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人類女權高光時刻 一

字數:3936   加入書籤

A+A-


    第198章 人類女權高光時刻 一
    在科室裏,通過護士們的聊天陳勇才發現,往年那些網購平台喜歡用的“女神節”字樣今年全變了,以前在網絡上能吵幾百樓的“婦女”二字不好很老土的,強逼著大家要用女神字樣的這一類情況也不見了,風口轉變的那是相當的快。準確來說不是風口變了,而是某些境外群體消失了。
    當&34;解放&34;的話語權被部分群體壟斷,當個體的選擇被裹挾進非此即彼的意識形態審判,一個吊詭的現象正在發生:某些極端主張反而構建起新的壓迫體係——女性若不願遵從特定群體製定的&34;正確活法&34;,就可能遭遇&34;開除女籍&34;的精神暴力。這種異化現象提醒我們,真正的性別解放應當扞衛每位女性自主選擇人生的權利,而非用新教條取代舊桎梏。
    在探尋女性權益保障的實踐路徑時,20世紀的蘇維埃聯盟留下了不可忽視的曆史坐標。這個曾將&34;男女平等&34;寫入憲法首條的國家,不僅在法律層麵徹底重構性別秩序,更是借助工業化建設與實踐開創了婦女參與社會生產的革命性模式。而其一路走來的經驗與教訓,更值得我們學習和警戒。
    天幕下,人們靜靜的聽著陳勇對這個小變化的看法,隨後陳勇找到了一些資料,播放給人們看。
    【1963年6月16日,在蘇穗宗的親自指導下,毛熊在航天領域取得了新的進展,把東方6號載人航天器送上了太空,作為一個在太空領域上的超級大國。按理說呀,這種程度的發射讓兵部的那些人處理就可以了,犯不著蘇穗宗親自操心。不過這次送上天的人呢並不是什麽普通的市民,而是人類曆史上第一位女宇航員瓦蓮京娜·捷列什科娃。】
    “蘇....穗宗?這是什麽廟號”,朱棣疑惑的看著這個奇奇怪怪的廟號。
    下麵的人聽了,趕忙翻了翻之前的記錄,沒有記載,那從時間上來看,應該是種玉米的那個赫魯曉夫了。
    眾人一合計,有道理,這個穗應該就是代指玉米。
    徐皇後:“把一位女子送上太空!”。徐皇後想到了她有著女諸生的美譽,卻無法在那種壓迫的社會時期讓製度認可這種身份,而毛熊卻讓整個社會協同一致,成功的把瓦蓮京娜·捷列什科娃送上太空,其背後的政治意義是巨大的,這代表著一個社會的製度和群眾思想的徹底改變。
    【當航天器升入太空的時候,瓦蓮京娜的聲音穿過了浩瀚的星河,通過無線電傳進了蘇穗宗的耳中,這位工人的女兒興奮地說道,我看到了地平線,那是帶著深色條紋的天藍色,地球是多麽美啊,這一切是很順利的。在太空當中,瓦蓮金娜一共呆了三天,她的飛行時長比她之前所有美國宇航員的總和還要多。】
    【這段經曆雖然是瓦蓮京娜的一小步,卻是世界人類女性的一大步,在世界的女權史上,這一事件的意義和三八婦女節、同工同酬,男女平等這一係列高尚的詞匯聯係在一起,昭示著蘇聯這個人類女權的高光時刻。】
    【然而就在瓦蓮京娜飛上太空前的不到半個世紀,她的祖國還是歐洲最愚昧,最落後,對女性壓迫最嚴重的幾個國家之一。然而就和所有的階級社會一樣,那些正三色旗的老羅曼諾夫家的公主小姐們永遠能享受著無盡的財富與沸騰的熱情,她們每天轉戰於各類的宮廷舞會和貴族沙龍,一輩子做過最大的努力,無外乎就是違背父母的旨意跟某個英俊帥氣的年輕公子哥演出一段死去活來的愛情故事。】
    【因此那些躺在宮殿和別墅裏的她們從來不會想到,那些蜷縮在茅草屋裏甚至是無家可歸的普通女性,每天是在何等殘酷的痛苦與黑暗當中苦苦掙紮,而這一切隻為了一塊摻雜著木屑的黑麵包。】
    天幕下,蜷縮在茅草屋裏甚至是無家可歸的人們苦笑道:“不止女性,大家都一樣”。
    “隻是女人更慘,唉”。
    【在整個帝俄時代,農村婦女一直都是最苦難最貧窮的收入群體,但是她們並不是這最慘的,因為沙俄的領土除了東歐之外,還包括了廣大信仰伊斯蘭教的地區。】
    【在俄羅斯已經廢除農奴製的情況下,中亞地區依然保持著童婚和人口販賣的傳統。當地的婦女從小就被當作財產賣給男性做妻子,而且但凡出門都必須戴著把臉完全遮住的黑麵紗。丈夫甚至有權殺死不戴麵紗的妻子。在沙皇俄國的土地上,諸如此類壓迫女性的行為已經存在了好幾百年。直到1917年,紅色十月的炮火把這個資本主義鏈條上關鍵的一環,給砸得徹底粉碎。】
    【1919年,在抵抗十四國幹涉軍圍毆的情況下,毛熊還抽空頒布了一部家庭法。根據這部法律,俄羅斯女性結婚時可以自由的選擇是否隨夫姓,如果過不下去了也可以自由的離婚,她們可以享受和男性平等的薪酬和假期,可以享受之前連想都不敢想的受教育權、醫療保險和八周的帶薪產假。對於處於被壓迫階級的女性來說,這是新的國家該有的樣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對於處於壓迫結局的富人和資本家來說,他們就感覺到他媽的國家怎麽成這個樣子了,畢竟在那些反動且自信的俄國地主,富農和教師們看來,誰窮誰富,誰貴誰賤,那都是老天爺的旨意,而不知天高地厚的布爾什維克們,竟然想著變革天子的律法,毀掉男尊女卑的神聖傳統,我們隻不過是要他們的命而已,你們居然要和我們平起平坐,這也太欺負人了吧。】
    天幕下,此時,一些被打的土豪劣紳那,處於劣勢的地主:“我們沒說過這種啊,這是毀謗啊,他毀謗我啦”。
    貧農不語,隻是一味還擊曾經壓榨過他們的人。
    特殊時代。
    “哼,老天爺旨意,不過是用封建迷信掩蓋階級壓迫的謊言,土豪劣紳逼著收租,工廠的包身工食不果腹,還有比他們更欺負人的嗎,布爾什維克們就是要推掉這一切!”戰士不屈的呐喊著,也鼓舞著其餘同誌。
    【不服氣的反動派自然是在法律鞭長莫及的中亞和西伯利亞,對那裏膽敢加入集體農莊的女人飽以老拳。在烏茲別克斯坦的塔什幹,一位女學生在假日期間回到自己的家鄉,呼籲農村的婦女爭取權利。幾天後,一輛馬車將她被千刀萬剮的屍首送回了學校,車上還寫著,這就是你們婦女追求自由的報應。】
    【1927年到1929年,僅僅是在烏茲別克斯坦,就有大約2000名婦女,因不願意佩戴麵紗而慘遭謀殺。如此殘暴的境內勢力讓政府意識到對於這種還鄉團還是不要太猶豫了,一定要出重拳才行。】
    【1929年,毛熊政府通過了一係列的法律規定,因婦女尋求解放而謀殺或企圖謀殺她的人將處以死罪,任何拒絕允許妻子或女兒上學的男性都將被提起公審,同時政府還向中亞加派了兵力,僅1929年上半年,幾個月的時間就已經讓五個涉嫌謀殺婦女的土庫曼斯坦男性吊了路燈。】
    天幕下,人們比劃了一下時間和數量,大概一個月殺一個。
    “這是真殺了啊,還掛在大眾眼皮子底下”。路燈大夥還是知道的,隻不過沒想到這玩意還能這麽用,簡直是殺人誅心啊。
    “我以為就是大懲小戒呢”。
    明朝,永樂年間,朱棣和徐皇後對視了一眼。朱棣率先說道:“我可沒有這等魄力”。他在想真的能殺光那批人嗎,這樣國家絕對會直接垮了的,而且藩王可能會借清君側啊,我好不容易靖難啊,這.....
    徐皇後意味深長的笑著說道:“這事是不可能的。勳貴女眷群體就是前麵說的享受著無盡的財富的人,為保全既得利益,甚至可能聯合文官集團發動政變。畢竟男女平等了,供使喚的丫鬟都沒了,還怎麽享受”。
    朱棣長舒了一口氣:“是啊,總不能給丫鬟配丫鬟吧”。總之,在舊社會寄希望於從上到下,那是不現實的。
    喜歡錯位時空:與古人分享日常請大家收藏:()錯位時空:與古人分享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