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字數:5451 加入書籤
天氣 雪後初晴
心情 心事重重
初一群臣來拜年,
宴請群臣表關心。
宴後召見洪誌遠,
這個家夥挺能裝。
今兒大年初一,外頭還烏漆嘛黑的,我就醒了。新年頭一天,按老規矩,親貴大臣都得進宮給我拜年,我也得設宴款待,再賞些東西,這些禮節一個都不能少。
翻了個身,盯著帳頂,這一天要忙的事兒就開始在我腦袋裏轉了。每年這時候,都跟打仗似的,一堆事兒要操心。想起三妹她走後,我一直沒再立皇後,這後宮裏的事兒,就隻能我自己多費心思。還好皇貴妃小琴能陪著我應付這些場麵。
正想著呢,外麵傳來輕輕的腳步聲,是值夜的太監聽見我有動靜,準備進來伺候了。“進來吧。”我聲音不大,在這安靜的寢殿裏卻格外清楚。
門簾一挑,兩個小太監輕手輕腳地走進來,先恭恭敬敬給我行了個禮,就忙活開了。一個去把燈撥得更亮些,另一個走到床邊,小心翼翼地把衣服拿過來。
我坐起身,由著他們給我穿朝服。這朝服可講究了,一層又一層,每一件都有它的規矩。繡著金龍的袍子沉甸甸的,穿在身上,就像扛起了這江山社稷的重擔。穿好後,我走到鏡子前,看著鏡中頭戴皇冠、身著華服的自己,都有點恍惚,覺著陌生。
“陛下,時辰差不多了,該去前殿接受群臣朝賀了。”小太監在一旁輕聲提醒。我點點頭,深吸一口氣,抬腳就邁出了寢殿。
剛到前殿,就聽見外麵一陣嘈雜,緊接著,有太監扯著嗓子喊:“百官上朝——”聲音在大殿裏來回晃蕩,透著股威嚴。我穩步走上台階,在龍椅上坐下,眼睛掃向前方。隻見文武百官穿著齊整的朝服,排著隊,一個接一個地進來。他們都低著頭,手裏拿著笏板,步子走得穩穩當當,一點差錯都不敢出。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群臣齊刷刷地跪地,聲音震得我耳朵嗡嗡響。我嘴角往上一揚,說了句:“眾卿平身。”接著就開始了這每年一次的拜年儀式。
大臣們一個接一個走上前,先規規矩矩行大禮,然後說些吉祥話。什麽“願陛下龍體安康,江山永固”“新的一年,國富民強”之類的,雖然聽著都差不多,但這也是過年該有的熱鬧和規矩。我笑著一一回應,眼睛時不時掃過下麵的人,留意著每個人的表情和態度。
禮部尚書李文達一步上前,他可是正值壯年啊,可頭發上都白發了,看來這幾年他也是操勞了,好在精神頭足著呢。他彎腰行禮,動作規規矩矩,說道:“陛下,新歲剛開始,願我朝風調雨順,百姓都能安居樂業。”
我點點頭,說:“李愛卿有心了,過去一年,你在禮部事務上盡心盡力,朕都看在眼裏。”李大人聽了,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又退回到自己位置上。
接著是戶部尚書俞法仁,他管著國家的錢糧大事,平日裏忙得腳不沾地。他上來拜年的時候,還不忘匯報去年的財政情況,說雖然有些地方遭了災,但總體收支還算平衡。我聽了,心裏踏實些,勉勵了他幾句,又賞了他些綢緞和珠寶。
朝賀的時候,還出了個小插曲。年輕的武將牛將軍,就是那個虎狼軍的牛大,因為治軍有功在林墨的提拔下已經是虎狼軍的指揮使了。估計是太緊張了,行禮的時候差點摔個跟頭。他臉一下子漲得通紅,周圍的大臣都忍不住偷笑。我也覺得好笑,可還是忍住了,說:“牛將軍,別緊張,今日大年初一,喜慶日子,摔個跟頭,說不定還是好兆頭呢。”大夥聽了,都哈哈大笑起來,牛大不好意思地撓撓頭,氣氛一下子就輕鬆了。
朝賀完了,就是宴請群臣的宴會。我帶著小琴,到了宴會大廳。大廳布置得那叫一個金碧輝煌,紅燭照得亮堂堂的,擺滿了各種好吃的。群臣按照官職大小依次坐下,每個人臉上都掛著笑,畢竟這是一年裏難得的聚會時候。
宴會開始,我端起酒杯,站起來說:“今天是新年第一天,感謝眾卿過去一年為朝廷的付出,願新的一年,咱們一起努力,讓我朝更繁榮昌盛。”說完,我一口把酒喝了,群臣也都站起來,舉杯響應。
宴會上,大家你來我往地敬酒,氣氛熱鬧得很。樂師在一旁奏著歡快的曲子,舞女們甩著長袖,跳著舞,看得人眼睛都花了。我一邊吃著菜,一邊和小琴說說話,偶爾也和下麵的大臣聊幾句。
“陛下,嚐嚐這道菜,是禦膳房新琢磨出來的,用的是新鮮鹿肉,配上各種香料,味道特別。”小琴夾了一筷子菜放我碗裏,笑著說。我嚐了一口,點頭說:“嗯,確實不錯,告訴禦膳房,賞他們。”
宴會到一半,禮部安排了些節目。先是一群小孩子舞龍舞獅,他們年紀小,可動作熟練,把龍和獅子耍得活靈活現,逗得大臣們哈哈大笑。接著是詩朗誦,幾個文人上台,念著自己寫的新年賀詩,寫得那叫一個好,贏得不少掌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我自然也要來一首啊:
新元肇啟瑞光臻,年景和融萬象新。
賀意昭昭臨廣域,皇恩浩浩惠斯民。
山河壯麗添佳色,海宇清平絕垢塵。
共盼時和豐樂至,同祈國祚永長春。
我作詩自然是一片叫好聲,我都已經忘記自己到底是什麽水平了。
在這熱熱鬧鬧的氛圍裏,我也暫時把平日裏的煩惱拋腦後,好好享受這一會兒的開心。不過我心裏也明白,這看似繁華的背後,還有不少問題等著我去解決。但今天大年初一,先不想那些煩心事。
宴會結束,大臣們一個一個告辭走了。我讓隨侍太監把洪誌遠叫到禦書房等我。
得知我要單獨召見洪誌遠時,群臣麵部表情各異。
劉文海、俞法晨、楊易文三人依舊淡定,其餘大多數人見三位大佬都如此淡定也就不再議論什麽了。
隻有高敬之知道,我可能要下猛藥了。
我到了禦書房,洪誌遠已經在那兒等著了。他見我進來,馬上行禮。“起來吧,”我擺擺手,走到書桌前坐下,“今年大年初一,本不該談公事,可有些事兒拖不得。”
洪誌遠點了點頭,說:“陛下有事盡管吩咐。”
看來洪誌遠還以為我是要重用他。
“這裏隻有你我二人。你把實話說出來,還有回轉的餘地。”我喝了一口茶看也沒看洪誌遠。
我坐在禦書房的椅子上,手指輕輕敲著桌麵。我早就知道他是南宋樞密院派來的密探,可一直沒戳破。南宋那邊的心思我也明白,如今局勢微妙,他們對咱們大理總歸是不放心的。但我大理向來與人為善,實在不願因為這麽個事兒就和南宋撕破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能維持表麵的平和,對兩國百姓都好。
洪誌遠聽到我的話很明顯有些慌亂了。南宋樞密院的密探本是我一手打造,現在都是這種素質了,我不免有些失望。
我看著他的眼睛,接著問:“那愛卿可還記得家鄉的模樣?畢竟你可是從南宋來的才子啊。”
聽到“南宋”兩個字,他的手明顯抖了一下,茶水差點灑出來,不過他反應也快,馬上放下茶杯,說道:“自然記得,家鄉的山水養育了臣,臣不敢忘懷。”
我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心想:“還在這兒和我裝呢。”但我還是接著說:“聽說南宋朝堂上風雲變幻呐,洪愛卿在那兒待過,想必知道不少趣事吧。”
他愣了一下,估計是沒想到我會突然問這個,眼神開始有些閃躲,不過很快又鎮定下來,說道:“陛下有所不知,南宋朝堂事務繁雜,臣不過是個小人物,哪能知曉什麽趣事。”
我心想,這小子嘴還挺硬。我往前傾了傾身子,表情變得嚴肅了些,說道:“洪愛卿,你可知道,我大理向來對各方勢力一視同仁,隻要是真心為大理做事的,我都不會虧待。但若是有別的心思,可就別怪我不客氣了。”這話一出口,我緊緊盯著他的眼睛,不放過他任何一個表情變化。
他的臉色一下子變得煞白,額頭上也冒出了細密的汗珠,趕忙起身跪地,說道:“陛下明鑒,臣一心隻為大理,絕無二心呐。”我看著他這副模樣,心裏覺得好笑,還在這死撐呢。我擺了擺手,說道:“起來吧,我也就是隨便說說,看把你嚇的。”
我又靠回椅子上,換了個輕鬆的語氣說:“不過,我也好奇,南宋把你派到我大理,就沒給你交代些任務?”他猶豫了一下,眼神飄忽不定,估計是在想怎麽回答。過了一會兒,他才說道:“陛下,實不相瞞,南宋那邊確實希望臣能留意大理的動態,不過臣隻是如實記錄一些民生之事,並無惡意。”
我心裏冷笑一聲,如實記錄民生之事?這話誰信呐。我接著問:“那要是大理有什麽對南宋不利的舉動,你是不是得馬上匯報給南宋朝廷?”他的臉色變得更加難看了,張了張嘴,卻一時說不出話來。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硬著頭皮說:“陛下,臣……臣確實有這個職責,要提防大理對南宋有敵意。但臣對陛下忠心耿耿,隻要大理與南宋和平共處,臣絕不會做任何不利於大理的事。”我聽他這麽說,心裏有了底,原來他們的目的就是這個啊。
我笑了笑,裝作相信他的樣子,說道:“原來是這樣,既然如此,你也別太有壓力,繼續好好為大理做事就行。我相信你不會辜負我的信任。”他聽我這麽說,臉上露出一絲驚喜,趕忙說道:“謝陛下信任,臣定當肝腦塗地。”
我看著他,心想,先把你留在身邊吧,隻要你不鬧出什麽亂子,我也不想把事情鬧大。於是我說:“好了,天色也不早了,你回去休息吧,新年裏也好好放鬆放鬆。”他又行了個禮,這才退了出去。
等他走後,我靠在椅子上,長舒了一口氣。今天這一番試探,雖說沒讓他完全承認自己是密探,但也摸清了他們的目的。南宋啊南宋,你們的心思我懂,可我大理真沒什麽壞心思,隻盼著兩國能一直和平下去。
我望著禦書房外的夜色,心裏默默想著,這天下局勢就像這夜空一樣,看似平靜,實則暗藏波瀾。希望我和南宋之間,能一直維持著這微妙的平衡,不要起什麽爭端才好。
這洪誌遠,我還得繼續盯著,不過隻要他不太過分,我也不想把關係搞僵。畢竟,百姓們想要的,不過是安穩的日子罷了。
隻是這個洪誌遠來我大理後,整個大理朝堂就暗流湧動,我還是要留心才是。
喜歡從上山到上朝請大家收藏:()從上山到上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