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親情與友情

字數:4961   加入書籤

A+A-


    自王誌忠老師家回來以後,小美的父母皆麵色凝重,顯然事情不順。因為夫妻倆從王老師那裏獲悉,一中下鄉插隊學生的名單已於今日下午正式呈報到了市裏,看來女兒下鄉一事已成定局,再難以挽回了。知道事情原委的王老師滿懷歉意地向小美父母一個勁兒道歉,說他身為班主任,未能及時做好學生家訪工作,妥善溝通,深感愧疚。最後還坦然承認在這件事情上,自己難辭其咎。
    隨後王老師又主動幫夫妻倆出謀劃策,並建議說:“方大哥、趙大姐,若你們家在農村有親戚或朋友,可於十月底前安排方小美前往插隊。明天一早我就去學校找分管領導匯報這事,讓學校盡快派人將你家的特殊狀況向上麵反映一下,畢竟這類情況以前也有過,想必領導們能夠理解吧。”
    在這種情形之下,小美的父母也再不好對王老師生出什麽怨言了,畢竟人家也沒有強迫他們家閨女去報名下鄉。是她自己一時衝動,才造成了這樣的後果,所以隻能帶著滿是沮喪的李士林從王老師家出來。
    “士林,今天謝謝你了,不用再去琢磨了,看來這個鄉,她是下定了,沒辦法啊,自己做出的事,自己去承受吧,我們大家都已盡力了。這麽晚了,我和她爸就先送你回家吧,想必你父母這會兒在家很擔心你。”
    “不用了,阿姨,我自己回去就行了。”
    “快走吧,你自己這麽晚回去,我們也不放心,再說,自行車怎麽辦,你複習這麽忙,哪兒能讓你再跑一趟還車呢。”
    就這樣,小美的父親蹬著他那輛很久沒騎的二八大杠自行車,在前麵帶著李士林,小美媽媽騎著自己的二手鳳凰自行車緊隨其後,三人一路心情低落地朝著李士林他們家住的中行街趕去。
    “要不你寫信問問孩子他姑父?”
    趙秀兒一到家就有些焦慮地對小美的父親提議道,她現在早就顧不上教訓家裏那個不著調的三女兒了。
    而小美這時也老實的呆在外屋炕上的一角,在那裏假裝翻著書,但注意力卻全都集中在了裏屋,由於開著門,屋裏父母說的話,她也都能聽清楚。
    “唉,那我明天就給育山寫信問問吧,看看他那邊有沒有親戚或朋友在附近鄉下,地點不能選的離家太遠。”小美聽到父親歎了口氣,這樣回應道。
    她爸爸隻有一個妹妹,比她爸小兩歲,他們全家從老家遷來九原的時候,姑姑也跟著他們一起過來了。之後嫁到了離九原幾十公裏遠的臨市。
    姑姑因病去世那年,小美已經上初二了,現在的她有些記不太清當時父親為何隻帶她去了臨市。可能是她自己懇求的?又或許是父親決定帶她去的?但無論如何,小美覺得,能夠與父親去送姑姑最後一程,多少能讓她感到心安一些。
    當小美和父親趕到臨市姑姑家時,她已經閉上了雙眼,躺在那裏的她,早已沒了絲毫生氣。甚至都沒來得及與唯一的兄長見上一麵。小美看著眼眶泛紅,悲痛欲絕的父親,作為女兒,她雖然感到很難受,但卻不知該如何安慰父親。她不時瞟一眼躺在棺槨裏的姑姑,她的臉上被塗上了厚厚的妝容,一片慘白中點綴著胭脂的紅色,看起來有些恐怖。原本那秀麗的容顏,早已蕩然無存。
    周圍的親人都悲痛萬分,表姐林與弟弟妹妹號啕大哭著,讓小美的心裏更加難受,盡管她眼眶裏也溢滿了熱淚,但卻發不出一點哭聲。小美深知父親的痛苦有多麽強烈。對於他來說,姑姑是他家唯一的親人。她能感受到父親那份難以割舍的兄妹情深。
    離開臨市返回九原的火車上,父女倆默默地坐著不願多說一句話。小美覺得,隻有單獨陪在父親身邊時,他身上那種強烈的傷感氛圍才會更加的濃烈。就在父親掩麵大哭的那一刻,小美也終於忍不住哭出了聲。人生無常,每次親人的離去,都會給生者留下長長的傷痛。這樣的痛,或許需要用一生的時間來慢慢治愈吧。
    盡管臨市的一切在小美的記憶中已經變得有些模糊,但一些留在記憶深處的片段仍然記在心裏。算上最後這次,小美總共隻去過姑姑家三回。她記得,姑姑家最早是住在一個農場裏的。她家那個院落被籬笆圍繞起來,正麵有三間房屋。布局與她姨婆家有點相似,隻是麵積大了一倍。燒水做飯的方式與姨婆家一樣,都是使用大鍋大灶。姑姑家的灶台給小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為有一次她幫著姑姑燒火煮飯,在往灶坑裏添幹柴時,突然裏麵竄出一大股火苗,燒掉了她大半的眉毛,幸好姑姑及時發現把她拉開,這才避免了毀容的後果。假期快要結束時,她的眉毛還沒有完全長出來。為了遮掩,她不得不戴上毛線帽子才出門。那時的她也不記得具體多久不用戴帽子的。這些都在她腦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即使時間過去了很久,一些片段仍然清晰記得。
    姑姑家有四個孩子,表姐、表妹和兩個表弟。每個人長得都很好看。表姐林與小美的二姐年紀相仿,性格開朗、大氣,說話辦事也大大咧咧的,小美覺得與表姐在一起很有親人的感覺。表妹則嬌弱了一些,膚色和性格都隨了姑姑,人很文靜,又不愛說話,不過氣色比她媽媽要紅潤些,兩個表弟也很好看,尤其是小表弟,大大的眼睛,配上長長的睫毛,皮膚白白嫩嫩,非常招人喜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小美姑姑離開時,小表弟還不到十歲。小美不知姑父是如何把四個孩子拉扯大的,因為她離家最早,與親戚間的聯係幾乎沒有,他們的情況也全靠回家時從母親嘴裏得知。聽母親說表妹和兩個表弟發展得很不錯,都在機關工作。關於表姐的情況,小美知道的不多,留在腦海裏的,還是那個潑辣能幹的秀美姑娘,與她二姐有幾分相似。
    半個月後,小美姑父那裏終於有了回音。他還真有個遠親在陽縣下麵的一個公社當書記,如果三侄女想要去那裏插隊,他可以幫忙聯係一下。小美父母非常高興,因為陽縣離九原不到六十公裏,坐長途車兩小時左右就能到那裏,也算得上離家很近便了。
    小美的父母也沒有征求三女兒的意見,很快就決定送她去那裏插隊。第二天,小美父親就趕緊拍了封電報讓孩子姑父幫忙盡快聯係好。一個月後,方小美下鄉的一切事宜便都安排妥當了。
    “你爸媽真的要送你去陽縣插隊?”
    已經進入學校補習班的李士林有一天下午又來到了小美家裏,兩人坐在院裏的凳子上閑聊起來。小美早已不再生他的氣了,她覺得以他的性格能夠做出那天的事情已經很難得了。而且他那天晚上還帶著自己的父母去王老師家打探情況,就是不知回家後挨沒挨他家裏的訓斥。
    “你那天回去的那麽晚,沒挨你爸媽訓吧?”小美還是忍不住問了他這個問題。
    “沒。。。沒有的事。”李士林也沒想到小美會問到這個問題,有些慌亂地回應道。其實那天晚上他到家時已經快十點鍾了,而且他之前也並沒有托什麽同學給家裏捎話。這會兒他生怕小美看穿他的謊言,眼神躲閃著不敢瞅她。一中哪兒會有認識他家的同學啊?那是他情急之下,扯的謊罷了。
    那天都到飯點還不見他的影,堂弟和堂妹在院子裏找遍了,甚至挨家挨戶地詢問,但都說沒有看到他。晚上八點多,他叔叔騎車到一中去找他,校園早漆黑一片,傳達室的老大爺根本就不讓他進去。要是他再晚一點回去,家裏都準備去派出所報案了。他們家隻有他一個孩子,又是老來得子,父母對他的疼愛可想而知。李士林平時都很守時,從來沒有在這種事上讓父母為他擔心過。
    李士林當然不能把這些告訴小美。此刻他心裏煩惱諸多,小美下個月初就要去農村插隊務農了,雖然離得不遠,但畢竟要吃苦,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回城。他這頭還要抓緊時間複習備考,他家成分不好,他有些擔心到時政審能不能通的過。
    “你下鄉後也可以繼續複習備考啊,記得帶上初高中課本,有空多看看,今年不成,明年考。”李士林趕緊岔開了話題,囑咐小美道。
    “如果我學習有你一半好,也許還有救。不過我覺得你一定能考上大學的。”小美由衷的說。
    “那就借你吉言了。什麽時候走,我來送送你。”
    “不用了,你複習也挺緊張的。我爸說已經聯係了行裏的司機送,他也會跟著一起去的。”
    “那好吧,這個送給你。”李士林一聽方爸爸去送女兒,當下就不敢再堅持了,連忙從書包裏拿出事先準備的一副厚厚的藍色棉手套遞給了小美。
    “臨別前也不知送你什麽禮物,聽說鄉下冬天很冷,就買了這副棉手套。不嫌棄,你就收下吧。”
    “怎麽會呢,謝謝你,這手套的顏色挺好看的。”小美從他手上接過棉手套,心裏既溫暖,又很是感動。上次的事情他不但沒有放在心上,還在她即將下鄉的時候跑來又是鼓勵她,又是給她送禮物。他。。。為什麽對自己這麽好?難道真如她媽和二姐說的那樣,李士林對自己有。。。
    這怎麽可能呢?小美在心中暗自思忖著,急忙否定了這個念頭。要知道,她和李士林小學同桌,五年加“戴帽子”一年,高中又是同班,八年相處下來,彼此間的關係自然不錯。但這種關係也沒有母親和二姐所想象的那般複雜啊!
    小美覺得,雖然比起其他男生,他們倆確實走得稍微近了一些,但那也不過就如同她與藍定筠之間的關係一樣呀!她與他們隻是純粹的友誼,也不存在任何超出朋友界限的情感糾葛。不管是與藍定筠之間在學習上的“互幫”友情,還是與李士林一起度過的無數個上下學的日子,在小美看來,都是屬於同學間的情誼罷了。
    小美不由想起了那天班裏舉行的歡送會,散場之後,大部分同學都給即將去參軍的藍定筠送上了貼心的小禮物。小美送給他的是一個筆記本,那是她初三運動會上獲得的三等獎品。放在家裏一直舍不得用,正好沒錢買禮物,就選它了。不過前一晚在首頁的臨別贈言上到底寫些什麽,讓她斟酌了很久,憋了好久,最後才寫了下麵兩句話:
    歲月匆匆,唯有友情永存心中。
    珍重,我的朋友!
    方小美
    喜歡小美的平凡人生請大家收藏:()小美的平凡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