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養豬合作社

字數:4117   加入書籤

A+A-


    “周總,正好碰到你!”
    李大牛一看見周國宏就熱情地招呼,“我們正在商量一件事,想請你給點建議。”
    “什麽事這麽熱鬧?”
    周國宏問道。
    “是這樣的,我們幾個想搞個養豬場,聽說現在豬肉價格不錯,養豬能賺錢。”
    李大牛說,“但我們幾個都沒什麽經驗,也沒多少錢,不知道該怎麽開始。”
    周國宏聽了,略微思考了一下:“養豬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農村有飼料優勢,而且銷路也比較穩定。不過,單打獨鬥確實難度大,投入高,風險也大。”
    “那怎麽辦?放棄嗎?”
    有人失望地問。
    “不,我有個更好的主意,”
    周國宏眼睛一亮,“我們可以成立養豬合作社!把想養豬的村民組織起來,共同投資,共同管理,共同受益。這樣不僅能分散風險,還能形成規模效應,提高效益。”
    “養豬合作社?那是什麽東西?”
    村民們都好奇地問。
    周國宏耐心解釋了合作社的基本概念和運作方式。
    簡單來說,就是村民以資金、勞動力或其他資源入股,共同經營養豬場,按照各自的貢獻比例分配收益。
    “這聽起來不錯,但具體怎麽操作呢?”
    李大牛問道。
    “這樣吧,我們先召集村裏有興趣的人開個會,詳細討論一下。”周國宏建議道。
    三天後,村委會的大院裏坐滿了人。
    除了最初提議養豬的幾個人外,還有不少聽說消息趕來的村民。
    周國宏清了清嗓子,開始介紹他的方案:
    “首先,我們需要確定合作社的規模和投資額。根據我的調研,建一個年出欄500頭豬的養殖場,大約需要投資3萬元左右。這筆錢可以由村民共同籌集,每人根據自己的能力投入,最低100元起。”
    “其次,我們需要選定場址和建設方案。場址要考慮環保因素,不能離村子太近,以免影響生活環境;但也不能太遠,以便管理。”
    “第三,我們需要製定詳細的管理製度,包括日常飼養、防疫、銷售等各個環節。每個環節都要有專人負責,確保科學管理。”
    “最後,我們還需要明確收益分配方式。我建議按投資比例和勞動貢獻綜合計算,確保公平合理。”
    村民們聽完後,有人擔心風險,有人質疑管理,還有人擔心銷路問題。
    周國宏一一解答,並強調:“任何新事物的開始都有風險。但如果我們做好準備,科學管理,完全有可能成功。更重要的是,這是我們自己的事業,是為了我們村的發展,值得我們去嚐試。”
    經過熱烈的討論,最終有25戶村民決定參與這個養豬合作社,共籌集資金2.5萬元。村委會也決定支持這個項目,投入5000元作為村集體的股份。
    接下來,合作社的籌備工作緊鑼密鼓地展開。
    首先是選址,在村子西北角一塊空地上,距離村子有一定距離,但交通便利,水電齊全。
    然後是建設豬舍,在周國宏的統一規劃下,村民們自己動手,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建好了一排整齊的豬舍,每個豬舍都設計了排汙係統,保證環境衛生。
    為了確保科學養殖,周國宏還特意請來了縣畜牧站的技術員,對參與合作社的村民進行培訓,內容包括豬的品種選擇、飼料配方、疾病預防等各個方麵。
    技術員對大家說,“隻有科學養殖,才能提高成活率和增重速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在技術員的指導下,合作社決定引進優質的豬苗,采用科學的飼養方法。
    第一批200頭豬苗很快就進場了,小豬崽活潑可愛,讓村民們看了都喜笑顏開。
    “這些小家夥,就是我們的‘搖錢樹’啊!”
    李大牛樂嗬嗬地說。
    但好景不長,問題很快就出現了。
    由於缺乏經驗,加上管理不善,第一個月就有十幾頭小豬生病死亡。
    這一下子打擊了大家的積極性,有些村民甚至開始後悔參與這個項目。
    “這才開始就死了這麽多,以後還得了?”
    “我看這錢是打水漂了!”
    “根據技術員的診斷,這次豬生病主要是因為飼養環境不夠衛生,加上防疫工作不到位。”
    周國宏說,“這些都是我們可以改進的。任何新事物的開始都會有磨合期,關鍵是我們能不能從失敗中學習,及時調整。”
    在周國宏的堅持下,合作社加強了管理,尤其是衛生防疫方麵。
    豬舍每天都徹底清洗,飼料嚴格按科學配方提供,定期進行防疫注射。
    同時,還建立了詳細的記錄製度,每頭豬的生長情況、飼料消耗、健康狀況都有記錄。
    這些措施很快見效,豬的死亡率大幅下降,生長狀況也明顯改善。
    三個月後,第一批豬已經長到了50斤左右,健康狀況良好。
    然而,新的問題又來了:飼料成本上漲了!
    原來計劃中的飼料成本是每斤豬肉需要3斤飼料,但實際上需要4斤甚至更多。
    這意味著預期的利潤可能大打折扣。
    “我覺得我們應該考慮自己配製飼料,”
    周國宏提議,“村裏產的玉米、大豆加上一些添加劑,完全可以做成適合豬生長的飼料。這樣不僅成本低,質量還有保障。”
    “但我們不懂配方啊!”
    有人擔憂地說。
    “這個好辦,可以請教畜牧站的專家,學習配方和技術。”
    周國宏說,“而且,自己配製飼料還可以充分利用村裏的農副產品,比如米廠的米糠、碎米等,形成產業鏈。”
    合作社很快落實了這個方案。
    在畜牧站專家的指導下,他們自己配製了飼料,成本比買現成的飼料低了近30。
    更重要的是,這些飼料質量可控,營養更均衡,豬的生長速度反而更快了。
    六個月後,第一批豬長到了出欄標準,平均每頭200斤左右,健康肥壯。這時候,銷路問題擺在了眼前。
    “咱們該賣給誰?”
    大家都詢問周國宏。
    周國宏早有準備:“我已經聯係了縣肉聯廠,他們願意按市場價收購我們的肉豬。但我有個更好的主意:我們可以考慮自己宰殺一部分,直接賣鮮肉,這樣利潤會更高。”
    喜歡重生80:我帶著狼崽子尋獵大山請大家收藏:()重生80:我帶著狼崽子尋獵大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