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奢華的海昏侯墓

字數:3659   加入書籤

A+A-


    身為走南闖北的遊方道士,張盛自然知道海昏侯是誰,那可是當過皇帝的主。
    雖隻做了二十多天皇帝但也是皇帝,死後可是按照帝王之禮安葬的,這跟盜帝陵有什麽區別?
    自己若真盜了帝陵,今後還能在天下立足嗎?
    想到盜取帝陵的後果,張盛忍不住打了個寒顫,起身想都不想便拒絕道:“此事貧道愛莫能助,將軍您找其他人吧,告辭。”
    說完就要離開,卻被關興死死抓著衣袖無法掙脫。
    關興抓著他那寬的能藏人的袍袖說道:“道長且先聽我說嘛,沒讓你參與盜墓,你隻需要提供技術支持就行,盜墓的罪行肯定我們背,絕對不會影響到你,另外墓裏的錢你拿一成。”
    張盛聞言心中一頓,若他們哥仨背鍋的話也不是不行,主要是他最近真缺錢,龍虎山的道觀連地基都沒打呢,若讓自己籌集的話何時才能籌到修建道觀的資金啊?
    想到龍虎山那光禿禿的山頭,張盛搖頭道:“不行,得兩成,將軍你也知道我龍虎山的情況,我那最近是真缺錢。”
    關興搖頭道:“這次最多給你一成半,不能再多了,下次再盜的話可以給你兩成。”
    什麽意思,你還打算再盜?
    張盛掙紮片刻無比絲滑的坐回座位笑道:“將軍,這事你算找對人了,貧道對風水堪輿非常擅長,保證誤不了您和殿下的大事。”
    關興舉杯道:“那就助咱們馬到成功,幹杯。”
    劉禪張苞對上次中毒之事依然心有餘悸,因此沒敢多喝,隻喝了三杯便起身離去。
    第二天一早,劉禪給劉備留下封信說去巫山伐木,然後帶著關興張苞,薑維夏銅等東宮屬官外加各自的親兵共計兩千餘人出城。
    劉備以為他是因為兩萬緡損失之事怕被自己責罰,跑到外地躲災去了,因此並未多想。
    他做夢也沒想到劉禪會為了錢刨自家祖墳呐。
    劉禪為躲避劉備的耳目從南門出城,向南趕到津鄉渡之後原地掉頭,渡過長江直奔江陵西南方向的海昏縣。
    海昏縣屬於豫章郡治轄,位於修水與繚水的交匯處,離江陵足有上千裏之遙。
    距離雖遠但架不住劉禪等人心頭火熱,劉禪帶人僅用十天便趕到海昏城外,到了目的地沒敢立刻去盜墓,而是進城去見城內官員以及縣內士族。
    海昏縣可是人口超過三萬的大縣,縣內還有海昏侯劉賀的後人呢,不把這群人騙住,讓他們知道自己是為盜海昏侯墓而來的,海昏侯的後人能讓你盜成功嗎?
    所以大軍兵分兩路,劉禪帶著關興張苞進城去見城內官員,說他們是去交州平判的,隻是在海昏縣暫時休整而已。
    張盛則拿著羅盤,帶著薑維夏銅前往陵墓勘察地形,尋找陵墓入口。
    身為道教祖師爺,張盛在專業方麵還是很專業的,僅用半天就找到了陵墓入口並製定好了挖掘計劃。
    當晚雙方在城外大軍駐紮的營地會合,張盛拿出提前畫好的草圖鋪到劉禪麵前說道:“殿下,關將軍,貧道已經摸清了海昏侯墓的整體布局,隻要順著貧道的思路挖肯定沒問題。”
    關興低頭一看忍不住驚歎,張盛這幅草圖畫的極為詳細,竟將主墓和祔葬墓以及外葬坑和園牆門闕全部畫了出來。
    除此之外還有糧庫錢庫樂器庫,以及衣笥庫,武庫,文書庫,娛樂用器庫,酒具庫,廚具庫,樂車庫和車馬庫,甚至還有道路係統和排水設施。
    這特麽哪是陵墓啊,分明是一座應有盡有且奢華無比的公侯府邸嘛。
    劉禪震驚的說道:“海昏侯也太有錢了吧,孤身為太子竟還沒個死人富有,這還有天理嗎?”
    關興同樣忍不住唏噓道:“我也從未想過陵墓還能這樣建,原以為挖個坑埋掉就完事了,真是貧窮限製了咱們的想象力啊。”
    “不過道長你也是真專業,沒有深入陵墓內部,隻在地麵上掃了一眼就知道陵墓的具體布局,這也太誇張了吧,你是怎麽做到的,是有透視眼還是咋滴?”
    問到自己的專業領域,張盛驕傲的挺了挺胸膛說道:“公侯陵寢都是講究風水的,門朝哪開,主墓位置在哪,庫房大小都是有講究的,不是隨便挖個坑就行的,再說通俗點,陵寢雖是給死人建的卻也是要活人來修的,既是活人修的,按照活人的思路推理總是沒錯的。”
    劉禪激動的搓著手說道:“那還等啥,今晚就挖,早點完事早點收工,拖的久了容易引起變故,若被海昏侯的後人察覺可就麻煩了。”
    張盛搖頭道:“不行,動土是要講究時辰的,盜墓更是如此,必須選個良辰吉日才行,後天中午挖掘最為合適。”
    “後天?”劉禪苦著臉說道:“要等這麽久嗎?”
    關興安慰道:“專業的事聽專業人的指點,咱就按道長說的辦,不差這一兩天。”
    盜墓這事是有講究的,可不能由著性子胡來,劉禪也知道風水堪輿的重要性,因此沒再堅持無奈答應下來,回到縣城繼續跟海昏縣的官員士族虛與委蛇。
    時間匆匆很快就到了約定的吉時,劉禪關興等人扛著鐵鍬來到陵墓入口,在張盛的技術指導下鏟了鍁土,這鍁土就是信號,劉禪鏟完剛一起身,身後士兵便提著鐵鍬钁頭衝了上去,數千人同時動手,效率杠杠的。
    劉禪忙著盜墓的同時,縣裏的官員士族也在琢磨著劉禪的來意。
    海昏縣的縣令名叫周昌,巴郡人士,是近期才從巴蜀調過來的,跟劉禪也算半個同鄉了,因此這幾天跟劉禪聊的非常投機。
    剛見麵確實挺投機,但漸漸的周縣令有點犯嘀咕了,太子殿下不是說自己是去交州平叛的嗎,怎麽待在海昏不走了,再拖下去交州叛亂都平定了個逑的。
    縣令周昌越想越不對勁,越想越覺得劉禪是在誆自己,來海昏肯定有別的目的,思前想後決定派人去看看。
    很快派去的縣衙捕頭返回,衝進書房向周昌匯報道:“稟縣令,卑職按照您的吩咐前往太子殿下在城外的軍營,發現營內隻有少量留守人員,其餘人皆不知所蹤,卑職便沿著大軍的腳印繼續追尋,找到大軍後沒敢靠近,而是爬到樹上偷偷觀望,發現殿下率領大軍正揮舞鋤頭挖著什麽,挖的格外賣力。”
    周昌蹙眉道:“挖什麽呢,難道咱海昏縣有寶藏不成?”
    捕頭答道:“縣令您剛來海昏有所不知,太子殿下挖的地方是海昏侯的陵寢,那地方我們本地人平時都不太敢靠近。”
    海昏侯?
    周昌對這個爵位有些耳熟,忍不住皺起眉頭陷入沉思,片刻之後想到漢廢帝劉賀被貶為海昏侯的往事當場爆粗道:“臥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