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阿片類藥物 起源

字數:3434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原本打算給人們繼續看中華之劍其他幾集的,第一集以極具衝擊力的百分百無碼鏡頭語言,向觀眾展現了毒品對人體造成的駭人病變——那些潰爛如腐肉的毒瘡,以及成癮者人性湮滅的癲狂狀態。】
    【可這些令人戰栗的影像背後,人們始終不明白毒品和止痛藥阿片類止痛藥)的區別,為何在人類文明史上,從罌粟中提取的鴉片會成為最早的麻醉藥劑?嗎啡如何從戰地救命的藥物淪為吞噬生命的惡魔?】
    【現在,讓我們來回溯阿片類藥物在人類對抗疼痛的征程中,了解為什麽止痛藥和毒品總是一線之隔,以及為什麽我們要如此慎重的對待這類藥物。】
    【想象一下,你因為結石,腸胃痙攣或外傷,痛得天崩地裂,眼看就要昏厥,然後醫生給你紮了一針,涼意如同雨滴落入池塘掀起的漣漪,從針眼處向四周慢慢擴散,刹那間仿佛微風拂過你的臉,疼痛與煩惱被擦拭得一幹二淨,就好像很多人對手術全麻的那一覺念念不忘一般,事後不管過去多少年,你一定會時不時想起這一針,因為它你再次感受到什麽叫做嬰兒般的睡眠。】
    【縱觀人類曆史,沒有任何一款止痛藥比阿片類藥物來得更有效,但它衍生的危同樣也是任何藥物都無法相提並論的。】
    天幕下,晚晴的人們可以說對這句話有著最深刻的認同,鴉片的止痛功效基本被忽視,取而代之的是依靠其極強的成癮性索取著這個國家所有人的財產和生命。
    “後世還在用這種東西嗎,為什麽不一把火全燒了”。
    “燒了全城都吸瘋了”。
    ”藥是沒有對錯的,你要自己明白才行”,麵對這些說氣話的人,人們更多是安慰,畢竟被鴉片纏上了那真的是夠慘了。
    【最早的阿片類藥物取自罌粟。罌粟,一年生草本植物,高30到120,花色繁多,通常呈紅色,白色,粉色或淺紫色花瓣,環抱著包含眾多細小種子的卵球形碩果,頂部有放射狀柱頭像一頂黃綠相間的帽子,罌粟的種植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原產地很可能是地中海東部及西亞櫻,花朵絢麗華美,最初被當作觀賞性植物,其外形與虞美人相似,區別在於罌粟的毒性強,有成癮性卻又有著豐富的食用價值。】
    【比如罌粟的種子是無毒的,烘烤時有堅果香味,可以撒在麵包上,種子內部營養價值極高的植物油,也能摻到化妝品或油漆中。去除種子後,罌粟殼可以曬幹入藥,有止咳止瀉止痛和麻醉的功效。】
    【很早以前新聞報道過,火鍋店往底料中加罌粟殼的狠活,宣稱能“提鮮增香”。實際上,罌粟殼並無調味功能,其添加目的僅為讓顧客上癮,從而增加回頭客。但實際上罌粟殼中生物堿濃度很低,這種吸引回頭客的想法未必能實現,而且,這對消費者的健康有非常大的損害。若發現食物食用後出現臉紅、心跳加快、不易入睡等症狀,應立即停止食用並向相關部門舉報。不過現在監察力度這麽大,肯定是沒了。】
    天幕下。
    蘇軾突然想起自己許久之前寫下的那句“道人勸飲雞蘇水,童子能煎罌粟湯”。那時候還沒天幕,他還不知道這些,而自從知道罌粟和鴉片這種東西後他就沒這麽幹過了,現在又回想了一下那次喝的湯,嗯......,沒什麽印象,那就好,沒什麽印象那就是好事啊。
    與此同時,有一部分商家原本還心存僥幸,對這種行為抱有一絲幻想的,但現在他們也不得不放棄這個念頭了。畢竟,如果這件事情被揭露出去,那真的會死的。
    而對於那些早已在暗中從事這種缺德勾當的商家來說,他們現在可謂是如坐針氈。因為眾多食客已經開始對他們的後廚進行檢查,畢竟不是後世那種環境,種點罌粟還真沒什麽成本。
    明朝,此時的朱高枳負責監國,這種事當然要議一議。
    朱高熾:“現在監管的成本太大了,根本不可能,讓百姓自發舉報才是個好辦法”。這叫發動群眾,他心裏默默想著。
    下麵的有大臣回答:“主要是得讓人們明白誤食後的反應,舉報證實了就抄了那店家,獎金就從店家那拿”。
    “那還得防止誣陷的問題”。
    “確實,這是個大問題”。
    說著說著他們感覺這事是真麻煩啊,要不算了吧,反正隻要不是鴉片橫行就可以了,他們這又沒有人專門去買賣,私自種些罌粟那是真的管不過來,他們甚至在想,後世的政府這麽負責,真的嗎?
    朱高枳聽著他們越來越小的聲音,緊皺著眉頭,而後又無奈的歎了口氣
    清朝。
    正滿腔熱血負責硝煙的林則徐看到,不由的稱讚道:“‘毒品零容忍’這五個字重逾千鈞,字縫間淌的是緝毒英烈的熱血,鐫刻的是民族複興的底線,這種東西肯定不能出現用來煮湯,清除的好啊”。
    【在罌粟的生長期,為了抵禦蟲子的侵害,其果實類生物堿的濃度活性最高,收集其果皮流出乳白色的汁液,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生鴉片,生鴉片通常呈棕黑色,質地硬且脆,有濃烈的草本或煙熏味,生物堿濃度達10到20,其中嗎啡占主要成分。】
    “嗎啡!之前有說過”。
    “所以說鴉片其實是一團黑乎乎的,裏麵什麽都有的膏,嗎啡才是主要起作用的東西”。人們結合天幕以前給他們的解釋,差不多明白兩者間的區別了。
    【經多道工序提純後會得到嗎啡含量更高,且質地柔軟的熟鴉片,不論入藥還是直接吸食都更方便。 16世紀,瑞士醫生兼煉金師帕拉塞爾蘇斯,考慮到,以酒精作為溶劑,能更高效地提取鴉片中的活性成分,並延長保質期,在此基礎上發明了鴉片酊。而有錢人為了消遣,會加入肉豆蔻,蓖麻,龍涎香等等,這些香料使混合後的鴉片酊更帶勁。】
    漢朝,劉邦眼角抽了抽,說道:“放香料,這是做菜啊,這是吸出經驗吸出派係來了”,雖然沒聽過這些香料,肯定想想那也是好個東西啊。
    “搞出這些繁瑣的架勢,上行下效”,劉邦搖搖頭,“下麵的人自然是爭先效仿了,唉”。
    清朝,晚清。
    “我記得,以前也說過,鴉片能興起就是趕所謂的時髦”。
    “唉,莫名其妙得興起了,這麽多年了,要不是天幕我都不知道這玩意是趕時髦才傳開的”。
    “是啊,慢慢的人多了,就有人越稀裏糊塗的跟著,或者被騙著吸”。
    “所以,吸著吸著就發現這玩意的功效了?”
    喜歡錯位時空:與古人分享日常請大家收藏:()錯位時空:與古人分享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