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第二凡爾登
字數:3595 加入書籤
【洗好臉擦好皮鞋的三人正吃著飯,就傳來西進兵團的消息,廖九兵團主力在新民河一帶集結,截至今日還沒有什麽動靜。戰帥表示,敵人的西進兵團遲遲未動,一定要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動作要快要猛,無論如何不能讓外圍戰鬥拖總攻的後腿。】
天幕下,人們正不斷調侃著敵軍那陽奉陰違的本事。
“這群人一如既往啊,就是不動”。
“他們自己內部都沒統一,就拿廖的上級也就是沈陽那個衛立皇來說,他就主張原地死守,這人現在估摸著也是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更多是怕吧,整個東北就三座城市是他們的,其他地方都是後人管著,這人應該是怕貿然離城行軍,可能在路上就被搞死了”。
“有些道理。不過打仗打不了就說嘛,這搞的陽奉陰違,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打法,這軍隊,可真有意思”。
【很快,錦州城外圍據點就被肅清。但是在主攻方向的城北,擔任攻打配水池的任務遇上了大麻煩。這是錦州戰役中極為慘烈的一場戰鬥,敵軍寫在外牆上塗上了守配水池的都是鐵打的漢,以及另一條標語,配水池就是第二個凡爾登。】
天幕下,人們聽到主播解釋的凡爾登絞肉機,不由得心一緊,“絞肉!這得死多少人啊”。
嶽飛仰慕著後世那支軍隊,說道:“後世那生活真是拿無數人的犧牲換來的啊”。
【配水池原本是小鬼子在1937年修建的一座供水設施,地勢較高,可以俯瞰錦州全城,引導火炮射擊,位置非常重要。】
【敵軍在接手之後,便修築了大量鋼筋水泥永備工事和磚石結構的半永備工事,同時挖掘了內外兩條深壕,架設了三道鐵絲網,並在鐵絲網之間散布著14座地堡和10餘個明暗火力點。】
【配水池之戰即將打響,因為地勢原因,地麵上最多鋪開一個營的兵力。而攻打配水池的任務則落到了第3縱第7師第20團一營營長趙興元身上。團長戲稱他們營可是有名的狗皮膏藥,貼到哪,哪兒就揭不下來,可以說非常適合這個攻堅守點的任務。】
明朝,永樂年間。
朱高煦一聽這情況,立馬說:“打這種地方應該調火炮去轟”。
另一邊,陳勇看到這時,早就預料道他們的想法了,於是向眾人解釋道:“趙營長的回憶中提到,碉堡是鋼筋加混凝土建築,光是地堡的牆就有一米多厚,即便是火炮打上去,也隻是會在上麵留下一個白點”。
“火炮解決不了這種地堡,就得靠從射擊孔灌手榴彈,當時團長專門組織了一個連的兵力,專門為趙營長輸送手榴彈,最後趙營長率領全營占領了距離配水池不遠的房子,配水池的敵守軍也坐不住了,出動坦克大炮,連續發起了27次衝鋒,可都被趙營長率部頑強的打了下去,曆時一天的激戰,趙營長率領著5名戰士衝上了配水池,俘虜了敵軍200餘人”。
此時朱高煦等人沉默了,後世那種炮打上去都沒反應,這龜殼也太硬了吧。
另一邊。天幕下的眾人那是目瞪口呆,“難怪團長開玩笑說他們的貼上,就揭不下來了”。
“趙營長還發燒呢,39度”。看著劇情,又聽到一個小戰士向團長報告趙營長生病發燒至39度的情況,在結合天幕剛剛拓展的額外劇情,人們那叫一個愕然,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麽。
“一邊是敵人的指揮混亂、畏戰拖延而失敗,一邊是指揮官生病仍堅決進攻,高下立判,這士氣上就高敵人一大截”。
“這是真英雄啊,不知最後如何了”,看到這等勇士,眾人自然是好奇其未來的成就的。
陳勇自然沒有吊著他們胃口,直接說道:“最後當將軍了中將),2016年7月13日晚在遼寧大連去世,享年91歲”。
天幕下,人們聽到這番話,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開心的像自己功成名就了一般。人們對於英雄的敬仰和崇拜之情,對其未來總是充滿了美好的期待和憧憬。
“91歲啊,還是2016年去世的,也是看到了後世的繁華強盛了,這是享福了”。
秦朝,嬴政:“彩,這等壯士,這等軍功,理應有這等美好的餘生”。
【而為了針對配水池敵軍宣稱的守備水池的都是鐵打的漢,一營長趙興元針鋒相對的提出公配水池的都是打鐵漢,為了鼓舞士氣,還讓炊事班長做了好飯——豬肉燉粉條子,每人兩大碗,炊事班班長還親口保證送上配水池。】
“好,鐵再硬遇上打鐵的也得服軟啊”。
“沒錯,這打之前氣勢上就得先比過去”。
【一個小時的炮火轟擊過後,地麵戰鬥正式打響。一營營長趙興元將三個連分為兩個梯隊,第二、三連為第一梯隊,一連為第二梯隊。經過一陣緊密的炮火準備,擔任主攻的三連立即開始向敵人陣地撲去。但很快就發現,炮火僅僅摧毀了配水池的地麵工事,敵人鋼筋水泥修築的明碉暗堡依然不斷噴吐火舌,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倒在了衝鋒的路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好在從側麵進攻的二連攻擊順利並用爆破筒硬生生炸開了一條通道,占領了配水池據點東北角的四間紅房子,為部隊向縱深推進打開了缺口。】
【戰至下午,恰逢炊事班長前來送飯,看著配水池前密密麻麻躺著的戰友遺骸,又轉頭看到被炸得四分五裂的戰友屍體,和掛在鐵絲網上的衝鋒號,炊事班班長愣在原地,隨後緩緩跪倒在地,顫抖著舀起一勺豬肉燉粉條,灑向陣地。他喃喃自語:“吃吧,豬肉燉粉條……”】
【經此一戰,八百多號人的主力一營僅剩下傷員二十六人,能站起來的算上一營長趙興元隻有六個人,陣亡率超過了百分之九十五。】
天幕下,人們看著這慘烈的一幕,電影裏,沒有嚎啕大哭,沒有慷慨激昂的台詞,但這一動作卻比任何言語都更有衝擊力。誘人的食物與戰場的血腥味交織,形成強烈的感官對比,觀影者仿佛能感受到士兵內心的痛苦和絕望。
嶽飛心情沉重,仿佛自己也置身於那個殘酷的戰場上,不可置信的說道:“保家衛國,當如是!隻是……這傷亡未免太巨,這就是絞肉機嗎”。
唐朝。
“鐵打的遇見了打鐵的漢”,李世民重複著這句話,默默地流下了眼淚,“那些曾經鮮活的生命,如今已無法享用這頓本該屬於他們的飯菜”。
李靖歎了口氣,說道:“戰爭的殘酷。一將功成萬骨枯,勝利的背後,是無數普通士兵的死,他們的生命在宏大敘事中往往被簡化成傷亡數字,以至於被人忽視”。
魏征:“這或許就是影視想傳達的思想,希望人們能夠知道,並記得這些人的貢獻”。
喜歡錯位時空:與古人分享日常請大家收藏:()錯位時空:與古人分享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