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兵臨城下,各國反應
字數:4017 加入書籤
殘陽如血,緩緩沉入地平線,將燕國國都外那片慘烈的戰場染得愈發淒紅。
子之望著眼前橫七豎八的屍體,聽著傷兵們痛苦的呻吟,心中雖為險勝而慶幸,但大戰後的疲憊與憂慮也如陰霾般籠罩著他。
就在這時,一名傳令兵快馬加鞭趕來,馬蹄揚起的塵土在這寂靜又血腥的氛圍中格外醒目。
傳令兵翻身下馬,連滾帶爬地跑到子之麵前,“撲通”一聲跪地,氣喘籲籲地喊道:“大人,大事不好!饒安軍殺過來了!”
子之聞言,雙眼猛地瞪大,手中的長槍差點脫手落地,臉上滿是不可置信的震驚之色。
他一把揪住傳令兵的衣領,怒喝道:“你說什麽?再說一遍!”
傳令兵嚇得渾身發抖,結結巴巴地重複道:“饒……饒安軍,已向我燕國殺來,先鋒部隊距此已不足百裏!”
子之鬆開手,傳令兵癱倒在地。子之呆立當場,心中猶如翻江倒海:“饒安軍?他們為何此時殺來?難道是想趁我燕國大亂,從中謀取好處?可他們怎麽敢如此明目張膽?”
子之皺著眉頭,來回踱步,思索片刻後,猛地轉身,盯著傳令兵厲聲道:“他們為何出兵?可探得緣由?”
傳令兵趕忙從地上爬起,小心翼翼地回道:“大人,據探報,饒安軍宣稱是您篡權奪位,致使燕國大亂,百姓受苦,他們為了燕國百姓,為了匡扶正義,特出兵相助太子平,恢複燕國正統……”
子之聽聞,氣得咬牙切齒,罵道:“好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分明是想趁火打劫!哼,我大燕雖經此一役元氣大傷,但也絕不是他們能隨意拿捏的!”
他望向遠方,眼神中既有憤怒,又有一絲隱隱的擔憂,那即將到來的饒安軍,無疑是他此刻最棘手的難題。
子之在國都外的戰場上,因饒安軍的來襲而陷入焦慮與憤怒之時,另一邊,程廣與謝氏四牛正率領著饒安大軍,如洶湧的浪潮般朝著燕國境內推進。燕國的局勢在各方勢力的攪動下,愈發風雲變幻,一場更大規模的風暴,正以銳不可當之勢席卷而來。
程廣騎著一匹矯健的黑色戰馬,身披黑色戰甲,頭戴精致的青銅頭盔,頭盔上的紅纓隨風飄動。他目光如炬,堅定地注視著前方,手中長劍一揮,大聲下令:“前進!”大軍在他的指揮下,整齊有序地向著燕國邊境進發。
謝氏四牛,大牛、二牛、三牛、四牛,分別帶領著各自的精銳部隊,緊跟在程廣身後。
他們各個身材魁梧,滿臉的堅毅與果敢。大牛手持一把厚重的長刀,刀身閃爍著寒光;二牛揮舞著一對流星錘,虎虎生風。
三牛背著一張巨大的長弓,箭壺裏插滿了羽箭;四牛則提著一把鋒利的戰斧,威風凜凜。
大軍所到之處,燕國邊境的氣氛愈發緊張。首當其衝的是武陽,這座城池地勢險要,本應是燕國邊境的重要防線。
然而,此時城內人心惶惶,麵對來勢洶洶的饒安軍,守將們各懷心思。
饒安軍尚未兵臨城下,便派使者進城勸降,宣揚饒安軍此次出兵是為了燕國百姓,討伐子之的篡權之舉,順應大義。
城內百姓本就對子之專權致使國家動蕩心懷不滿,再加上饒安軍的強大威懾,守將權衡利弊之後,決定開城投降。
饒安軍不費一兵一卒,順利進入武陽。程廣安撫百姓,嚴明軍紀,秋毫無犯,一時間,武陽百姓對饒安軍的到來並無太多抵觸。
繼續前行,下一座城池是方城。方城守將聽聞武陽不戰而降,心中驚恐萬分。
饒安軍剛在城外紮營,便派人送去勸降書,言辭懇切又不失威嚴,提及若抵抗到底,城破之後玉石俱焚,百姓將生靈塗炭,而順應大勢投降,不僅可保百姓平安,守將也能免受戰火之災。
方城守將深知己方兵力與饒安軍懸殊,又擔心城內百姓遭受戰亂之苦,思索再三,最終選擇打開城門,迎接饒安軍入城。
大軍一路高歌猛進,來到了中陽。中陽的守將本欲憑借堅固的城牆負隅頑抗,可饒安軍士氣高昂,擺出了一副誌在必得的架勢。
程廣命人在城外大聲宣揚子之的惡行,以及饒安軍匡扶正義的決心,城中軍民人心動搖。
與此同時,謝氏四牛各展身手,帶領精銳在城下示威,展示強大的武力。中陽守將見軍心不穩,再無堅守的信心,無奈之下,隻得獻城投降。
就這樣,饒安軍一路勢如破竹,三座城池不戰而降。大軍馬不停蹄,繼續向燕國都城挺進,轉眼間,距離燕國都城已不足百裏。
燕國都城的輪廓,在遠方若隱若現,一場更為激烈的交鋒,似乎已不可避免地在前方等待著饒安軍。
饒安軍如同一把利刃,在燕國的土地上迅速推進,距離燕國都城僅剩不足百裏之遙。這一消息,如同投入列國湖麵的巨石,激起層層漣漪。各國朝堂之上,君臣們紛紛就此事展開議論,局勢瞬間變得波譎雲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眾多列國之中,有些國家因路途遙遠或情報傳遞不暢,收到消息稍晚,此時還處於懵懂或尚未深入討論的狀態。而有些國家,早已敏銳地察覺到了其中的風雲變幻。
先說中山國,國君中山桓公得知饒安軍進攻燕國,且已兵臨燕都近郊的消息後,正在王宮內與群臣商議國事。
他聽完奏報,微微皺眉,陷入沉思。片刻後,中山桓公緩緩開口道:“饒安此舉,意在攪亂燕國局勢,謀取自身利益。燕國若亂,我中山國邊境局勢恐受影響。”
一位大臣上前一步,拱手說道:“君上,依臣之見,我中山國可按兵不動,靜觀其變。
若饒安軍得勝,燕國元氣大傷,我可趁機在邊境擴充勢力,撈取好處;若饒安軍失利,燕國忙於內鬥,自顧不暇,我亦可在此時發展壯大,鞏固邊防。”
中山桓公微微點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狡黠,說道:“愛卿所言極是。傳我命令,密切關注燕饒戰事,邊境駐軍加強戒備,但切勿輕舉妄動。”
眾臣領命,中山國就此定下了觀望的策略。
再看趙國,趙肅侯在宮中得知此消息時,正在庭院中練劍。
聽完侍從的稟報,他手中的劍猛地一頓,臉上閃過一絲憂慮。趙肅侯深知,燕國一旦大亂,周邊各國的勢力平衡將被打破,趙國也勢必會被卷入其中。
他即刻召集眾臣於朝堂,商討對策。趙肅侯坐在王座上,神色凝重地說道:“燕國局勢突變,饒安軍大舉進攻,諸位愛卿有何見解?”
一位老臣站出來,躬身說道:“君上,燕國若亡於饒安之手,饒安勢力大增,必成我趙國心腹大患。臣以為,我趙國應出兵幹涉,阻止饒安吞並燕國,維持燕國現狀,以保各國勢力平衡。”
然而,另一位年輕將領卻持不同意見:“君上,燕國向來與我趙國多有摩擦,此番內亂,正是削弱其國力的好機會。我軍可待饒安與燕國兩敗俱傷之時,再出兵坐收漁利。”
趙肅侯聽著群臣的爭論,眉頭緊鎖。
他深知這兩種策略各有利弊,抉擇之間關乎趙國未來的興衰。思索良久,趙肅侯緩緩說道:“先派使者前往燕國與饒安,試探雙方態度。同時,邊境駐軍做好備戰準備,隨時聽候調遣。”
趙國在這風雲變幻之際,謹慎地邁出了應對的第一步。
喜歡大齊好男人請大家收藏:()大齊好男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