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複活節的彩蛋

字數:4530   加入書籤

A+A-


    富海家是一片兵荒馬亂,付寧不知道舅舅是不是心腦血管的突發疾病,也不敢隨意搬動他。
    桂平跑步的速度是越來越快了,來的還是當初給小吳看病的那個老大夫,一路被孩子抓著狂奔,到了地方他自己都快厥過去了。
    可憐的老頭氣都沒有喘勻,就被桂平拖到富海跟前了,“大夫,您快看看,我爹這是怎麽了?”
    老大夫蹲都蹲不住了,幹脆就坐在富海旁邊的地上,努力深深喘了幾口氣,才伸出手按在富海的寸關尺上。
    閉著眼睛號了一會兒脈,桂平先忍不住了,一個勁兒的問:“怎麽樣了?怎麽樣了?”
    二姐一巴掌就拍在他腦袋上了,“閉嘴,消停會兒!”
    老大夫這口氣總算是捯過來了,睜開眼就跟桂平要自己那個藥箱子,拿出了一個布卷,打開裏麵寒光閃閃的,全是針。
    這一排一排的針,看得付寧頭皮都發麻,那個大夫還在裏麵挑了根最粗的,對著富海兩隻手的中指指肚上狠狠一紮。
    一股紫黑色的血箭就飆出來了,紮完了兩個中指,大夫看富海還是沒有清醒的跡象,把他的十個手指都紮了一遍。
    放出來的血都是紫黑色,大夫挨個兒擠,直到出來的血變成了鮮紅色,富海的脈搏終於是平穩一點兒了。
    老大夫拿出了兩個小藥丸,捏開富海的嘴,給他塞到舌頭底下,又換了細針,從頭到上半身幾乎都紮滿了。
    足足忙活了一個多時辰,富海的臉色終於變過來了,大夫長舒了一口氣,拿出紙筆開方子。
    “富大人這條命算是撿回來了,但他這次算是氣急傷心了,須得好好將養一陣時間,切記不可再動怒了!大喜大悲也要避免。”
    聽著醫囑,舒舒覺羅氏的眼淚又撲簌簌的往下掉,她這些日子流的眼淚比她前四十年加起來都多。
    等到把針都起了,富海就能抬到床上去了,付寧剛把心放下,餘光一瞥,桂康正溜著邊兒往門外蹭呢!
    又想跑?!
    這大哥到底有沒有心呐?!地上躺著的可是他親爹啊?!還是被他這個兒子氣倒的!
    “大哥,麻煩您給搭把手,我跟桂平弄不動舅舅。”
    付寧這一出聲,大家都看見桂康要走了,舅媽氣得上去就是劈頭蓋臉的一下,“這些日子你哪兒都別去,就在家裏伺候你阿瑪,大營裏讓桂平給你告假去!”
    舅媽把桂康給扣下了,付寧心裏也踏實一點兒,可別讓他出去瞎跑了,官不大,可惹得禍能把天捅個窟窿。
    等大夫開完了方子,付寧和桂平一起送他老人家回去,順便去店裏拿藥。
    等到了沒人的地方,桂平壓低了聲音問他:“哥,你說倒臥他爹知不知道這些事兒?”
    付寧曲起食指在他腦門上一敲,“人家有名有姓的,怎麽老叫倒臥啊?”
    然後悄悄的用手往天上一指,“你記住了,跟這個沾邊的事,全都爛在你肚子裏!要不全家的腦袋都不牢靠!”
    把桂平嚇唬了一通,付寧回到了自己的小院子裏,啃著窩頭鹹菜,琢磨著桂康幹的這點兒事。
    他是想來想去也沒捋出個所以然來,心裏歎了口氣,還是線索太少。
    算了算現在已經是1906年了,還有6年時間,希望他的事情能捂得住,至少過了這幾年,也就沒有牽扯了。
    拍了拍手上的窩頭渣子,付寧從箱子裏翻出來一身半新的長袍,他明天一早要去教堂參加複活節活動,還是得穿件像點兒樣的。
    可是衣服一上身,他才發現肥瘦還湊合,但是衣服短了,現在手腕子、腳腕子都在外麵露著。
    再看看箱子裏的其他衣服,好像也沒有別的選擇了,算了,湊合著吧。
    第二天一早,付寧起了個大早,太陽剛一露頭的時候,他就站在宣武門外的教堂門口了。
    看著比周圍的平房都高大不少的尖頂建築,還有它頂上那醒目的十字架,付寧又往下扽了扽衣袖,抬腿走了進去。
    教堂大廳的椅子上坐著的人不多,幾個孩子組成的唱詩班在一旁唱著讚美詩。
    馬克神父今天穿得非常正式,手裏拿著聖經,正在努力的用他那洋腔洋調的中國話說著什麽。
    付寧在最後一排找了個座位坐下,靜靜的看著神父主持儀式,他自己沒有宗教信仰,但是得尊重別人。
    等到儀式結束,神父又挨個兒跟信徒們交流了一番,就叫人把大門打開了,把門外的孩子們放了進來。
    這些孩子是馬克神父這些日子在附近的胡同裏,操著一口蹩腳的中文交流來的,他告訴這些小孩,今天是複活節,到教堂來有雞蛋。
    孩子們可不知道複活節是什麽意思,但是雞蛋都聽懂了。
    現在這年月,能天天吃上窩窩頭就不錯了,雞蛋可是稀罕物,所以家裏大人們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孩子們一窩蜂的跑去了教堂後麵的小花園,那裏藏著不少染成紅色的雞蛋,誰找到了就算誰的,但是也說好了,不許在教堂裏打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儀式基本上結束了,馬克神父早就看見付寧了,現在一臉解脫的表情走了過來,用英語跟他打招呼。
    他跟付寧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中文真的是太難了,他從大洋彼岸出發的時候就在學,現在都過了半年多了,依然隻能打招呼。
    付寧聽了笑得很開心,你以為他這麽多年英語考得很容易嗎?!
    兩個人輕鬆的用英語交流,馬克神父時不時的就給付寧灌輸些宗教思想。
    而付寧則是引著他多說一些大洋彼岸的農業情況,引子就是當初糧食鋪子裏的那一串玉米棒子。
    馬克神父說那些玉米應該就是他帶來的,是上一任神父給他的一位中國朋友特意帶的,他的朋友聽說有這麽好的玉米,想要一些做種子。
    “後來呢?他為什麽又不要了?”付寧對這個跟自己想法一致的人很好奇。
    “不知道什麽原因,那個人一直沒有來拿,可憐的老約翰,一直在等著他,後來身體實在是不好了才走的,臨走的時候還在念叨呢。”
    哦,真的是挺遺憾的!
    這些玉米馬克神父也沒打算吃,正好有到教堂裏幫忙打掃的人認識糧食鋪子的東家,就兩吊大錢換出去了。
    看著馬克用手比劃的那個半人高的大麻袋,付寧覺得糧食鋪子的東家絕對是個奸商!
    這麽一麻袋玉米才花了兩吊大錢,他賣的時候可是大的兩吊、小的一吊,就一把散碎的玉米粒還要了他五十個銅子呢!
    心裏吐槽了幾句,話題又回到了農業上,馬克神父也是想家了,說起那些大洋彼岸的事情都是興奮的。
    從他的描述裏,付寧了解到在那邊化肥已經是使用比較普遍了,主要是氮肥和硫酸銨。
    還有就是拖拉機作為農用機械已經登場了,但是普及率並不高,現在的履帶式拖拉機還是蒸汽動力和汽油內燃機動力的。
    據馬克神父說,蒸汽動力的拖拉機比較笨重,而汽油內燃機動力的拖拉機又愛壞,所以那邊的農民還是用馬的多。
    付寧跟他聊得越來越熱烈,也很詫異這位神父對農業情況的了解,對此馬克表示很不好意思,他的家就在農場,也是從小在地裏長大的。
    這一聊就是半天,直到找彩蛋的孩子們都回去了,付寧才離開了教堂。
    他對農用機械是很感興趣的,但是那個價格真的是高攀不起,而且他就兩三分地,根本用不上。
    前麵街角一拐彎兒,正好有幾個小吃攤子,付寧今天心情好,決定獎勵自己一頓。
    吃著燒餅、油條,喝著丸子湯的他,現在還不知道,家裏有多麽大的一個“驚喜”在等著他!
    喜歡清末小旗兵請大家收藏:()清末小旗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