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他回來後,我日子一點都不好過!
字數:4306 加入書籤
第二日下午,董承進皇宮麵見陛下,在途中恰巧遇到了進殿為泰山眾請功的許澤。
兩人年歲相差十餘歲,董承已是胡須飄飛,而許澤隻是略有胡茬顯得英武,這條路不可回避,所以也是隻能並肩走在一起,敷衍的打了個招呼。
走得幾步,董承忽然笑道:“許校尉難道也是為了校事府盯查過甚之事麵見聖駕?”
許澤意外道:“怎麽,董將軍是因為此事?”
“哼,校事府一幫奸惡之徒,並無情報、證據,卻也大肆抓捕嫌疑之人,而後嚴刑拷打,這般行徑,還打著亂世肅法的旗號,實在是矯枉過正了。”
“董某定向陛下進言,取締校事府,將權力歸還廷尉。”
“有把握嗎?”許澤關切的問道,而後湊近了些許,道:“我早年在許都買了點田宅,上次被人捅到校事府,害我挨了十廷杖,趁早取締!”
“哼!”
董承臉色一變,許澤說的這件事他哪裏會不知,自己在朝堂上關係最近的一個盟友便是伏完,此事之後,伏完直接因罪被殺。
伏氏盡皆驅逐宛如黨錮。
才讓他陷入到如今孤立無援的地步,許澤此時說起這事,分明就是在揶揄他。
“若是公卿無懼賊人強權,許都民怨四起,此府必為妖邪,當舍棄也。”
“你以為,本將軍不知此府之意?實乃是監視百官,以結黨營私耳!”
許澤輕鬆的笑道:“校事府為陛下直屬,董將軍意思是聖駕結黨營私嗎?”
“無需曲解,待我去見了陛下,自有分曉。”
許澤沒再多言,一同去了德陽偏殿見到劉協,很快董承麵如死灰的離去,他的提議毫無意外的被駁回,甚至遭到了怒罵。
當然,他的目的也達到了,將此事捅到聖駕麵前,讓校事府不敢再暗中使這些濫用私刑的手段,若是曹操執意繼續如此,便可留下把柄攻訐。
行醃臢之事多了,天子也更容易醒悟過來。
現在滿朝公卿都在等天子自己醒悟,懷疑曹操是個奸賊,若能意識到這一點,大漢朝廷或許還能有救。
臨走之前,董承頓足深深地看了許澤一眼,暗暗搖頭。
他的確和袁紹來往密切,知道許澤此人本來是該在冀州的,現在冀州那邊的謀臣可是暗中建議,要先殺死許澤。
則可重創曹操。
許澤麾下文武太多,若是他出了事,廬江、九江等地皆可逐個突破,甚至泰山也未必不能拉攏。
董承知道最近就有一個不錯的機會,靜候佳音便是。
等董承走後,劉協讓許澤陪同去後園散步,同時說起了最近頗為煩悶,待在宮中處理政務太久,且時局很是不好。
冀州、荊州、關外諸侯等皆是不再奉命。
攻克九江,滅除袁術後,雖然震懾人心,卻完全還不夠。
走了一會,許澤提議道:“陛下若是煩悶,不如微臣陪同陛下到許田巡視,屯田之事臨近秋收,很快便會有收成。”
“今年許都附近的屯田長勢都極好,微臣當年主修的驛亭和溪井遍及各處,可一觀許都之繁盛,百姓若是知道陛下親自督巡,也會民心安定。”
“好,這個提議極好。”
“愛卿,對於校事府之事你如何看待?董承說,最近校事府大肆攀咬,假公濟私,以權勢威逼,濫用私行,總歸會造成民怨。”
“陛下,這就像是以往的繡衣直使一樣,為天子親軍,是陛下手中的刀,亂世用以鏟除不臣,盛世則治貪腐倡廉潔,下刀的力度,完全由陛下掌握,但卻不可無刀。”
“說得好。”
劉協聞言,心思頓時安定了些許。
這番話說得在理,朕令校事府府君持節督百官,乃是賜刀與他,力度可以調節,但是不能手中無刀。
“臣今日麵聖,便是有話想要告知陛下。”
許澤從懷中拿出一封密表,遞到了劉協的手中,道:“這是近幾日暗查董承收到的密報,因為大多在許南抓獲,微臣亦是參與辦案,故此郭府君請微臣一同送來。”
劉協看了之後,暗暗歎了口氣。
幽然道:“愛卿,你就說董承這幫人,當初在長安時,一直進言誇讚司空忠君體國、仁政愛民,乃是大漢支柱,讓政多行封賞。”
“到了許都後,又常說袁公威震四海、勞苦功高,收鎮並州之亂,擊潰幽州之叛,要朕封賞袁紹,請他帶兵至許都來,接朕回雒陽安置。”
“你說,他們圖什麽呢?”
許澤沉默了半晌,躬身道:“他們本身無才能、無戰績,唯一能夠躋身青史的便是陛下了,所以政令不和的時候,就會如此。”
“不是微臣惡意中傷,實在是按照唯才是舉的標準,他們那一幫人都不能征辟任用,像荀令君和微臣這樣的君子,又不願作假去附庸風雅。”
“也許正因如此,他們才覺得遭到了背叛。”
“畢竟,當初與司空交好,恐怕也是為了日後能夠一起取救駕之功,而後功成名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嗯,有道理,”劉協拍打幾下許澤的肩頭,笑道:“還是子泓看得通透。”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向來都是如此,這天底下,像微臣,呃……和司空這樣隻想先匡扶大漢,再想個人利益的人,已經不多了。”
“家國利益、個人利益。”
劉協又從許澤嘴裏聽到了一個少有人提的詞。
許澤解釋道:“沒有國哪有家,沒有家我又去何處?漢臣首先是大漢之臣,若是大漢都不複,臣子能何為?”
“說得好啊,”劉協深以為然,他覺得許澤回來之後,不光可以和他說一些在外征戰之事滿足興趣,還能以道理解開自己心中的疑惑。
“子泓多陪朕一會。”
許澤想了想,笑道:“我讓子修來陪陛下吧,許南軍務積壓太多,我回去盡數處置後,接下來一段時日皆陪同陛下督察許田、圍獵皇山。”
“嗯,也好,曹愛卿亦是勞苦功高,朕也想升他為中郎將。”
“好事啊,微臣這就回去告知他。”
……
許澤走後,劉協下令校事府肅正條例,不可隨意濫捕,同時給曹昂升任五官中郎將。
曹操在司空府聽聞,樂而看向左右,誇讚陛下居然已懂得了權衡之道,一進一退盡顯王者風範。
怪不得當初董卓喜他而不喜劉辯,陛下天子雖非是千古大才,卻也是得太傅教導出來的心思活泛之輩。
董承聽聞,在家宅之中暗暗慪氣。
自從許澤回來後,很多煩心事就像是潮水一般襲來,驅之不去!
要是上次伏完的刺殺成功就好了!
可惜了,沒料到他這麽能打。
下一次若是設下伏擊,一定要行事周密、廣結暗盟,確保萬無一失!
喜歡三國:袁公拒見?找找自己的問題請大家收藏:()三國:袁公拒見?找找自己的問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