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明月山莊十二居4

字數:5328   加入書籤

A+A-


    二進主居:“傲霜”。
    赭石色牆身配竹節形立柱,簷角掛“東籬居”匾額。
    墨菊,庭院一隅,墨菊靜靜綻放,宛如從歲月深處走來的隱者。
    它的花瓣,黑得純粹,恰似被夜幕暈染,卻又在邊緣處透著幽微的光澤,像極了暗夜中閃爍的星芒。
    千頭菊:千頭菊是秋天的使者,早早地為人們帶來金秋的氣息。
    它的莖密密麻麻,如一片綠色的叢林,粗略一數,竟有上百根。
    每根莖上,都頂著一朵或嬌俏或明豔的花,像是繁星點綴其間 。
    院辟菊圃,還有金菊、綠菊等珍稀品種,霜降時花態各異,如金鉤、似蟹爪。
    室內每一寸空間都浸著陶令詩意。
    牆上《秋圃掇英圖》裏,墨菊垂絲、金菊攢珠,東籬竹影斜斜漫過絹麵,仿佛將秋色揉碎了嵌入畫框。
    博古架上,天青釉菊瓣瓶靜立如霜枝,瓶身十六道菊瓣紋路裏隱約可見“不是花中偏愛菊”的刻字,釉色在燭火下泛著幽藍,恰似秋夜初凝的露。
    案頭“蟹菊”青銅花插最是妙絕——蟹螯蜷曲成瓶身,八足錯落地攀著拳卷的菊枝,花蕊處嵌著米粒大的珍珠,恍若晨露未曦。
    插一束墨菊進去,花瓣垂落如蟹爪張牙,與花插紋路虛實相生,竟似活物般要爬下案幾。
    紫陶菊瓣茶盞注滿菊酒時,盞底“暗香”二字便在琥珀色酒液中浮沉,恰似陶淵明筆下“酒能祛百慮,菊解製頹齡”的悠然況味。
    最妙是臨窗那架湘妃竹屏風,屏心緙絲繡著“采菊圖”。
    老者寬袖挽菊枝,衣袂間金線繡的菊花正隨氣流輕顫。
    仿佛下一刻便有清香漫過屏風,與瓶中真菊、盞中酒香釀成一屋秋魂。
    題詩,《 滿院菊華》
    秋臨小院韻悠長,滿院金英綻冷光。
    瘦影橫斜侵石徑,繁枝搖曳拂雕牆。
    霜欺嫩蕊香猶冽,風撫幽姿意未央。
    不與春芳爭嫵媚,獨留雅誌傲嚴霜 。
    十月,孟冬,雙豔小築。
    一進院種的是芙蓉花,主居,“素蕖”。
    淡紫色牆身配貝殼形窗欞,簷角垂芙蓉花形琉璃燈。
    滿院芙蓉正織就錦緞般的秋光,碗口大的花朵綴滿枝頭,從翠綠的葉間探出頭來。
    粉白、淺紅、絳紫三色疊暈,像是天邊被揉碎的晚霞,又似美人頰上未褪的胭脂。
    重瓣的“醉芙蓉”最是妙絕,清晨初開時白如瑞雪。
    正午漸染淺粉,至黃昏竟成酡紅,一日三變的容顏裏,藏著光陰的私語。
    單瓣的“木芙蓉”則透著清逸,五片花瓣舒朗如蝶翼。
    中央鵝黃色的花蕊凝著露珠,風過時輕輕顫動,恍若含著未說出口的柔情。
    室內帷幔用“芙蓉出水”緙絲,床榻擺“並蒂芙蓉”繡枕。
    案頭擺“芙蓉石”筆架與水晶花插,插著帶露木芙蓉。
    地磚都以紫、粉兩色玉石子拚出“芙蓉照水”圖。
    題詩,《 滿院芙蕖盛景》
    秋光悄至漫軒庭,滿院芙蕖照眼明。
    淺粉嫣紅凝曉露,繁枝翠葉舞金風。
    朝迎爽氣添嬌韻,暮染餘暉入畫屏。
    不與春芳爭爛漫,獨留雅意守秋情 。
    二進院種的是木槿,主居:“舜華”……
    推開院門,刹那間,仿佛踏入了一個被時光遺忘的夢幻之境,滿院的木槿花肆意綻放,撞進了眼眸。
    沿著院牆、繞著小徑,或三兩簇擁,或獨自挺立,每一朵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藝術品。
    花瓣薄如蟬翼,質地柔軟,在日光的輕撫下,微微泛著光澤。
    粉色的花瓣,恰似少女羞澀的麵頰,帶著一抹紅暈,嬌俏而甜美;
    紫色的花瓣,則如深邃的夜空,神秘而迷人,仿佛藏著無盡的故事 。
    每一朵木槿花,都是清晨的使者。當第一縷陽光灑下,它們舒展身姿,緩緩綻放,如同優雅的舞者,在枝頭翩翩起舞 。
    那重重疊疊的花瓣,層層包裹著金黃色的花蕊,像是捧著一顆珍貴的明珠,熠熠生輝。
    微風拂過,花枝輕顫,花朵們輕輕搖曳,相互碰撞,發出細微的沙沙聲,像是在低聲訴說著彼此的心事 。
    室內奢華處皆融木槿意趣,紫檀拔步床圍欄以百寶嵌工藝鋪陳“朝開暮落圖”……
    牆上懸《朱槿花圖》軸,絹本裏木槿穿竹而出,題款“朝昏看開落,一笑小窗中”盡得宋韻。
    博古架上,鎏金木槿紋盞托流光溢彩,托心鏨刻的“二色花”白瓣紅心)紋路間,隱約可見“風露淒淒秋景繁”的陰刻小詩;
    羊脂玉雕刻的“重瓣朱槿”擺件,花瓣以茜草汁染就緋色,花蕊處嵌東珠,恰似朝露凝於花心。
    青銅香爐,爐身塑為“古木扶疏”之態,五朵木槿分兩層鏤空,燃香時。
    青煙從花瓣間隙螺旋上升,與窗外真槿的花影糾纏,恍若《詩經》裏“有女同車,顏如舜華”的千年浪漫,都化在這一縷香霧中。
    窗欞雕“纏枝木槿紋”,糊著蟬翼紗,日光透入時,滿室浮動著細碎的粉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配合帳角垂下的木槿流蘇,連呼吸都染著“愛他朝暮見,信是世人稀”的清婉詩魂。
    題詩,《木槿》
    小院深深夏日長,槿花盛放韻悠長。
    輕搖翠影迎朝露,慢展丹唇醉晚陽。
    粉瓣含情羞帶怯,紫苞凝夢韻流芳。
    朝開暮落尋常事,歲歲榮枯意未央 。
    十一月,仲冬,玉茗小築。
    一進二進種的都是茶花,一進種的是茶梅主居,“疊翠”。
    踏入一進院落,抬眼便撞進一片茶梅的錦繡天地,那便是素有“財神”之譽的茶梅。
    它們沿著小徑錯落栽種,枝葉交錯,編織出一片花的帷幕。
    茶梅的葉片呈深綠色,如上好的碧玉雕琢而成,表麵泛著潤澤的光。
    葉片邊緣帶著細細的鋸齒,為這份圓潤添了幾分俏皮。
    花朵或粉或紅,星星點點散布其間。粉色的像少女羞澀的紅暈,嬌柔且溫婉;
    紅色的則似天邊燃起的雲霞,明豔又熱烈。
    有的花朵完全盛放,層層疊疊的花瓣盡情舒展,中央金黃色的花蕊如璀璨的日光,奪目耀眼;
    有的半開半合,猶抱琵琶半遮麵,藏著無盡的嬌羞與神秘;
    還有的是小巧的花骨朵,被萼片緊緊守護,圓潤飽滿,像是懷揣著一個個綺麗的夢,隨時準備在暖陽下綻放。
    室內奢華裏藏著茶梅的幽韻,紫檀拔步床圍欄以螺鈿嵌“茶梅映雪圖”。
    和田玉碾作梅枝,珊瑚雕成花瓣,花蕊處嵌碎鑽如霜粒,燭火搖曳時,整床似落滿未融的粉白殘雪。
    牆上懸《南枝早芳圖》軸,絹本中茶梅斜出竹窗,題款“冷豔爭春喜爛然,雪中開盡雪中看”道盡風骨。
    博古架上,鎏金茶梅紋蓋碗流光溢彩,碗身鏨刻的“小宮粉”花瓣間,隱約可見冰裂紋暗紋;
    羊脂玉雕刻的“紅山茶”擺件,花瓣以朱砂點染,花蕊處嵌一粒東珠,恰似寒梅著露初凝。
    最妙是青銅香爐,爐身塑為“古梅盤枝”之態,五朵茶梅分兩層鏤空。
    燃香時,青煙從花瓣間隙螺旋上升,與窗外真茶梅的影子纏繞。
    恍若《山家清供》裏“梅雪爭春未肯降”的雅趣,都凝在這一縷香霧中。
    窗欞雕“纏枝茶梅紋”,糊著雲母冰紋紙,日光透入時。
    滿室浮動著細碎的粉白,配合帳角垂下的茶梅流蘇,連呼吸都染著“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清冽詩魂。
    題詩,《茶梅》
    滿院茶梅映日斜,繁枝灼灼綻芳華。
    胭脂輕點千般韻,翠葉交疊萬縷霞。
    不畏霜寒姿更俏,獨含幽意氣尤嘉。
    風攜香信傳幽處,疑是仙源到我家 。
    喜歡我在古代當後媽,帶著全家致富請大家收藏:()我在古代當後媽,帶著全家致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