的堅決,他們的話讓我熱血沸騰,想要為將士們爭回這口氣,保住蒲甘;另一方麵,俞法晨和李達文的擔憂也不無道理,國庫空虛,民生艱難,若是一味地用兵,國家恐怕會陷入更深的困境。
看著眾人,我擺了擺手,說道:“今日就先到這裏吧,大家都回去再好好想想,如何在保證國力和民生的前提下,解決蒲甘問題。”
眾人領命退下,禦書房裏隻剩下我一人。內心的糾結讓我心緒有些不寧,所以我決定去曲珍公主的佛堂去靜一靜心。
喜歡從上山到上朝請大家收藏:()從上山到上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