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字數:6174   加入書籤

A+A-


    天氣 很熱很熱
    心情 找個地方去避暑
    山中建成清涼宮,
    攜家帶口去避暑。
    召開太師同納涼,
    釋放景林任侍中。
    大理國的盛夏,像是被太陽的怒火點燃,酷熱無比。毒辣的日光直直傾灑,將王都的每寸土地都烤得滾燙。石板路在烈日的肆虐下,成了名副其實的“熱板”,熱氣源源不斷地往上躥,就連往日靈動歡騰的河水,也被暑氣抽去了活力,變得遲緩又倦怠,毫無生氣地緩緩流淌。
    街頭巷尾,處處是手持蒲扇、奮力扇風的百姓,可汗水依舊如注,從額頭、脊背不斷滲出,很快就浸透了衣衫,人們的臉上寫滿了難耐與疲憊。
    身為大理國的君主,我端坐在宮殿的龍椅之上,雖有宮女在旁輕搖巨大羽扇,可那送來的風也是熱烘烘的,讓人心煩意亂。我自然知曉大理國設有取冰之處,然而為了自身的一時清涼,便動用民力去采冰,這實在違背我的本心。所幸,早在兩年前,我便有先見之明,於大理王都西北方,保皇司附近的山上,精心修建了一座清涼宮。如今,在這酷熱難耐的時節,它終於能派上大用場了。
    這日清晨,我降下旨意,決定攜後宮一眾妃子與年幼的皇子公主,一同前往清涼宮避暑。那些已經成年的皇子,身負家國重任,太子需留守王都,主持朝政,穩住大局,而昶王戴壽昶,我特準他隨隊同行,我要把他留在自己眼皮子底下。
    旨意一下,整個後宮瞬間陷入忙碌。妃子們仿若靈動的彩蝶,在各自的宮殿裏精心挑選衣物首飾。她們對著銅鏡,仔細端詳,每一件配飾的搭配、每一縷發絲的梳理,都力求完美,一心想在這次出行中豔壓群芳。年幼的皇子公主們則興奮得像歡快的小鹿,在宮殿的庭院裏嬉笑奔跑,清脆的笑聲回蕩在空中,滿心期待著即將開啟的奇妙旅程。
    隨著一聲雄渾有力的“起駕”高喊,浩浩蕩蕩的儀仗隊伍緩緩從王都出發。我端坐在華麗至極的龍輦之上,龍輦由八名身強體壯、神色肅穆的侍衛穩穩抬起。龍輦周身精雕細琢著栩栩如生的金龍,每一片龍鱗都仿佛在陽光下閃耀著威嚴的光芒;四周懸掛著明黃色的綢緞,隨風輕輕飄動,似是靈動的雲霞。龍輦前方,禦林軍整齊排列,他們身著鋥亮的鎧甲,鎧甲上的金屬片相互碰撞,發出清脆聲響;手中長槍緊握,槍尖寒光閃爍。他們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每一步都踏出堅定有力的節奏,“咚咚”的腳步聲仿佛是大地的心跳。陽光灑落在他們身上,反射出耀眼光芒,宛如一條金色的巨龍蜿蜒前行。
    禦林軍後方,是妃子們乘坐的鳳輦。每一輛鳳輦都奢華至極,鑲嵌著五彩斑斕的寶石珍珠,在陽光下流光溢彩,奪目非凡。妃子們坐在輦中,透過輕薄如煙的紗簾,好奇地張望著外麵的世界,眉眼間滿是期待。宮女們手持精美的遮陽傘,緊緊跟在鳳輦旁邊,為妃子們遮擋著熾熱刺眼的陽光,那一把把遮陽傘,宛如盛開在夏日裏的花朵。
    再往後,便是皇子公主們的車駕。他們或是坐在裝飾得童趣滿滿的馬車中,透過車窗好奇地打量著沿途風景;或是被奶媽穩穩抱著,一路上歡聲笑語不斷,為這略顯莊重嚴肅的出行隊伍增添了許多活潑歡快的氛圍。隊伍末尾,是裝載著各類生活用品與食物的輜重車輛,由士兵們嚴密押送,確保此次出行的物資充足無憂,這些車輛一輛接著一輛,宛如一條長長的鐵龍。
    一路上,百姓們紛紛恭敬地跪在道路兩旁,伏地行禮。我望著他們質樸憨厚的麵容,心中感慨萬千。此次前往清涼宮,雖為躲避酷暑,但我更想借此機會讓百姓們看到,我身為一國之君,並非貪圖享樂之輩,而是時刻將他們的生活冷暖、疾苦安危放在心間。
    曆經幾個時辰的長途跋涉,我們終於抵達了清涼宮。清涼宮隱匿在青山的環抱之中,四周綠樹成蔭,仿若一片綠色的海洋;花草繁茂,各種不知名的野花肆意綻放,爭奇鬥豔,散發出陣陣迷人的芬芳。
    宮殿的建築風格獨具匠心,飛簷高高翹起,似是展翅欲飛的鯤鵬;鬥拱層層疊加,精巧而繁複;雕梁畫棟間,盡顯皇家的尊貴威嚴與非凡氣派。
    踏入清涼宮,一股沁人心脾的涼爽氣息撲麵而來,瞬間將身上的暑氣一掃而空,仿佛從酷熱的炎夏一下子邁進了涼爽的清秋。宮殿內部的布置更是精致奢華到了極點,讓人不禁眼前一亮,驚歎連連。大廳的地麵由光潔如鏡的大理石鋪就,觸手冰涼,能清晰地映照出人的倒影。大廳中央,擺放著一張巨大的檀木桌,桌麵雕刻著繁複精美的花紋,有祥龍騰飛、瑞鳳呈祥,每一處線條都流暢自然,栩栩如生;四周環繞著舒適的座椅,座椅上鋪墊著柔軟的錦墊,讓人一坐下便感到無比愜意。
    大廳的牆壁上,掛著一幅幅價值連城的珍貴字畫,皆是出自名家之手。這些字畫或描繪著壯麗的山水風光,峰巒疊嶂、雲霧繚繞,仿佛能讓人置身於那如詩如畫的美景之中;或展現著生動的人物故事,人物的神態、動作都刻畫得細致入微,呼之欲出,為這宮殿增添了濃鬱的文化藝術氣息。在大廳的一角,矗立著一座精美的屏風,屏風上繪製著栩栩如生的山水風景,遠處的山巒連綿起伏,近處的溪流潺潺流淌,林間飛鳥成群,好似將整個自然的美妙都濃縮在了這一方屏風之上,讓人仿佛誤入了畫中的世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穿過大廳,便來到了後宮的居所。每一位妃子都擁有屬於自己的獨立院落,院落中亭台樓閣錯落有致,小橋橫跨在潺潺流水之上,橋下魚兒歡快地遊來遊去。院子裏種滿了各種珍稀的花草樹木,此時正值盛夏,繁花似錦,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各種花香交織在一起,馥鬱芬芳,令人陶醉。
    我在清涼宮中四處巡視,心中滿是欣慰與滿意。此次前來避暑,不僅能讓我和家人遠離酷熱的侵擾,尋得一方清涼寧靜之地,還能在這清幽的環境中靜下心來,好好思考如何處理好最近發生的一係列的事情。
    在清涼宮安頓下來後,日子變得悠閑自在又充滿詩意。每日清晨,我會在宮殿的庭院中悠然散步,呼吸著清新純淨的空氣,感受著微風拂麵的輕柔,欣賞著周圍如詩如畫的美景,讓身心在這自然的懷抱中得到徹底的放鬆。妃子們則會在自己的院落中,悠然地賞花品茶,或是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談天說地,分享著生活中的點滴趣事,歡聲笑語不時從院落中傳出。
    皇子公主們在這廣闊自由的天地裏盡情玩耍,他們或是在草地上你追我趕,或是在溪邊嬉戲玩水,清脆的笑聲回蕩在整個清涼宮,為這寧靜的宮殿增添了無盡的生機與活力。
    抵達清涼宮的第二日,晨光才剛灑進宮殿,我便吩咐太監,速速宣太師楊易文前來見駕。
    楊景林一案,就像橫亙在我心頭的巨石,沉甸甸的,壓得我喘不過氣,今日,我要把這案子個結了,也好讓我騰出手來查其他的事情。
    回想起離開王都前,刑部侍郎上官文傑被我緊急召見時的模樣,他神色凝重,腳步匆匆,踏入殿內便俯身跪地,雙手高高捧著案卷,聲音裏滿是無奈與焦灼:“陛下,禦史台晝夜查訪,可至今仍未尋得楊景林各項罪狀的鐵證。諸多線索,仿佛被一隻隱匿在黑暗中的黑手,悄然斬斷,調查屢屢碰壁,難以前行。”我聽完,心中已然明了,這案子背後,必定盤根錯節,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有人不想讓真相浮出水麵。
    此番召見楊易文,我特意將昶王戴壽昶留在身旁。戴壽昶這孩子,平日裏行事雖不張揚,但野心勃勃,近來朝堂上發生的一係列禍事,像戴靈汐遇刺、死士暗中滋生、火器營離奇被盜,樁樁件件,我都懷疑與他脫不了幹係。
    今日這場會麵,便是我敲山震虎的第一步,我倒要看看,他在這重壓之下,還能否繼續偽裝。若是真的查明他參與其中,妄圖顛覆朝堂,擾亂國之根基,哪怕他是我的親生骨肉,我也絕不姑息,國法威嚴,容不得半點褻瀆。
    不多時,楊易文邁著沉穩的步伐,踏入殿內。他身著一襲莊重的深色朝服,衣角隨著步伐輕輕擺動,可那低垂的眼眸裏,卻藏著難以掩飾的不安與忐忑。一見到我,他“撲通”一聲跪地,大禮參拜,聲音恭敬又帶著幾分小心翼翼:“陛下宣召,老臣匆忙趕來,若有失禮之處,還望陛下海涵。”我看著他,臉上掛起溫和的笑容,和聲說道:“太師請起,今日喚你來,不過是想與你聊聊朝堂近況,不必如此拘謹。”說著,我抬手示意太監為他賜座。
    楊易文落座後,身姿筆挺,雙手規矩地交疊放在膝上,眼睛始終低垂,不敢直視我的目光,像是在刻意隱藏著什麽。我微微前傾身子,目光炯炯地開口道:“太師啊,楊景林一案,朕反複思量,覺得疑點重重。這幾日,朕逐字逐句研讀案卷,發現禦史台呈上的證據漏洞百出,實在難以據此定他的罪。如此看來,繼續羈押楊景林,恐怕有違公正之道。”
    楊易文聽聞,微微一怔,眼中瞬間閃過一絲驚喜的光亮,不過那光亮轉瞬即逝,他迅速起身,再次跪地,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陛下聖明,如日月高懸,洞察一切。景林這孩子,自幼在楊家教養下長大,一心向國,忠心耿耿,老臣深知他絕無可能做出違法悖逆之事。陛下能為他主持公道,實乃楊家滿門的無上榮光,老臣代景林叩謝陛下隆恩。”說罷,他重重地磕了幾個響頭,額頭與地麵碰撞的悶響,在空曠的殿內格外清晰。
    我微微點頭,目光不著痕跡地轉向一旁一直沉默不語的戴壽昶。他此刻正站在陰影之中,周身仿佛籠罩著一層陰霾,臉色陰沉得好似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眉頭緊緊擰著,嘴角向下撇著,眼中滿是怨憤與不甘。我心裏明白,他本滿心期待著楊景林被重罰,借此打壓楊家,鞏固自己日漸膨脹的勢力,可如今這局麵,無疑是給他潑了一盆冷水,讓他的如意算盤落了空。
    我接著對楊易文說道:“隻是,楊景林如今沒了官職,一旦踏出這宮門,難免會遭人刁難。他若稍有差池,怕是性命難保,到時候,你們楊家可就要承受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痛了。”說到此處,我特意停頓,目光緊緊盯著楊易文,試圖從他的反應中捕捉到更多信息。
    楊易文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雙手不自覺地微微顫抖起來,像是被一陣寒風吹過,但他很快穩住心神,抬起頭,眼中寫滿了憂慮與擔憂:“陛下所言極是,老臣這些日子也正為此事憂心忡忡,寢食難安。景林年輕氣盛,沒了官職的庇護,那些平日裏與楊家有嫌隙的人,定會趁機落井下石,報複陷害。”他的聲音微微發顫,臉上的皺紋似乎也在這一刻更深、更密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靠在椅背上,手指有節奏地輕輕敲擊著扶手,沉思片刻後,緩緩說道:“朕倒是有個主意。朕打算任命楊景林為侍中,讓他與景宇一同在朕身邊伺候。如此一來,既能保他周全,也能讓他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好好學習朝堂規矩,為朝廷效力,日後也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楊易文聽後,眼中閃過複雜的神色,有驚喜,有感激,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疑惑。他再次跪地,重重地磕了幾個頭,聲音激動得有些哽咽:“陛下此舉,恩同再造,老臣實在無以為報。景林能在陛下身邊當差,是他這輩子修來的福分,他定會肝腦塗地,盡心盡力侍奉陛下左右,萬死不辭。”
    而此時的戴壽昶,臉色愈發陰沉難看,猶如暴風雨中的暗夜,他緊緊咬著牙關,腮幫子高高鼓起,雙手在身側握成了拳頭,指關節因為用力過度而泛白,仿佛下一秒就要忍不住爆發。他心裏此刻怕是在暗暗咒罵,本想借楊景林案將楊家一舉打壓,徹底拔除這個眼中釘,沒想到我卻赦免了楊景林,還給他安排了官職,這無疑是對他計劃的沉重打擊。他或許正在心底盤算著,接下來該如何重新布局,挽回這對他極為不利的局麵,繼續實現他那不可告人的野心。
    我看著戴壽昶的樣子,心裏暗自歎氣。這孩子,太急功近利,被野心蒙蔽了雙眼,卻不懂得收斂鋒芒,隱藏心機。他以為我不知道他在暗中的小動作嗎?戴靈汐遇刺,或許是他為了鏟除政敵,掃清障礙;豢養死士,擴充自己的勢力,妄圖掌控朝堂;火器營被盜,背後恐怕也有他的推波助瀾。我怎會容忍朝堂被他攪得烏煙瘴氣呢。隻是,目前還沒有確鑿的證據,我隻能步步為營,小心試探,等待他露出更多馬腳。
    我微笑著對楊易文說:“太師,你回去後,告訴楊景林,讓他好好珍惜這次機會。在朕身邊,要謹言慎行,恪守本分,切莫再犯糊塗。”楊易文連忙點頭稱是,臉上堆滿了感激的笑容:“陛下放心,老臣定會將陛下的教誨一字不差地轉達給景林,讓他一心侍奉陛下,絕不敢有絲毫懈怠。”
    談話結束後,楊易文告退。他離開時,步伐雖依舊沉穩,可背影卻透著一絲如釋重負的輕鬆。
    戴壽昶見楊易文走遠,也躬身告退。我看了一旁的俞家兵,從俞家兵的眼神回應中我知道,在這清涼宮裏能主宰一切的隻有我一人。
    而這次來清涼宮的真實目的就是清理我身邊的不忠於我的人。
    喜歡從上山到上朝請大家收藏:()從上山到上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