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交換俘虜

字數:3222   加入書籤

A+A-


    就在陳前的一營幾乎兵不血刃的奪下餘姚時,當夜,隔壁的奉化城外也打得異常“激烈”,槍炮聲整整響了一夜。
    等到天亮後,在浙保副司令張大為的“殊死”抵抗下,以及新15師師長毛憲文親自率部馳援後,“偷襲”不成的遊擊隊被迫撤退,沿途丟棄不少損壞的槍支和大量的梭鏢等武器。
    成功擊退遊擊隊的張大為和毛憲文在得知上虞失守、45團全軍盡墨的消息後“大驚失色”,他們唯恐遊擊隊去而複返,為防奉化有失,所以不敢分兵出擊,隻好把兩縣一勝一敗的戰報層層上報。
    這一戰,遊擊隊繳獲極多,幾近完整地接收了中央軍編製下一個團的武器。
    廖春華一生中從未親自組織過這麽大的一場勝仗,當即親自趕到餘姚縣核實戰果,在親眼見到了琳琅滿目的槍支和或火炮後,他尤不過癮的說道:“把俘虜都給押上來”。
    看著熊劍等一眾黃埔軍官垂頭喪氣地被押到麵前,廖春華隻覺得一年多來被壓抑許久的鬱悶終於有了發泄之處,他厲聲質問道:“你們身為革命軍人不思報國報民,卻甘願為軍閥作倀,現在是你們最後的機會,願意站到人民的一邊嗎?”
    孰料熊劍竟毫不示弱怒目而視道:“你們這幫泥腿子!與國府為敵絕不會有好下場的!”
    “你們使詐贏了又有什麽好炫耀的,有本事的就在戰場上明刀明槍的來呀!”
    其餘俘虜中也有部分人跟著大吼道:“三民主義萬歲!”
    “哼,冥頑不靈!”廖春華懶得再跟熊劍辯論,“把他們關押起來,查清楚他們的手上沾過多少我們同誌的鮮血,凡是參與過圍剿蘇區的一律就地槍決!”
    “等等”,趙驥一把拉住廖春華,“廖書記,這些人不能殺,我們可以拿他們跟敵人談條件”。
    “有什麽好談的,給死去的同誌報仇重要還是換點物資重要?趙驥同誌,難道你忘記了七軍團的戰友們被俘後都是什麽下場了嗎?”
    在當時,抓到國軍軍官不包括普通士兵)無論槍斃還是提條件談判都是符合黨的政策的,比如國軍18師師長張輝瓚、34師師長嶽維峻兩個中將被紅軍俘虜後就被處以極刑。
    而第41師師長張振漢被俘後則是留任教官,後來還參加了長征,並在強渡金沙江時親自操炮端掉了敵人兩個碉堡,表現得非常勇敢。
    趙驥和廖春華的處理意見都不違反政策,關鍵看個人具體是怎麽想了。
    廖春華經曆過殘酷的井岡山留守戰和九路突圍,親眼見過國軍把被俘的紅軍戰士開膛破肚,他想要報仇無可厚非,特別報的還是血海深仇。
    趙驥作為一名穿越者,已經預知了勝利必將屬於自己一方,所以才會覺得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眼下還是拿到些實際利益壯大隊伍更重要。
    眼見廖春華聲色俱厲,是真的發自內心的想要為犧牲的戰友複仇,為了維護班子團結,趙驥隻得換個說法勸說道:“廖書記,你就不想拿這些俘虜去交換回我們被俘的同誌們嗎?”
    換回被俘的戰友!廖春華聞言一愣,立即就陷入深思,這個主意妙呀!反正這次抓的俘虜裏頭也沒什麽了不得的大人物,如果真能換回被俘的戰友的話,放了也就放了。
    “好,我同意,不過交換計劃一定要萬無一失,我要親自審核,敵人是很狡猾的,千萬大意不得”。
    廖春華的擔憂不無道理,四方麵軍在大別山時就遇到過拿俘虜交換藥品,結果敵人送來的藥裏提前摻了毒。
    “放心,這事兒交給孫林去辦,他是位很有經驗的同誌”。
    ……
    奉化“大捷”和餘姚“大敗”的消息同時送到南京,紫金山官邸裏很快就響起了“娘希匹”的暴怒聲。
    比天子門生大敗、北洋舊軍大捷更打臉的是,遊擊隊居然還在奉化城下留了信,說要拿一個團裏的黃埔軍官交換被俘的南方遊擊隊戰士。
    當校長的怎麽好意思對自己的學生見死不救呢,何況這事兒要是傳開了的話,以後被俘的人會怎麽想,那有些人還不得怕死幹脆投降赤匪算了。
    “讓88師不用回無錫了,改調前往浙東剿匪”。
    換當然是要換的,不過這事兒不能就這麽算了!
    “張大為和毛憲文這次守禦奉化有功,轉張大為出任新15師副師長,把他麾下的浙東四個保安團劃撥新15師,升格毛憲文的新15師為二旅六團製”。
    張大為是浙江人,是天子鄉黨,跟毛憲文不是一路的,既然這次毛憲文也馳援有功不能不賞,那就大方點獎勵他四個團的兵力。
    這下新15師的六個團裏麵有四個都是浙江人為主,團長、副師長都是浙江人,在國府的有意扶持下,要不了多久新15師就會徹底中央軍化。
    要論玩分化摻沙子,紫金山官邸裏這位可是高手中的高手。
    交換俘虜進行得很順利,按照廖春華提出的條件,國軍先行釋放了三百多名被關押的紅軍戰士,他們上山以後,我方也如約釋放了熊劍等一批俘虜。
    趙驥最近一直在為新成立的兩個團幹部奇缺的問題頭疼,如今有了這三百多名交換回來的同誌,難題頓時迎刃而解。
    交換回來的同誌都是有著多年豐富戰鬥經驗的老兵,被關押這麽久也沒變節,說明忠誠度也非常高,在經過甄別後,他們很快就和老部隊、民兵小隊中選拔出的骨幹一起送到了幹部培訓班接受周鵬的軍事教育,然後再分配到戰鬥部隊中去擔任職務。
    此時的“紅軍抗日三支隊”已經占據了整個四明山區和上虞、餘姚兩座縣城,兵力超過三千,武器裝備在同時代的中國軍隊中也算中等偏上,堪稱整個南方遊擊隊中最兵強馬壯的一支隊伍。
    新成立的紅軍抗日三支隊隨即就在趙驥的帶領下投入到了轟轟烈烈的大練兵中——新兵太多了,必須抓緊一切時間加強訓練!
    喜歡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請大家收藏:()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