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優勢宰我

字數:3750   加入書籤

A+A-


    【宿縣的戰鬥結束了,畫麵來到一個極富詩意的鏡頭。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總舵手獨自漫步於山野間,思考著下一步的打算。】
    天幕下。
    北宋畫家張擇端一下就把這場景記在了腦海中,“我,我得把這畫下來,這取景,太美了”。
    【針對目前的戰場形勢,他思緒萬千之時。恰巧遇上了自己的長子和未來兒媳前往工作隊,一路上唱著《白毛女》。把孩子叫過來之後,他親切的傳授著自己的經驗:“山區人家喜歡養狗,狗來咬你,不能跑呀,你越跑,它來的越凶,你站著不動,它也不過在那裏叫叫就是了”。說完,在臨行前他又將自己的大衣給兒子披上,特意囑咐道白天用來穿,晚上就給女友當被子蓋。】
    陳勇:“看過一些電影,他老人家特別喜歡撮合年輕情侶,對於捅破窗戶紙這種事他老人家特別有經驗,花樣百出”。
    唐朝。
    長孫皇後笑著說道:“原來還有這種法子,真巧妙啊”。
    李世民:“世界最頂級的戰略家在旁邊支招,這機會可不多哦”。
    一說到這些,氛圍一下就歡樂了。
    【晚上,總舵手伏案看著敵我態勢圖,白天說的那番趕狗的理論其實也是告誡自己的,大敵當前,需迎難而上。而當時還處於躊躇中的他老人家現在已是神情堅定,全神貫注的看著態勢圖,以至於蠟燭油滴到了手上都沒注意到。】
    天幕下。
    有人小聲說道,“哎呀,蠟油都滴手上了”。
    “他太專注於這場生死攸關之仗了啊”。
    陳勇:“這個場景,正應了後麵的那句話:我們不怕燙到這裏,燙到那裏,我們的手不能發抖啊,幾分鍾後的場景,你們馬上就會知道了”。
    天幕下,眾人聽到天幕這麽講,又仔細看了看把這一幕,記在了心裏。其實這一幕專門放大給了特寫,很容易發現的。
    【看完資料後,他老人家便和其他幾位商研究關於粟司令向他們提出的新計劃,該計劃旨在殲滅黃百韜兵團以後,不以原先計劃向兩環推進,而是集中力量殲滅徐州之敵,將敵軍主力徹底消滅在長江以北。這個戰略目標一旦達成,未來長江以南將再無大戰可打。經過幾人商討,認為這個計劃可行。】
    天幕下。
    明朝,永樂年間。
    “直接把戰爭在長江以北解決掉嗎”,朱棣摸著胡子,若有所思的說道,“若能如此,長江以南沒了大戰役,即減少了軍隊傷亡,也減少了對城市的破壞”。
    於謙附和道:“更為重要的是保住了民生,利於統一,避免了常年的內戰”。
    朱棣稱讚道:“不愧是被後人稱為戰神的,敢想敢說,敢打硬仗”。
    【畫麵來到南京。老米的軍事顧問指出了一字長蛇陣的問題所在,當然了,雖然有缺陷但好歹有個方案,可最為關鍵是,這個部署居然還在隨意的變化著,這是非常危險的。】
    【還有一點那就是宿縣被我軍攻占,一字長蛇陣被攔腰斬斷,失去了聯係。這些因素導致眾人對會戰結局持悲觀態度,並直接催生出來《優勢宰我學說》的名場麵。】
    敵:徐州地方,曆代大規模征戰50餘次,是非曲折,難以論述。但,史家無不注意到,正是在這個古戰場上,決定了多少代王朝的盛衰興亡,此興彼落,所以古來就有問鼎中原之說。
    我:戰役發起以前,完全鼓勵徐州這麽一大坨敵人,我們尚不敢做這種估計,對黃維兵團加入戰場,我們一直很擔心。現在看來,正是他們破釜沉舟,調集了他最大的一個戰略集團。南線戰略決戰才顯得這樣非同小可,這樣有聲有色。
    敵:當年,先總理領革命軍分三路。會合徐州,興師北上,民國16年4月。也正是在徐州城郊,我有幸親率數十萬健兒征伐北洋軍閥孫傳芳、張宗昌,大獲全勝。
    我:一般規律,總兵力和裝備不超過對方,決不可進入戰略決戰。但也不盡然,這兩年戰爭我們滾大了,打精了,積累了決戰的有利條件,好比凹凸鏡向著炎炎的烈日,百倍千倍的光度聚合到一點上,白熱化了,要冒煙了,不能不燃燒嘍。
    敵:我不明白,為什麽大家都在談論著項羽被困垓下。仿佛這中原古戰場,對於我們就是凶多吉少。20年前,我從徐州踏上征途開始了第二次北伐,中華秋海棠葉遂歸於一統。本黨本軍所到之處,民眾竭誠歡迎,真可謂占盡天時。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短短20年後,這裏竟至於一變,而為我的葬身之地了嗎?
    我:所謂戰略決戰,簡單說就是賭國家的命運,賭軍隊的命運,這個賭字很不好聽,可又找不出一個恰當的字來代替他,就是這麽一回事,啪地一下壓上去嘍。可事情到了前麵,心又撲撲的跳,怕什麽呢,我們不怕燃燒,我們不怕白熱化,我們不怕燙著這裏,燙著那裏,我們的手不能發抖啊。
    敵:無論怎麽講,會戰兵力是80萬對60萬,優勢在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60萬對80萬,這是一鍋夾生飯。夾生就夾生,也要把他吃下去。
    天幕下,人們看著場堪稱經典的文戲,雙方統帥部的隔空互聞,一個在緬懷過去的榮光,但如今卻是離心離德,一位則在熱切的掌握未來,軍民一心,這才是勃勃生機,萬物競發嘛。
    明朝,朱元璋搖搖頭,說道:“一個懷念過去的榮光,可卻無半點有用之言,而另一位在講戰爭態勢,分析戰況,積極動員”。
    馬皇後:“兩者對比,高下立判呐”。
    朱元璋又聊起了那些台詞,說道:“夾生就夾生,也要把他吃下去,這句可真霸氣啊,難怪有信心把戰爭解決在長江以北。那個賭字說的也很精確,不好聽,但又找不到其他合適的詞”。
    馬皇後:“是啊,還有那句事到麵前,不怕燙著這裏,燙著那裏,我們的手不能發抖,確確實實如天幕所言呼應了前麵蠟油滴手上的畫麵”。
    漢朝。
    劉邦齜著牙一臉疑惑的說道:“項羽被困和這家夥有什麽關係,舉這個例子,他當他是誰啊”。
    張良:“窩不明白”。
    唐朝。
    程咬金也是撓撓頭,“沒有電腦的年代,這家夥竟然有空統計徐州地方征戰50餘次,專門翻地方誌去了?”
    觀影亭內,眾人都是一副我不明白的表情,畢竟這確實很難理解,隻能說一句:“這家夥是有多閑呐”。
    程咬金:“我可記得他那句窩要把精力放到軍事上,哈哈,屁用沒有”。
    李世民終於也是玩上梗了,接了一句:“總座高見”。
    ,
    喜歡錯位時空:與古人分享日常請大家收藏:()錯位時空:與古人分享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