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袁氏怎麽輸?好想寫本書
字數:5309 加入書籤
許澤合身坐下,曹操命宿衛取來了地圖。
這是一張十分細致的兗州地圖,其中標注了近日查到的確切軍情。
“濮陽北部,是黑山餘賊、南匈奴遊騎,不知具體人數,恐有幾千人。”
郭嘉說到這又想了想,搖頭否認了自己:“不對,賊寇善擄掠流民家眷,以逼迫流民為賊,恐能有上萬人。”
“南麵則是袁術南下不成,自汝南而來,若大軍皆至,恐有數萬精兵。”
“西麵陳留張邈,不知其意。但我料,若是長安有詔書到此,定會聽從,如此不難推測,張邈看似中立,實則隻幫有利的一方。”
“至於東麵……”
徐州尚在大亂,陶謙舉丹陽兵馬入徐州,還在聯合各豪族、義士治理。
郭嘉覺得陶謙不能騰出手來,未必就能有所威脅。
最重要的是,青徐賊不能得勝,去不了冀州,還要自青州南下。
“四麵受敵。”
曹操已經看到了臨近秋收時的兗州,簡直是內憂外患。
“青州之戰,我略有耳聞,”程昱拱手引起了眾人的注意,“公孫瓚部將田楷、平原縣劉備,連同當地名流,將青州的黃巾餘賊擊潰。”
“這些賊寇不敢北上,也無路北上,隻能沿著青徐交界南下。”
這就說明,東麵的壓力如果不是陶謙,那就是青州來的賊寇。
而且他們會裹挾徐州的賊人,聲勢將會更加浩大。
曹操反複踱步,一番商談下來,消息越發的複雜,而且還有大多都還是推測。
許澤起身道:“擔心無用,還是先打探軍情,等消息確切,現在推演下來都是空談。”
程昱眨巴眨眼,心想我還沒說完呢……這年輕人,為何如此急切。
凡進言應當是循序漸進、拋磚引玉,方可引人入勝,偶得靈感。
許澤快速走到曹操身前拱手,認真的道:“眼下,一是必須要等到秋收時,得到軍糧分與豪族商賈,則流言自破。”
“其二則是密切注意徐州軍情,一旦青州賊到,便可早做準備。”
“其三是長安之詔書,無論何人赴兗州為刺史,必須雷霆之勢擊潰,但要留他一命。”
“為何?”
曹操若有所思,起身發問。
許澤拱手道:“隻要他兵敗,卻又不敢回長安,那便是心中有鬼。如此,詔書還是天子詔書嗎?那是矯招!”
“對,矯招!”
“在下附議!”程昱當即拱手,心中汗顏,可惜了,我本來想這麽說的。
剛才繞多了,早知道直接開口說到關鍵處,就不用附議了!
還是得多學子泓,看來主公比較喜歡務實,而非繁文縟節、附庸風雅。
程昱正想再多說幾句,曹操抬手散議:“諸位且先去忙,等這幾日派出暗探,得到確切的消息再來商議。”
許澤快速而走,程昱若有所思。
郭嘉和戲誌才則是留下深談。
荀彧坐鎮在衙署,處理許多政務大事。
……
汝南,衙署。
袁術收到南陽兵敗的消息,圓臉扁平、身穿灰色絲質寬袍的袁術在不耐的走動。
“沒有了文台,果然站不住南陽。”
“沒想到,劉景升還是個善守之人。”
他兩句話感慨下來,幾乎已認定無法再圖荊州,今年南下的計劃可宣告完全失敗!
都怪孫堅,多活幾年則大事可成矣。
你這一死,我還能靠誰?
但好在,以汝南為根據,可進兗州。
袁術的選擇還是很多的。
長安大亂,天子蒙難之後,不少南方名流也奔逃來投,袁術麾下聚財資眾多,有五萬精兵,數萬賊寇、流民依附。
堂內的謀臣都附和而言,很快,門外來了一名探哨,將消息送到了袁術的手中。
他看完後,目光一亮,眉飛色舞。
“主公,可是有什麽好消息?”
主簿、功曹,堂前文武無不是投來目光,袁術樂道:“漢廷已安,將會派遣詔書發往各地,任命各地刺史。”
“幾位三公有意讓我表薦揚州刺史,以安東南啊。”
聽見好消息,幾人都是展顏而笑,所謂表薦也隻是個過場,實際上便是給予了名義上的出師之名,接下來袁術可以奉命進軍揚州。
“在此之前,還有一請,讓我護送兗州刺史金尚,到刺史部治州,震懾兗州境內諸多太守,特別是那個曹阿瞞。”
“哈哈哈!”
心腹武將如劉詳等人大多都知道如今戰略所向,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袁術下令道:“奉漢廷之命,將兵馬糧草北向準備,發信於張邈,讓他自扶溝、己吾退防,我和金元休,當在封丘、雍丘一帶匯合,再進濟陰。”
“唯。”
袁術懶意的甩了甩袖,眉頭挑動向左右,笑道:“荊州既難,那便隻能在兗州找點軟柿子捏了。”
“四麵夾擊,合計十萬餘人,待秋收各處賊兵一作亂,曹操定是自顧不暇!到時主公大軍一到,兗州豈不望風披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嗯,山傾合圍之勢,我看曹阿瞞如何抵擋?”袁術神態倨傲,看向左右,解釋道:“他當年孤軍深入,貪功冒進,追逐董卓慘遭埋伏,被徐榮打得幾乎全軍覆沒,到頭來竟想怪在同盟的各位諸侯身上。”
“還大放厥詞,說什麽‘豎子不相與謀’,哈哈哈,此次便讓他看看,什麽叫做兵法大家!”
“將軍略施小計,便可形成四方合圍鯨吞之局,實在令人敬佩。”
“居隔岸之處,可觀天下大勢,主公真乃當世無雙也。”
謀臣武將盡皆敬佩,堂上充滿了歡聲笑語。
……
“車騎真乃深謀遠慮,當世無雙也!”
鄴城衙署,亦是讚歎之語不斷。
許攸知曉了南方局勢,大為欣喜,一下子看懂了袁紹的布局。
“若是隻靠朱靈、臧洪,隻能守區區東郡半數,但若是將曹操放入其中,則其能憑借能耐聚得數萬兵馬,耗盡家資,又在此次大戰之中如同燭光燃盡!”
“到最後,還是要靠車騎!”
袁紹挺直了腰板,站在圍欄處眺望遠方,神情悠遠,目光深沉。
聞言淡淡道:“若依我之意,哪會願意讓孟德去送死?我還是念及舊情的,隻是……欲成大業,則不能拘於小義。”
“車騎便是太過仁義了!”許攸興奮不已,激動的道:“先是大力資助曹公坐穩兗州,再令其抵擋四方強敵,以此耗損彼此軍力,以牽製公孫瓚之外援。”
“盡收黎陽、清河兩地,讓青州賊隻能南下進入兗州,可預見數月之後,兗州將會是一片焦土,盡是斷壁殘垣,那時我們也將停息與幽州之爭,又得數十萬斛糧食入倉,盡收人心。”
“此局深遠,當真妙不可言!旁人如何能看出如今玄妙之處?”
田豐在旁聽得奇怪,許攸好的時候誇讚之詞宛如諂媚,不悅時亦是針鋒相對幾近狂生譏諷,亦是毫無風骨之輩。
車騎哪裏有大力資助?
曹公在兗州的家底,不都是自己拚殺得來?
隻是可惜了兗州百萬子民。
二袁稍加布局,便要毀去一州之地,何等的恐怖。
袁紹負手感慨,豪氣縱生,不由朗聲道:“此戰之後,也許人們仍然會非議我袁紹,覺得我隻喜盛名之士過於偏激淺薄。”
“但卻可證明藉藉無名之輩,確實無能!”
“至於荀文若等人,是他們眼界、見地短視!不知我之誌也!”
許澤、郭嘉他或許還不怎麽在意。
但是荀彧等一些名士失望而走,且袁紹幾次挽留都未能回心轉意,讓他一直如同心中刺。
天下舍我袁紹,豈有雄主乎?
直到現在,袁紹才能長長的舒一口氣,豪情大發,想做一首詩,不,可以寫一些權謀布局之策論,日後編纂成書!
袁氏怎麽輸?好想寫本書。
喜歡三國:袁公拒見?找找自己的問題請大家收藏:()三國:袁公拒見?找找自己的問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