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連鎖反應

字數:2560   加入書籤

A+A-


    大家都知道新負責人不開心,沒人犯錯呀,啥情況啊,小宇現在是煩上加煩,完全脫離了自己的想像,收購的價格農民的確沒什麽利潤,可不能漲價,糧價高會使整個物價上漲,大多產品核算成本都是以糧價為基礎的,人工工資更是,華國算是中等發展國家,四成人口是工薪階層,人工月工資平均是三百元,養活一家三口人,省著點能存一百元左右,開支主要就是衣食住行,其中食要占一半,吃好點不至占一半,物資緊缺食品漲價的話工薪階層的日子就緊張了。
    農貿市場的價格大概是一塊五左右,正常價,從田地到餐桌差價是百分之五十,挺高的了,中間商掙的,農民那小宇問的很詳細,除了人工以外,畝產是六百公斤左右,普通農戶十畝地,六千元毛收入,開支是種子,化肥,機械收割費,還有要上交的公糧,加起來基本上占了八成,如加上人工,農民的收入幾乎沒有,華國是農業大國,一半人口為農民,農業機械化的普及讓產量巨增,遠東區域的大麵積機械化種植,成本隻有普通農戶的三分之一,畝產量比普通農戶高一百五十到二百公斤,對比之下遠東區域的利潤就高了,小宇了解遠東區域的農業是張靜介紹的。
    忙了一天,小宇越頭疼了,了解到的情況隻是華國的,全球的情況呢,張靜說的如果是真的,那這個字簽起來責任就大了,定價權真的很重要,自己還是膚淺了,會議室靜悄悄的,小宇的酒越喝越多,越喝越煩,一屋子人不敢出聲,全球大農場主掙錢掙到手軟,占農業人口二成都不到,遠東集團就是最大的農場主,普通農戶累死累活白幹,人口多達幾十億,比華國普通農戶還不如的太多太多了,華國有遍向農業的補貼,有國家的保護糧食價格收購,還有醫療保險,子女義烏教育等等,錢掙的少但有保障,小宇考慮的是全球農戶,還有大農場主,兩個極端怎麽才能平衡呢,自己剛剛知道遠東集團的農產品產量全球第一,基金會的種植基地如果全種小麥的話那就超過遠東集團了,隻是基金會的種植基地分布在不同的區域,以種植藥材為主,還有的是水果,茶葉等經濟做物,糧食也有,水稻居多,整體來說基金會幹農業更掙錢。
    小宇煩躁的又抽出一根雪茄,陳冬正要給他點上時,小宇卻拿著雪茄觀看起來,越看越入迷,好一會小宇哈哈大笑起來,麗娃姐你這雪茄太好了,拿過陳冬手上的打火機,自己點上狠狠抽了幾口,張靜你通知他們明天一早簽協議,小宇說完,拿起水筆在筆記本上快速寫著,寫完一張撕下一張,放在一邊說著,索菲亞你明天去一趟,他接著寫,一張一張交代下去,秘書們都有事作了,小宇還在寫,劉佳姐,麻煩你統計一下,我要準確的數據,馬靜姐,這裏的事情要秘密去調查,越詳細越好,王玲姐,你這裏方便的話就幫我了解了解,劉佳,馬靜,王玲三人立正敬禮領命,一句教官把大家全震撼到了,不是不知道小宇就是那個敬仰的教官,是太久沒見到這種場景了,那種刻在骨子裏的軍魂,小宇多少年沒有以正式指揮者身份下命令了,再親密的關係在一定的場合必須要嚴肅對待,也隻有跟小宇上過戰場,並肩拚殺過的才會有那種領軍令的莊重,也隻有小宇的命令才能讓三位身居高位的姐姐行早以不用的軍禮,秘書們很快從吃驚轉變到不好意思起來,怎麽就忘了小宇的身份,忘了小宇在華國的地位,忘了小宇在軍隊的威嚴,更忘了小宇是不敗戰神。
    協議簽署很順利,沒改一字,但加了一字,六億噸加個了萬字,變成了六億萬噸,聯合國自然吃不下這麽大的采購量,協議當然不會執行,小宇經過調查研究,糧食以供大與求,華國的年產量統計了一下,可滿足三十億人口一年的消耗,全球年產量可供百億人口的消耗,早在遠東集團大農業開發起,糧食安全理論上就有了保障,當時還是戰爭時期,沒人注意這個問題,華國出售給德國,俄國大量軍糧,附帶著大量軍備物資,又開啟了古絲綢之路供銷網,食品,藥品,紡織品,日用品等等輕工業產品衝進了國際大市場,那時候算起,華國就步入了工業化時代,農業改革轉型以在部分地區開始了,九江基地主產棉花,東北各區遠東各區是軍糧,豬牛羊養殖生產基地,也是出口農作物主要產區,大棚的普及後,產量成倍增長,也不在受天氣影響,隻要不發生戰爭,華國不會再缺糧,隻是後來小宇失憶,遊厲海外,遠東集團核心層移交政治權力後,農業改革就沒深入下去,國際市場需求量在增加也是現實,那時候民眾月收入才幾十元,大多地區私有化還沒開始,集體的等於就是大地主,遠東集團抓住機會,成就了積累財富瘋狂擴張的時期,華國也沒再出現鬧饑荒,吃飽飯問題基本解決了,隨著大西北農業大開發後,華國的糧食出口占了國際市場的一半,這一比例連續到了現在,全球和平,大的戰爭沒有了,農業也快發展著,各地區糧食供需關係也發生了變化,價格也在連續上漲十來年後失去上漲動力,供大於求的現實慢慢體現,遠東集團在轉交海外資產和情報係統後,精力也轉移到了商業投資和慈善基金會運營,種植基地改革早就完成了。
    改變不了全世界那就先改變自己,采購量加大,對大農戶來說是喜事,對小農戶沒太多影響,需要六萬億的資金流用一年時間來運作這件事,不難,小宇要打破這種兩頭極端化的關係,加大的部分就由基金會消化,慈善基金會在全球有數萬家銷售網店,農產品細加工現在可正是大發展初期,食品加工業將大有所為,吃的飽到吃的好那前景可太大了,當然小宇不會傻到自己的錢來打水漂,大宗產品交易看起來量挺大,懂得怎麽分而化之就行啦,還有最重要的是以物換物的流通性要快,就地能消化更好,不行就粗加工後再配送到工廠,目標是消化三分之一的量,養殖業要消化三分之一,這兩項是良性循環的係統,都是有利潤可掙的,而且市場都是現成的,營銷摸式不同而已,還有三分之一當慈善和福利紿年齡超過六十五歲的民眾,也不隻發糧食,還有衣服等生活物資,這是消化產量,關鍵兩極問題還是沒解決,也是小宇為什麽一下采購這麽多的重點,小宇布了個大局,改變社會結構的大策劃。
    喜歡勇敢向前衝請大家收藏:()勇敢向前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