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李白 一

字數:3876   加入書籤

A+A-


    晚上,陳勇心裏想著和古人們再聊些什麽的時候,突然有了靈感。陳勇:“講一下關於李白的故事吧”。
    天幕下。
    “李白,李太白,是那位號青蓮居士的嗎?”
    唐李白
    此時的杜甫還賴在自己的偶像旁不舍得離開,看天幕好像打算講關於自己偶像的事,急忙招呼道:“太白兄,好像要講你的詩誒”。
    李白笑了笑,隻是擺了擺手,沒有說話。
    在讀書人的群體中,李白的大名在他的時代以及他之後的朝代那是赫赫有名的,人們都以為天幕會講一些他們沒見識過的李白詩歌,但結果卻不如他們的意,畢竟詩詞這種東西,大概率是越傳越少,講古詩,老百姓聽不懂那種浪漫主義,而讀書人麵前,應該是他們教陳勇......。
    而且,陳勇也沒打算講詩,哪位李白也不是唐朝的青蓮居士。他隻他想到了,既然介紹了周公,以及提到了負責無線電作戰的二局,那就講一些關於地下電台工作者的故事吧。從而想到一個很老的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這部製作於1958年的故事片,講述的是地下電台工作者李俠的故事。其中,電影裏的男主角李俠,其原型人物就是我黨的地下電台工作者李白。
    【李白,一位英勇無畏的革命戰士,生於1910年湖南瀏陽。早在1930年他便毅然決然地投身於紅軍的行列。1934年爬雪山過草地,曆經千辛萬苦,於1935年成功抵達了革命的聖地。1937年,年僅27歲的李白,潛入被小日子占領的上海,秘密開設地下電台。在這座危機四伏的城市中,他如同一位隱形的戰士,用無線電波搭建起一座隱形的通訊紐帶,為革命事業傳遞著至關重要的信息與力量。抗戰期間,李白曾被小日子逮捕,被捕後的他堅貞不屈, 頑強抗敵, 敵人始終沒能從他口中得到任何信息後獲釋。】
    天幕下,人們很快意識到,這位李白不是那位青蓮居士,而是後世的一位英雄。
    “這可是抗擊過小日子的人啊,而且年紀輕輕就敢潛入敵占區搞情報,大才啊,壯士”。
    “能夠在被捕後堅貞不屈, 頑強抗敵, 讓小日子套不出任何信息,這就已經是英雄中的英雄了”。
    就在人們想著,這樣一位視死如歸的勇士,在勝利後,會得到怎樣的嘉獎時,陳勇繼續介紹著後麵的事。
    1945年9月開始,李白繼續在上海從事地下電台工作,繼續傳遞重要情報。1948年12月30日淩晨,李白不幸被捕,1949年5月7日,李白被敵人殺害,犧牲時年僅39歲。李白的行動不僅展現了他個人的英勇與智慧,更彰顯了先輩們不畏艱險、勇於擔當的革命精神,他的事跡將永遠銘刻在曆史的豐碑上,激勵著後人不斷前行。
    “犧牲了!49年犧牲了!可,可是明明就還有幾個月的時間啊,就可以看到勝利,就可以看到新生”。
    “應該說,20天後的5月27日,上海就被成功的解放了”,旁人默默地念了一句他寫的記載,聽者那是無比的心痛,一個戰士,沒有倒在衝鋒的路上,而是受盡折磨,挺過一次又一次的鬼門關之後,卻仍然倒在了黎明的曙光前,沒有什麽比這更令人痛心和惋惜的了。
    唐李白
    杜甫深深的歎了口氣:“唉,這位烈士,終究還是未能看到勝利的那一天啊”。
    “何必如此哀傷,犧牲是勝利的基石,隻要最後取得了勝利,他肯定會感到欣慰的”,李白說完便起身,思緒良久後,“我李太白,要為李白作詩百篇”。
    杜甫自然是跟著自己偶像的,但在創作之前,他們要先看完這位烈士的事跡。
    【1930年8月,李白參軍,成為通信連的一名戰士,開始了他與電波結緣的人生旅程。1934年6月,李白到通信學校第二期電訊班學習無線電技術,成長為一名出色的電台工作者。畢業後,李白被分配到五軍團,擔任了電台台長兼政委。他與隊長周維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帶領無線電分隊的100多名戰友,與隊伍一同爬雪山、過草地,最終抵達了陝北。在行軍途中,李白深知,電台就是這支隊伍的耳目,是五軍團與總部聯係的主要通信工具。所以,他常對戰友們說:“電台重於生命!”】
    【他作為無線電分隊的台長,同時也是政委,所以每次行軍的時候,無論是翻山越嶺、橫渡大河,還是穿越草地,李白總是跑前跑後的照顧著戰士們,保護好至關重要的電台。他親力親為,與戰士們將沉重的電台設備搬過一座座高山,趟過一條條河流,和戰士們一起抬著發電機踏過草地。在這漫漫長路上,李白、周維帶著電台隊伍艱難前行,出色地完成了軍團通信任務,保障了軍團電台的安全。】
    【李白的搭檔、無線電分隊隊長周維曾經回憶:我軍在到達廣西境內時,有一天部隊在山邊村子裏休息,突然村子上空有子彈嗖嗖地飛過,原來是敵人在山上用機槍向我軍掃射。這時,正在修理電台發電機、滿身油汙的李白政委跑向周維,對他大喊:“隊長,你帶部隊趕快出村,我掩護你們!”周維一把沒抓住李白,李白已經飛快地往山腳下跑去,他掏出手槍,率領監護排的戰士,向敵人反擊。等到電台轉移到安全地點,戰友們都焦急地等著李白。待槍聲停息之後,李白和監護排的戰士們竟然毫發無損地回來了!周維跑上去拉住李白的手,李白劈頭就問周維:“怎麽樣?電台沒問題吧?”當聽到肯定的答複後,李白回頭又跑去修理發電機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為了保護電台,奮不顧身,舍生忘死的與敵戰鬥,這等英勇事跡感動著天幕下的人們。
    “乃真英雄也”。
    “是啊,打仗有勇有謀,做事又親力親為”。
    “有這樣的人帶隊,幹事都起勁吧”。
    【行軍途中,電台設備所需的零部件和物資無法從外界獲得。在電台設備出現故障和問題時,為確保不耽擱收發報工作,李白更是開動腦筋,發動戰友們集思廣益,破解了一個個看似不可能解決的難題,確保紅五軍團收發報工作始終正常進行。過草地時,用於發電的汽油沒有了,發電機不能工作,電台也就不能工作了。】
    【戰友們焦急萬分,李白和無線電分隊的同誌們共同想辦法。這時一個電機工人出身的戰士說,酒精可以代替汽油,另一個戰士說,酒精是用酒做的。於是,李白想盡辦法到處去尋找酒,終於使發電機開動了。發電機開始工作不久,幹電池又沒電了,經過李白與內行的戰友研究之後,在幹電池上釘幾個眼兒,泡在鹽水裏,這樣就可以繼續使用一個小時左右。後來,鹽又找不到了,隻好用尿來代替。】
    【最危急的一次,無線電分隊有一封緊急電報亟待發出,這時,發報機上的一個真空管失效了,報務員們急得團團轉,卻也沒有任何辦法,李白急中生智,他拔下收報機上的一個真空管,插在發報機上,把緊急電報及時發了出去。此後,李白創造的這個方法被反複使用:一隻真空管,發報機和收報機兩機輪著用,保證了過草地時收發報工作的萬無一失。】
    “居然有收和發兩套設備,我此前看電影一直以為就是一個高手在那敲敲敲就可以了”。
    因為平時陳勇用手機用的多,有一些人也理解了其中的一些東西,說道:“這,大概和主播手機一樣吧,接甲打來電話時,不能再給乙撥電話。不過這兩台設備,運輸和保護起來就更麻煩了”。
    “是啊,還好人家頭腦靈活變通,懂得又多,修東西,搞燃料,研究電池,修電台,遇到問題都及時解決了,要沒了他,恐怕問題解決了也可能是耽誤了好久”。
    喜歡錯位時空:與古人分享日常請大家收藏:()錯位時空:與古人分享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