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一邊製造苦難,一邊救苦救難

字數:3620   加入書籤

A+A-


    這還真是個難題,交通基本靠走的年代,跑遍一個縣都得好幾個月更別說比大漢一個州還大的扶南國了。
    他倆又是外來的,不可能在扶南境內隨意馳騁且長時間逗留,上哪找農作物去?
    不過這事難不倒關興,他早就想好了應對計劃,聞言笑道:“你們找不到就不能讓當地百姓送來嗎?”
    “我準備一批農具你們帶過去,用農具交換糧種的同時教導扶南百姓種地,扶南不下雪,理論上一年四季都可以耕種,但當地百姓不願或者不會種地,這怎麽可以,他們不種糧食我搶誰去?”
    糜芳傅士仁:“……”
    合著你打的是這個主意,你特麽搶劫上癮是怎麽著?
    關興無視兩人的錯愕表情自顧自的說道:“所以你倆去了扶南不但要教導百姓種地,還要教導百姓鍛造鐵器,還要帶些絲綢瓷器等大漢特有的奢侈品過去,借此激發扶南貴族的虛榮心,讓他們用糧食不斷購買咱們的絲綢,將銷路打通之後老子一匹絲綢一萬石糧不過分吧?”
    兩人聽的眼皮狂跳,都被關興的大手筆給驚住了。
    一匹絲綢一萬石糧,你可真敢想,你這是準備把扶南人當匈奴人整啊。
    糜芳弱弱說道:“扶南有那麽多糧嗎?”
    關興攤手道:“所以讓你們教扶南百姓耕種啊,扶南天氣太熱百姓都懶,但不是還有貴族嘛,用糧食跟貴族換絲綢,貴族為了換取足夠的絲綢和其他奢侈品,肯定會提著鞭子逼佃農種地,隻要百姓種地咱們不就有糧食了嗎?”
    海上絲綢之路若是建立的話,別說後世那些奢侈品,就大漢現有的絲綢蜀錦鐵器都能成為全球暢銷品,為大漢換回源源不斷的糧食。
    目前最大的問題不是大漢沒商品可賣,而是周邊國家太窮沒錢買,那怎麽辦呢?
    自然得先對扶南這些小國進行一定的扶持,讓他們有一定的經濟基礎,這樣他們才會安安分分的為大漢做牛馬啊。
    最快的扶持辦法就是耕種,扶南地形一馬平川,氣候適宜一年三熟,百姓卻懶惰成性不思進取,守著一年三熟的風水寶地卻上千年也沒發展起來,這怎麽行,你們不努力耕種我怎麽躺平?
    所以必須將扶南百姓耕種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至於是拿糖果調動的還是拿皮鞭調動的,不重要。
    糜芳苦笑道:“可以是可以,但若貴族不聽話呢?”
    關興笑道:“這還不簡單,你倆分頭行動一個扮漢軍一個扮海盜,天天上岸打家劫舍,逼扶南貴族向大漢求救不就行了,隻要扶南有求於大漢自然就被大漢拿捏了不是。”
    糜芳:“……”
    傅士仁:“……”
    你這是打算一邊製造苦難一邊救苦救難啊,這特麽也太無恥了吧?
    不過貌似可行啊,對待蠻夷好像沒必要講規矩,不聽話大耳刮子抽就是了。
    關興起身說道:“目前想到的就這些,回頭我整理成冊給你們帶著,另外出海乃是大事需要準備很長一段時間,這段時間你們也別閑著,去江東找幾個在海上航行過的前輩請教請教,事前準備的越充分,遇到事的時候才能越淡定嘛,早點休息吧,我走了。”
    說完朝兩人點頭致意轉身離去,看著關興的背影傅士仁忍不住說道:“看來少將軍給咱們找了份美差啊,搞不好咱也能成為海上一霸。”
    糜芳說道:“還是先找找吳郡四大家族吧,他們的船隊出過海,知道海上的情況和注意事項,我可不想還沒走到扶南就死路上。”
    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對於未知除了恐懼還有探索的欲望,糜芳傅士仁也是一樣,對於出海的事情既恐懼又興奮,心情可謂是複雜到了極點。
    與他倆的忐忑不同,關興對這次出海可是有著明確目標的,短期目標就是占城稻,爭取第一次出海就能帶回來。
    既然有著明確目標,肯定就要做充足的準備了,關興正要回帳整理出海的注意事項,同時給呂岱和士燮寫信詢問扶南的情況,誰料沒等走到帳篷就見劉備孤零零的坐在花園的樹墩上,見他過來還朝他招手。
    該死的於禁不但把將軍府的房屋拆了,還把花園的樹砍了,劉備屁股下麵那棵長了幾十年的梧桐樹現在就剩個樹墩。
    關興走到劉備麵前拜道:“大伯,坐這幹嘛?”
    劉備讓他坐到自己身邊,不答反問道:“事情交代清楚了?”
    關興重重點頭道:“他倆知道該怎麽做了,這次出海應該不會讓您失望的。”
    劉備卻苦笑道:“失不失望無所謂,有了這份差事我對你糜姨糜夫人)也算有交代了,出海之後能回來自然最好,回不來那也是他倆的命。”
    這個時代出遠門,尤其是去聽都沒聽過的地方等於是在玩命,當年張騫出使西域十幾年杳無音訊,朝廷上下都以為他死外頭了呢。
    陸地都是如此海洋就更別說了,對於糜芳能否回來,劉備還真不抱什麽希望。
    想到這裏劉備悠悠歎道:“你糜叔其他都好就是太慫耳根子太軟了,別人說什麽他就信什麽,永遠不知道拒絕,這種性格沒人護著很容易吃大虧的,我也是腦子被門擠了,明知道他這副德行怎麽就讓他做南郡太守了呢,你爹敗走麥城的事怪我啊。”
    關興:“……”
    這話讓我咋接?
    劉備沒指望他接,自顧自的說道:“好在有你,也幸好當年縱馬出事之後你爹把你送回成都交給了軍師,否則若再跟著糜芳的話,你這輩子估計就廢了。”
    關興:“……”
    啥意思,我的優點全是學諸葛亮的,缺點全是學糜芳的?
    大伯咱不帶這麽雙標的。
    劉備無意識的拍打著關興的肩膀說道:“聊正事吧,糜芳傅士仁的事情解決了,接下來該處理潘濬了,以黃承彥為首的荊州士族我可以網開一麵,但潘濬不行,此人必須重罰,知道為什麽嗎?”
    關興答道:“知道,因為黃承彥是白身,吳軍白衣渡江的時候沒有擔任官職,也沒明確投靠吳軍,隻是睜隻眼閉隻眼保持了中立,既然他在吳軍偷襲時選擇了裝瞎,咱們現在同樣可以選擇裝瞎,對黃承彥的投敵行為睜隻眼閉隻眼。”
    “但潘濬不行,他當時可是荊州的治中從事,是僅次於我爹的二把手,卻在吳軍白衣渡江時不履行二把手的職責,對糜芳獻城之事不聞不問,這是典型的背叛。”
    “潘濬領著您的俸祿卻在關鍵時刻挖著您的牆角,這種貨色豈能不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