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血戰,楓樹腳 三
字數:4019 加入書籤
第207章 血戰,楓樹腳 三
【第二天,二縱方麵。為了讓戰士們能給多休息片刻,天還沒完全亮的時候先生就已經起來檢查輜重,並將鬆掉的物件重新係好。此時的他還在擔心三軍團五師防守的新圩,畢竟那裏隻有不到4000餘人,而桂軍有好幾個強力師。】
【畫麵很快來到三軍團五師防守的新圩。新圩的陣地用於阻擊大部隊身後的敵軍,為大部隊提供充足的渡江時間,我軍戰士們剛把阻擊陣地挖好,桂軍的隊伍就開過來了。】
【五師的師長李天佑雖然年僅20歲,但要知道的是,他可是在15歲就加入了組織幹革命,曆任排長、連長、團長。此刻,他麵對的是桂軍強力師。這邊天剛亮,桂軍對新圩的攻擊又開始了。】
【桂軍以“狡猾且凶狠”著稱,戰鬥中采用迂回包抄、整連整營衝鋒等戰術,並多次出動飛機轟炸我軍陣地麵,為應對桂軍的進攻,師長讓人吹響了衝鋒號,戰士們在嘹亮的衝鋒號下通過這一次英勇無畏的衝鋒成功打退了敵人的進攻。】
陳勇:“當時我軍是3900餘人,桂軍有1.3萬左右,還配有飛機大炮”。
天幕下。
李世民重複了一遍,“3900餘人,1.3萬左右”,他感覺自己有些頭暈目眩,這少打多他打過,那也是精兵對烏合之眾而且是有武器裝備優勢的情況下,這人數劣勢,武器劣勢,連作戰地盤都是敵軍老家,最重要的是,還是防守阻擊戰!
“這種情況下守城都沒把握,現在居然要要守一片臨時陣地”。
李世民意識到,這位指戰員絕對是會名留青史的,立刻吩咐記錄官著重記錄。要是他在這場阻擊戰裏沒有犧牲的話,絕對是名大將,以後肯定還能看到他的故事。
【畫麵來帶李德博古的指揮部,眾人都重新提及應該聽從建議,收起旗子同時避開大路趕快過江。但李德卻說道,我們的戰士是不會走小路的,旗子要打,大路要走,告訴敵人我們不是膽小鬼。】
【同時,指揮部收到斷後部隊的電報,希望大部隊快速前進,最好少睡些覺。總部的回電是,沒有多睡覺。】
漢朝,張良、韓信等人看到這一幕心情難以用言語形容。
張良絕望的閉上雙眼,深深歎了口氣,“這玩意,我都不知道該怎麽說他了”。
“這裏明顯是在回懟這家夥前麵說的加快步伐,少睡覺的指示,讓他們能夠意識到速度提不上去的事實,希望他們能丟掉輜重,這家夥居然回一句沒有多睡覺,簡直.....”,韓信說著說著居然被這家夥氣笑了。
“還有那個李德,若是不之前解釋過,我絕對會認為他是敵方派來的細作!!!突圍的時候居然走大路就算了,還要扛旗子,生怕敵人跟丟是嗎,生怕飛機炸不到是嗎”,韓信無法想象,那裏的兵法教他這麽突圍的。
別說那些大將軍了,就是民間的老百姓看到李德的指示,那都是稀裏糊塗的,這洋鬼子在幹什麽啊。
【然而此時大部隊的後衛部隊卻陷入了更大的危機。剛剛收到消息,十八團在楓樹腳麵臨失守。】
【一個人頂十幾個人打能不失守嗎,這打的什麽仗。從收到消息時軍團長就在罵娘,言語中沒有絲毫掩飾他對指揮者的怒氣,罵完就命令通訊員把消息原文發給總部。】
【十八團隸屬於當初留下斷後的三軍團六師,其中的戰士們大多是江西興國人。十八團在斷後時以一團之力抗擊桂軍七個團的兵力,就是剛剛說的一個人頂十幾個人打。而總部在得知楓樹腳麵臨失守後,李德就下令讓距離最近的三十四師前往楓樹腳增援。】
【恰巧先生來到指揮部,聽到部署的他不同意這個方案,他建議讓十八團直接放棄楓樹腳並前往鳳凰灣,那裏同樣是三關要道,隻是離指揮部近40公裏,但是敵我雙方的部隊都處於運動之中,不差這一點距離,三十四師在那裏和十八團匯合後一樣可以完成阻擊任務。】
【這裏還有一層隱含的意思是,鳳凰灣離渡口近,當主力渡過湘江以後,三十四師幸存的戰士們可以就近突圍渡江。】
【但是李德依舊強硬的反對,他說楓樹腳不能丟,自己研究過。】
【在這個地圖上?】
【一句話直接讓整個指揮部陷入沉默。更是讓李德惱羞成怒,他無能的摔了個杯子提提氣勢,對著眾人說要是你們行,國際上就不會派我過來了。】
“這洋鬼子是真的紙上談兵啊,看著地圖研究,一句話就讓他急眼了”。
【就在指揮部還在爭吵的時候,電報員收到了八軍團的回電。博古一拿到電報就蓋了起來不讓其他人看。】
【先生見自己被這般排擠,卻沒有任何惱怒,反而苦口婆心是說,八軍團大多是些娃娃兵,沒有作戰經驗,結果應該是打散一部分,犧牲大部分。他再次建議不要走大路。說完就一個人回二縱隊去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電報上的消息和他的判斷完全一致。他說的事,很少錯。】
【畫麵來到三十四師,師長陳樹湘是湖南長沙縣人,曾經參與過北伐,也參加了秋收。這位老革命身經百戰,屢建奇功。作為大部隊總後衛的三十四師,陳師長在接到命令後就義無反顧的朝楓樹腳火速前進。】
【另一邊,負責運輸輜重的二縱每艱難走一步,畫麵就插入一幕阻擊陣地戰士們犧牲的畫麵,此時戰壕裏早已血流成河,不斷有戰士倒在血泊中。畫麵來到第三軍團的指揮部,心急如焚的軍團長再次給總部發電報,新圩防線傷亡慘重,寡不敵眾,隨時都有可能被突破,請大部隊加速前進,望輕裝前進,才能確保大部隊過江。】
天幕下。
“望輕裝”,朱棣看著電影,“他還在堅持讓總部把輜重卸了”。
朱高煦:“早該卸的,我都不知道他們在固執什麽,一些身外之物,丟了還能再造嘛,保留實力才是根本”。
“血戰啊,那戰壕積留的血水都沒過腳脖子了”,哪怕是朱棣這些屍山血海裏打出來的,那也沒見過這種血戰啊,尋常部隊看到這種場景估計就得嘩變,更別說組織防守了。
“棺材,正如前麵所說,那些輜重就是棺材,每走一步都是命” ,太子朱高枳望著電影裏那觸目驚心的畫麵,已經不忍再看下去了。
【不巧的是,三十四師趕往目的地時在途中偶遇敵軍並發生激戰。這也導致了總部無法得知他們的具體情況。】
【先生在得到這些消息後,僅從一份過期的電報中就分析結果,原本堅守楓樹腳的十八團昨天就麵臨失守,今天又沒消息,大概是沒了,這時候再讓三十四師跑過去那就是送死。】
【分析完後就立刻拿出了一個手繪圖,並給出來自己的補救措施,方案遞交到總部,李德看了看,雖然同意了這個方案,但覺得臉上掛不住,說了幾句不痛不癢的話。】
漢朝,韓信看著那直接從口袋裏掏出圖紙和早已標示好的路線方案,驚訝的說道:“這是早就預測到了啊,畫的都是還未打的仗”。
張良:“倒是和你發跡之前一樣,沒人信,隻能畫一畫自己預測的仗”。
“比不了比不了,我那時人微言輕,隻能堅持一直到有人能用我。他可是在軍中早已立下赫赫戰功,威望頗高,結果被兩個毛都沒長齊的人排擠和質疑,要是我早就心灰意冷的跑了”。
“他真的一心隻為多些戰士過江啊”。
喜歡錯位時空:與古人分享日常請大家收藏:()錯位時空:與古人分享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