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一封奏疏,羨煞多少朝臣

字數:4646   加入書籤

A+A-


    賈詡位居左首位,掃視眾人示意安靜,向許澤請論。
    許澤歎道:“今堤壩、通渠,工程浩大,逾五億之財資,需向許都聖駕、丞相請修,本州牧欲以收成願景為由,訴許都諸公。”
    “堤壩若成,一者屯兵護漕,設護漕校尉,屯兵五千,可護衛江淮流域六百裏。”
    “二者漕運增益,可歲運江淮米至許都,增五十萬石。”
    “三者商稅可增逾三千萬錢,因通渠之工惠及百年,此增益可逐年升降。”
    “四者戰船自廣陵、尋陽可通達自如,歲省數百萬錢。”
    這四項便利,基本上可以勾勒出未來兵威肅正,商船通達,漕運秩序井然的模樣。
    許澤沉吟片刻,又道:“其次,想從省錢一途上告知諸公。”
    “征夫可發豫、兗、徐三州罪徒,充為勞工,吾自信能鎮壓不亂,可省去不少征夫的費用,錢、糧運送走衛氏商途,許多小道可以快速運轉,亦有商隊相助,可省半數軍士押運。”
    “至於衛糜兩家,我自會虧我自己的分利,去換取他們相助。”
    “由此,再測算下來,費五億錢財,數年可回本國庫,幾年之後無論誰人為揚州州牧,皆可運轉自如,為國增收稅務。”
    說到這,許澤示意賈璣將芍陂水圖、漕渠勘線牘拿來,整整一匣幾本圖紙,傳看眾人。
    類似諸葛亮、陸議他們,家學裏麵就有對於水道的學識,加上在求學時,雖不求精通,但卻要通曉其理,所以也會涉獵。
    這些水圖、勘探圖牘,掃一眼就能見用心,因為許澤會刻畫標注,這是往年的各水務官吏都不會做的事。
    標注畫圖的這個點子,當初還被劉備誇獎過,因為他用許澤的地圖,能夠精準的尋到伏兵地,且行軍時日差不會太大。
    許澤的腦子裏有大量的水線、陸線,故而標注時不必東奔西走反複印證,就能憑借記憶標注出來。
    他看向魯肅,道:“子敬可否知曉江淮若是南北、東西皆通漕運,有多少特產能販賣他處,形成流通?”
    魯肅家裏就是巨商,年輕時涉及不少買賣,正是因為亂世才在家潛心研學,有了現在的諸多本事,他沉思許久,眉頭緊皺,而後道:“九江屯田之處居多,有壽春大城為腹,可出稻米、漆器、鐵礦,葛布亦是不少。”
    “廬江則是茶、竹器、麻紡。”
    “吳郡則有絲綢、蠶桑、海鹽,以及質地極高的織錦,織錦曾被選為貢品過。”
    “會稽為瓷,特別是越瓷,竹紙,銅鏡,藤麻布。”
    “而丹陽,應是銅礦居多,州牧若是想集各地之長,則是吳郡絲綢供以許都貴人,廬江麻布可為揚州民生。”
    許澤笑道:“我白晝的時候,曾去了一趟桐鄉,也是剛回來,在步氏宗族裏見到了他們的布坊,以魚膠和烏桕葉這種藥材,熬製在染缸裏,布匹上色而不褪,遠比一般的布耐洗,光是憑借這個,我就能在許都多賣數倍價格。”
    “因為使華服不褪色,世家子弟、權貴巨商肯定喜歡,亦是身份的象征。”
    “所以我敢肯定未來的商稅能夠倍增。”
    幾人一番商談,幾乎都同意許澤的提議,而且也明白未來的工程極其宏大,若是做成了,日後他們參與的人,都能在史書上留下名字。
    故此,人人都在出謀劃策,上到運漕修建的線路,下到引商賈出資的謀劃,一直商議到了深夜。
    許澤看說得都差不多了,將楊修的筆錄拿來通篇看完,問道:“德祖現在有奏疏的眉目了嗎?”
    “有了,”楊修無需多想直接誦念道:“臣許澤頓首再拜,謹奏聖聽。揚州水潦為患,芍陂潰決,漂沒廬舍千餘區,溺斃民丁以萬計。如今腐草案結,元凶伏誅,然堤防盡毀,漕運中絕。臣躬勘災地、谘訪老工,擬疏邗溝故道,築芍陂石堰,鑿廣陵新渠,三工並舉以安揚州。謹將工費籌算條陳如左……此呈賈主簿籌算之冊本。”
    “昔禹鑿龍門而通九澤,武帝穿渭河而利關中。今江淮瘡痍,非巨工不能蘇其困;漕渠擁塞,非常賦不能速其功。”
    眾人皆是鬆了口氣,大深夜時,困頓的人已經沉沉睡去,屋外還餘不少蟲鳴之聲。
    整個衙署正堂,唯有楊修的宏正之聲,貫通門扉。
    “若割少府錢一億六千萬,調豫、徐粟十萬石,發豫、徐、兗罪徒萬人,則臣任期內,可見千帆競發於邗溝,萬舸爭流至許都,大漢幸甚……此呈州牧增收預算之冊本。”
    ……
    啪!
    朝堂之上。
    韓融哭笑不得,合上奏疏滿是無奈:“少府實在不堪撥付,還請陛下定奪。”
    “千帆競發、百舸爭流,如此願景朕豈能不動心?”
    劉協緩聲感慨,向左右朝臣道:“朕多少年沒有聽過有臣子說出這等壯誌了,今許愛卿治揚州之才,諸位共見。”
    “短短半年,破兩起禍國大案,有通漕運水利之策,能惠及揚州百萬子民,且奏疏之後又呈興商貿之預算,朕豈能駁斥?”
    “但,而今四海未平,叛黨尚未歸附,需丞相算比軍費,方才予以調遣。”
    此刻,雖然劉協有同意的意思,但連曹操都在沉默中。
    他也是有點無語。
    雖然之前和子脩信誓旦旦的說過,要保住許澤的政績,以及他在朝中的地位和威信。
    但現在一開口,就是五億錢……我怎麽可能不想抽他!
    曹操手都在抖,不是驚訝,是被氣的。
    你比那幾個巨貪震撼太多了,人家偷偷摸摸經營多年,殫精竭慮、擔驚受怕、如履薄冰,最後冰破了爆出幾千萬,已經是舉國痛恨了。
    你狗日的要五萬!
    到時候隨便節省點,都能撈幾千萬,還名正言順。
    還舉了王景的例子,王景那時候和現在能一樣嗎!我還在打冀州呢!
    上哪籌這五億去。
    雖然隻有一億六千萬是錢財,其餘都是物資,那也是足夠讓尚書台、少府雞飛狗跳,把我的文若累垮了。
    曹操此刻想應下,但是有點臉紅,主要許澤是自家女婿,他來勸說就有一種自家長輩掏錢給晚輩,還要向族人說明不是溺愛的尷尬。
    好在,楊彪站了出來,躬身道:“陛下,此事,微臣有些想法。”
    “楊愛卿請說。”
    劉協坐正,他萬沒想到是楊彪來附和。
    “陛下,揚州牧此疏之中,未曾提及養民之本。據臣所知,揚州山川縱橫,驛亭修建不易。饒是許揚州這種不辭辛勞之人,所建驛亭不過一條,隻是豫州通往龍舒,除此並無第二條驛亭,原因也簡單,因山路崎嶇,走馬不易,陸路蜿蜒不能通達,則驛亭效果微乎其微,修建亦是浪費。”
    “因此,揚州一場洪災,各地潰堤之後,米糧、布匹轉運艱難,更需通渠。”
    “漕運通達南北支流、東西主流,可惠六百餘裏,則可為鹽布米糧三者互濟。”
    “漕船所載並非止於粟帛,乃是亂世民生之血脈耳;商稅所繳豈單是金銀?實則是再造太平之基。”
    “故此,微臣附議。”
    “陛下,微臣亦附議。”
    宗正劉備躬身而言,他環顧四周,最後看了一眼曹操,似乎在使眼色,又向劉協拱手道:“既是惠及商貿民生,則向商賈預征稅收,發以憑引,便可解決錢財籌算,而糧草可自徐州支取,徐州倉儲百萬粟,為民所屯,用於民生。”
    許澤目前做的事,也正是他想做的。
    關鍵許澤有這個能力,他能想出這種水利之策,他還能算出用度來,他還極可能做到這等願景!還寫得出如此有力的奏疏!
    昔禹鑿龍門而通九澤,武帝穿渭河而利關中!
    將陛下比作這二位嗎!這餅太香了!
    真是羨慕到欲痛飲三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