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做配樂

字數:4099   加入書籤

A+A-


    《那些年》拍攝結束,劇組成員們也都回歸了原來的生活軌跡。
    胡哥回了魔都。
    唐人在《仙劍》上是吃了個暗虧,數千萬的投資,就這麽壓在手上。好在網上口碑很好。
    雖然上不了星級衛視,但各大地方電視台紛紛求購,回本肯定不是問題,但時間線注定會被拉得很長。 對於大額資金來說,回本拉長就已經是虧本。
    原本出了這種事兒,唐人怎麽都要傷筋動骨一番,但俗話說,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
    4月份國務院的政令,直接將影視行業捧上了風口,大量熱錢迅速湧入這個市場。 唐人作為業內知名的影視公司,也成了投資人追逐的目標,短短幾周內,《新聊齋》《少年楊家將》數個項目相繼成立。
    因為有胡哥的推薦,朱婭文和羅進也跟著一起去了魔都,參與《少年楊家將》的拍攝。
    記憶裏,這幾部劇都是賺的,所以仗著之前的協議,林凡也入了一股,拿下了兩部劇3成的份額。
    舒倡和劉亦飛在拍攝結束後就回了京城。
    舒倡還是大一,雖然北電對大一新生的管理並不嚴格,但她還是老老實實的回去上課了。
    小劉同學則再次進入了緊張的唱跳訓練。
    之前劉亦飛進軍歌壇還隻是意向,但現在陳金飛已經和索尼徹底達成了合作,接下來劉亦飛將正式簽約日本的索尼娛樂,進軍樂壇。
    接下來的時間,劉亦飛要接受索尼的係統培訓。而所以,則會為劉亦飛量身打造日文和中文兩張專輯。
    原本,索尼是要讓劉亦飛去日本培訓的,但在她的強烈堅持下,還是留在了國內。
    林凡的工作也忙了起來。
    《那些年》的後期製作他交給了北電。因為是用的順拍,又隻是部青春片,剪輯難度不大,他把要求詳細說明後,就把剪輯工作交給了中影的剪輯團隊。
    “老師,麻煩你們了。”
    北電音樂係,林凡將兩份歌詞,交給了音樂專業的老師。
    北電之所以在國內藝術院校裏排行第一,正是因為它沒短板。導演,演員,配音特效音樂,學校裏專業全麵,分分鍾就能拉起一支完整的劇組。
    因此有關音樂方麵的事情,他也第一時間想到了學校。
    “那些年,不愧是你,詞寫的不錯啊。””
    音樂係的老師接過簡單掃了遍,便誇道:“詞雖然不押韻,但很真誠樸實,細節把控的不錯,絕對能引起共鳴。”
    “老師,還是你有眼光。這首歌算是我新電影的同名主題曲,就叫《那些年》。算是我根據小說量身定做的。”
    “也對,你是原書作者,自然是最懂這故事講的什麽。”
    “我這首的詞也不錯,《人海中遇見你》,這名字倒是比那個要文藝不少。”
    另一個老師誇著誇著就好奇的看向了林凡:“這詞真是你寫的?林凡我聽說你還是單身啊,沒談過戀愛,怎麽能寫出這麽好的情歌。”
    林凡臉不紅心不跳的回答:“當然是我寫的。
    還有老師,你這問題可就不專業了。誰說沒談過戀愛就不能寫出好的情歌了。 要是藝術創作都需要實際體驗過,那寫懸疑小說的,總不能真的去弄死幾個人吧。
    再說了,沒吃過豬肉,總見過豬跑。咱們學校,談戀愛的難道還少了?”
    “行了,你個毛頭小子,還跟我們聊起藝術創作了。”
    那老師擺擺手打斷了林凡的叨叨,繼續問道:“那這次的曲是我們寫,還是你自己哼哼?”
    “額,還是我哼哼吧。”
    “行,去學校的錄音室吧。那兒樂器和設備也全。錢的話就給你打個8折吧。”
    林凡爽快的點頭:“沒問題,回頭我就讓員工給打到二位賬上。”
    見他答應的這麽痛快,兩個老師還打趣了起來。
    “嗬嗬,我咋感覺要少了呢?”
    “對啊,忘了這小子是個大款了,要不折扣取消?”
    “有道理。”
    雖然林凡是北電的學生,對方是北電的老師,但他委托的事情和教學內容無關,按勞支付報酬,也是應該。
    “林凡,這兩首歌有演唱者了嗎?”
    路上,兩位老師突然想起了這事兒,便問了嘴。作為音樂圈裏的人,自然是有幾個熟悉的歌手。
    這兩首歌不錯,而且還是林凡新電影的主題曲,曝光度肯定不低,他倆也想幫著認識的人打探下。
    “抱歉,《那些年》我打算讓電影的男主角,至於那首《人海裏遇見你》則是給姚貝納,她雖然不是電影演員,但之前有過合作,唱功不錯。”
    姚貝納自不必說,一首帶著點傷感風的情歌,演唱難度也遠低於《雪之華》她自然是能輕鬆駕馭。
    而胡哥雖然不是專業歌手,但在《仙劍》裏他就演唱過兩首插曲。唱好《那些年》問題不大。
    除了胡歌獨唱的版本,林凡還打算錄個全體演員版的,用作宣傳。
    “這樣啊。”
    問話的老師語氣有點失望,卻也沒再在這問題上深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這麽哼了幾個小時,哼到林凡的嗓子都有點沙啞後,總算才將曲譜複原到和他記憶裏一模一樣的程度。
    兩位老師也長長的鬆了口氣,這錢也不是那麽好賺的。
    用一句話概括,這就是典型的<外行領導內行>。畢竟哼唱和實際音符不同,林凡要求又嚴,有時候林凡一句<感覺不對>,他們之前的工作就有可能白費。
    時間就這麽來到了5月,一年一度的戛納電影節再次公布了本屆電影節的入圍作品。
    今年的戛納電影節上華夏隊伍有點冷清,隻有王曉帥一人憑借電影《青紅》入圍。算上彎彎的侯孝賢,華人麵孔也就兩人。
    而且讓人意外的是,戛納電影節期間,興致勃勃趕去現場的記者采卻驚訝的發現,作為入圍電影的《青紅》劇組全員居然沒有走開幕式紅毯。
    記者聯係到了王曉帥,這位也算六代導演代表人物的大導給出的答案隻有兩字:“沒錢!”
    “電影節隻提供主創3天的住宿,沒其他費用都要自己出,能省則省,。當然,我也不是差這麽點錢,我覺得開幕式沒必要,這機會就留給能秀的人秀吧。”
    前麵一段話還算正常,而最後一句,指向性可就太明顯了。
    跟《青紅》不走紅毯不同,今年明明沒有作品的陳凱戈卻是帶著陳紅,不但走了開幕式紅毯,還花費了近千萬,為《無極》舉行了推介會。
    王曉帥這所謂能秀的人,不是指陳凱戈,又能指誰?
    喜歡重生當導演:開場橫掃戛納電影節請大家收藏:()重生當導演:開場橫掃戛納電影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