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中華之劍
字數:4130 加入書籤
急診內科,某一天的夜班,原本平靜的搶救室被驟然打破。起初,陳勇隻是以為這是個普通的頭疼患者。
在護士完成常規操作後,醫生還在思考怎麽喚醒患者時,患者卻突然自行恢複了意識。
那人睜開眼後二話不說就是一句:“要點嗎啡”。
陳勇:“???!!”
急診醫務工作人員:“!!??”
與此同時,天幕下,人們從陳勇那得知了:鴉片經過提純後可得到嗎啡,嗎啡是鴉片發揮止痛藥效和成癮性的主要物質基礎。
各朝各代:“??!!”
“這這這是什麽情況?”
“不知道,吸迷糊了?”
事實當然不是他們想的那樣。根據相關文件,癌症患者尤其是晚期)需要使用嗎啡等阿片類藥物鎮痛時,要先拿身份證、戶口本、癌症診斷證明去辦理診斷卡,然後憑借這些材料去找了解病情的腫瘤科醫生開藥,不應該來急診找嗎啡的。
但這個患者暈過去了,又是晚上,就直接120送急診了,搞得急診又搖腫瘤科的人過來打針,在經過一係列核對核查後,終於是用上了。
天幕下。
人們看著天幕上的架勢,一波是急診室的醫務人員,一波是來送材料過來核對的患者家屬,居然都乖乖的保持足夠空間安安靜靜的看著腫瘤科的人在那核查核對,對於消耗了很多時間,家屬也是給予了很大的體諒。
漢朝,劉邦:“好奇怪的現象啊”。
張良:“陛下須知後世對鴉片的態度”。隨後又開始說著自己的理解:“嗎啡從鴉片中提取而來,止痛的藥效增強了那麽成癮性自然也更強,謹慎對待合情合理”。
此時,各朝各代有著類似的對話。
嬴政:“朕就是想知道,後世如何人國人的思想如此統一,能做到這般同仇敵愾,絲毫沒有因為這是藥而大意”。
另一邊,急診搶救室的活幹完了,患者轉至腫瘤科住院觀察就是了,科室裏又進入了平靜中。有了空閑的陳勇想著,既然大家都有這種疑惑,那麽不如來看一部紀錄片吧,看過後或許就能明白了。
【關於毒品的罪惡。早在1995年就被真實的揭露出來。在人類與毒品的百年抗爭史上,這一年成為了一個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年份。當全球多數國家仍在諱言毒品犯罪的社會創痛時,中國以驚人的勇氣撕開了這道血色帷幕。】
【早在1993年,當國際社會普遍將毒品問題視為&34;不可示人的家醜&34;時,中國國家禁毒委員會、公安部與中央電視台已悄然啟動了一項破冰計劃,由導演劉效禮執導、中國國家禁毒委員會與公安部配合,而撰稿的重任毫無懸念地落在曾參與《中華之門》製作的李荃肩上,畢竟其深厚的功底與才華早已備受業界認可。在如此三方的合力下,直接促成了全世界首部反映禁毒鬥爭的紀錄片——《中華之劍》。】
【該紀錄片於1995年6月26日在央視首播。作為世界上首部以禁毒鬥爭為主題的長篇紀實作品,全片共8集,總時長300分鍾,以真實、震撼的鏡頭語言揭露了毒品對社會、家庭和個人的毀滅性影響,並展現了緝毒警察的英勇犧牲與禁毒工作的艱巨性。】
天幕下。
人們還在品味著那句“真實、震撼的鏡頭語言”,到底怎樣才算真實呢,後世的特效如此逼真,足矣以假亂真了,會是那樣嗎?
【《中華之劍》拍攝始於1994年,正值中國禁毒鬥爭的關鍵時期。彼時,毗鄰“金三角”毒源地的雲南省成為毒品滲透的重災區,海洛因等毒品通過邊境走私大量流入內地,導致吸毒人群激增、犯罪率攀升。】
【為喚醒公眾對毒品危害的認知,攝製組深入雲南邊境一線,使用軍用級攝影設備,全程跟隨緝毒警察行動,記錄了大量未經修飾的現場畫麵,包括毒販抓捕、戒毒所實況、吸毒者瀕死狀態等,尤其是吸毒者身上的毒瘡赤裸裸的展示在熒幕上,其真實性至今仍令人震撼。】
【而在前期采訪的了解期間,拍攝組發現吸毒者80以上是青少年,而大家都是因為無知染上的。在戒毒所裏,有一位兩次自殺未遂的少女歇斯底裏的向老李喊道,我要是早在電視裏看到海洛因能殺人,我絕不會吸,你們搞電視的都幹什麽去了,戒不了毒,我隻能賣淫偷竊,我不想這樣。】
“這,都是受了騙的孩子啊,正值青春年華,走錯路就成了這種,一輩子都毀了啊”。天幕下,人們心疼的看著那些吸毒的孩子,一個個不成人樣。
“想必這些情景就是後世想拍攝這部紀錄片的原因吧,要教一教那些懵懂少年”。
【3個多月後,老李僅用一個多月就完成了近20萬字前期文學腳本和方案。1994年7月,即將前往毒品重災區雲南拍攝的17人正在進行最後的商議:這次我們要去拍的紀錄片相當於軍事實戰,如果有同誌現在選擇放棄,我完全可以理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老李再一次強調了這次拍攝的危險性之後,看著周圍所有人真摯堅定的目光,老李的心很沉,禁毒辦為每個人都上了人身保險,這16人中最小的隻有19歲。臨行前,政治部祝春林主任向老李等人叮囑安全事項過後,站起了身,向攝製組全體同誌鞠了一躬,我代表領導,代表120萬公安民警感謝你們。】
【全組人猝不及防,嘩的站了起來,誰也說不出話來。大家就這樣擔著這份沉甸甸的信任和期待,踏上了拍攝中華之劍的行程。】
“這事成了,那就是功德無量,能教導多少孩子,挽救多少家庭”。
清朝,剛剛完成硝煙的林則徐看到這,心中感慨萬千,“這種事,還得是朝廷願意下大力氣,才辦的成啊”,激動的他在房間來回走了幾步,“如後世這般,上下一心,這大煙早就掐滅了”
【到昆明的第二天,攝製組就趕上了大活兒,在鬧市裏抓捕毒販。在周旋了3個多小時之後,對講機終於發出了動手的命令,從四麵八方衝出來的持槍便衣偵查員迅速跑到交貨點。】
【老李所在組衝在最前麵,看著編導喬保剛一邊緊緊的跟著偵查員,一邊看攝像機,腳下還在飛跑。老李真擔心他一頭栽倒。短短幾分鍾,毒販被全部抓獲,而在偽裝成茶葉的卡車裏,竟然足足藏著28公斤的海洛因和55萬元人民幣。】
“好”,天幕下,人們看到這種成績,不由得發出喝彩。
“都是勇士啊,那些個“文官”居然也如此勇猛”。
【《中華之劍》首播後引發國內外強烈震動。在國內,其真實性與批判性突破了傳統宣傳片的尺度,促使公眾重新審視禁毒緊迫性;國際上,該片推動金三角地區部分販毒武裝倒戈,間接削弱了毒品供應鏈。尤為重要的是,片中首次公開緝毒警察的“馬賽克人生”。】
【正如開頭所說,這部紀錄片是一座裏程碑,其赤裸的真實與人文關懷,已經超越了普通紀錄片的範疇,成為了一部鐫刻時代傷痕的史詩。它既是對吸毒者悲慘命運的悲憫記錄,也是對緝毒英雄的崇高禮讚,更是對全社會拒絕毒品的莊嚴呼籲。近30年後的今天,盡管中國禁毒形勢已大幅改善,但該片的現實意義仍未褪色——它提醒我們,禁毒是一場永無止境的戰爭,而每一次對毒品的零容忍,都是對英雄鮮血的最好告慰。】
天幕下。
“給緝毒警察上馬賽克是為了保護他的安全吧”。
旁人說出自己的看法:“我想更多是為了他們的家人,深陷前線已無安全可言,隻能盡可能保護好他的家人”。
“那這樣公開緝毒警察的畫像豈不是很危險,這樣....”,話還沒說完,此人突然想到一個可能,這樣的英雄,已經無一親人在世。
喜歡錯位時空:與古人分享日常請大家收藏:()錯位時空:與古人分享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