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此瓷之美,冠絕古今
字數:3175 加入書籤
他自豪地補充道:"依此設計建造的寶船,不僅更加堅固耐用,航速還能提高兩成,且能抵禦更惡劣的海況。目前已有三艘按此設計建造的寶船下水試航,表現超出預期。"
朱雄英仔細查看船模,欣喜之情溢於言表:"好!此等改進,將大大增強我大明海上實力,促進互市貿易發展。"
接著,他們來到冶金車間。這裏爐火熊熊,鐵水翻騰,一群工匠正圍著一座新式熔爐忙碌。
"殿下,這是我們新發明的"靈風爐"。"冶金首席匠師錢鐵山介紹道,"此爐采用創新的風口設計和特殊耐火材料,能產生更高溫度,冶煉出的鋼材純度更高,強度更大。"
他指著一旁擺放的成品鋼條:"這些鋼材已經過反複測試,韌性和硬度都遠超以往。用它打造的刀劍,鋒利程度提高三成,且不易折斷;用它製作的農具,耐用度更是大幅提升。"
朱雄英拿起一塊鋼材仔細觀察,感歎道:"此乃利國利民之物啊!軍用民用皆能受益。傳統工藝與新法融合,正是我所期待的發展方向。"
最後,他們參觀了製瓷車間。這裏的工匠們向朱雄英展示了改良後的窯爐和新創的釉色。
"殿下請看,這是我們新研發的"七彩釉"。"製瓷匠師徐子瑜恭敬地遞上一件精美瓷瓶,"以往瓷器釉色有限,而此釉運用特殊礦物配方,不僅色彩更加豐富鮮豔,且能在高溫下保持穩定,不會變色或流失。"
朱雄英輕輕撫摸著瓷瓶表麵,隻見上麵繪製的花鳥栩栩如生,色彩明豔卻不俗氣,堪稱藝術珍品。
"此瓷之美,冠絕古今。"朱雄英由衷讚歎,"它不僅是工藝品,更是我大明文化的載體,定能在海外贏得讚譽。"
離開匠造學堂後,朱雄英又前往南京港口視察。近來,互市貿易日益繁榮,來自各國的商船絡繹不絕,港口一片繁忙景象。
"太孫,近月來港的外國商船已超過兩百艘。"港務督辦匯報道,"來自西域、南洋、甚至遠至非洲和歐洲的商人,爭相前來我大明通商。國庫僅關稅一項,收入就比去年同期增長五成。"
朱雄英看著忙碌的碼頭,心中滿是成就感:"這正是我所期望的。互市貿易不僅帶來財富,更帶來先進技術和文化交流,使我大明與世界緊密相連。"
正說話間,港務督辦又稟報:"太孫,有幾位來自遙遠西方的使節已在驛館等候多時,希望能與殿下會麵。"
朱雄英來了興趣:"哦?西方使節?安排在明日上午吧,孫兒親自接見。"
次日,朱雄英在南京行宮正式接見了這幾位來自歐洲的使節。這些遠道而來的使者帶著各自國王的問候,以及對開展長期貿易的強烈願望。
"尊敬的殿下,"一位來自威尼斯的使節通過譯員說道,"我們的共和國對貴國的絲綢、瓷器和茶葉極為推崇。這些珍品在我國售價極高,深受貴族喜愛。我們希望能建立長期穩定的貿易關係。"
朱雄英微笑回應:"大明向來崇尚天下大同,歡迎四海商人來此通商。貴國的玻璃、鍾表和毛織物工藝精湛,我大明也甚為欣賞。互通有無,正是互市貿易之本意。"
雙方就貿易路線、商品種類、關稅標準等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最終達成了初步協議。這些協議不僅涉及商貿往來,還包括文化交流、技術分享等多個方麵。
會談結束後,朱雄英親自帶領使節們參觀了南京城的繁華街市和幾處工坊,向他們展示大明的繁榮景象。使節們無不驚歎於大明的先進技術和發達商業,紛紛表示要將所見所聞帶回國向國王匯報。
當晚,朱雄英命人詳細記錄了與西方使節會談的內容,連同匠造學堂的最新成果一並呈報朱元璋。
朱元璋閱後,龍顏大悅,立即召見朱雄英。
"雄英,朕看了你的奏報,甚為欣慰。"朱元璋和藹地說,"匠造學堂培養出的工匠們,創造出如此多的新器物,足見你這一策有先見之明。至於與西方使節達成的協議,更是開創了我大明對外交往的新局麵。"
朱雄英恭敬地回答:"這些成就,皆源於祖父的信任和支持。孫兒不過是按照祖父教誨,為國家長遠發展做些布局罷了。"
朱元璋意味深長地看著朱雄英:"雄英,你的眼界和胸懷,遠超常人。這些年來,你推行的改革,無不顯示出你的雄才大略。看著這些成就,朕越發確信,將大明交到你手中,是最正確的選擇。"
朱雄英深深一揖:"孫兒定不辜負祖父期望,竭盡全力為大明謀福祉。"
朱元璋點點頭,又問道:"朱允炆那邊,最近可有什麽動靜?"
朱雄英神色略變:"自上次藥局事件後,允炆表麵上安分了許多,但暗地裏卻頻頻與守舊派大臣接觸。孫兒已安排人密切監視,但暫未發現具體陰謀。"
朱元璋冷哼一聲:"此子心思深沉,不可不防。你要多加小心,切莫給他可乘之機。"
朱雄英點頭應諾:"孫兒明白。"
離開皇宮後,朱雄英回到東宮,立即召集幾位心腹商議。這段時間,他雖專注於推進各項改革,但也沒有放鬆對朱允炆的警惕。
"殿下,根據錦衣衛的密報,朱允炆最近確實有所行動。"劉基神色凝重地報告,"他與幾位藩王府的使者秘密會麵,且多次派人前往南京城外的山林中,不知所為何事。"
傅友德補充道:"更令人擔憂的是,朱允炆一派似乎在儲備大量物資和武器。據我們的線人報告,他們還在秘密招募亡命之徒。"
朱雄英聞言,眉頭緊鎖:"看來允炆是準備孤注一擲了。加強警戒,密切監視朱允炆及其心腹的一舉一動。同時,通知羽林衛和神機營,做好應對突發情況的準備。"
眾人領命而去,朱雄英獨自站在窗前,眺望遠方。夜色漸深,南京城的燈火漸次點亮,如繁星墜落人間。
喜歡大明:反骨皇孫,老朱天天破防!請大家收藏:()大明:反骨皇孫,老朱天天破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