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敵人不進山

字數:3259   加入書籤

A+A-


    位於後方指揮部的趙驥同樣一直密切地關注著前線的戰鬥,與國軍最精銳的德械師初次交手對他來說也是個不小的壓力。
    趙驥近來幾天就沒一天睡踏實了的,隻要前線一有報告,即便已經入睡也不得不親自起來查看。
    娘的!這一仗打完必須找個信得過的參謀長來才行!
    要想當一名高級指戰員,一副硬朗的身板和旺盛的精力是必不可少的東西,因為戰鬥一旦打響,很可能連著幾天幾夜都沒法睡個囫圇覺,沒副好身體可不行。
    趙驥揉著眼睛看完陶旺的報告,當即就下令道:“通知一團二團今晚就按預定方案乘趁夜撤退,撤退時務必注意行軍紀律”。
    對趙驥來說,撤退的決心並不難下,因為這本就是計劃中的步驟,隻不過比預計的時間來得早了一點罷了。
    入夜後,劉煥的一團開始有序撤出上虞縣,因為這次撤退早有計劃,所以縣城裏需要搬運走的輜重不多,一團各部輕裝簡從地在交替掩護下向東轉移。
    陶旺的二團則繼續堅守永和鎮掩護一團撤退通道,等一團成功撤進山區後才第二批撤走。
    國軍無論中央軍還是地方派係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不擅夜戰。抗戰期間倒是組織起過夜戰,但無論跟紅軍還是後來的解放軍交手時就都基本看不到了)
    三支隊的連夜撤離大出敵人意料,直到天大亮後準備再度組織攻勢時才發現對麵的陣地上已經空無一人。
    88師就此順利進入上虞縣城,孫元良誌得意滿的馬上就給南京的校長去了封電報,匯報自己成功收複兩縣的大捷。
    “大捷”過後,參謀長張柏亭馬上就開始根據戰況著手修訂細化第二階段的作戰方案,可等他興衝衝地拿著自己精心擬定的方案找到師長孫元良時,情況卻出現了變化。
    “兄弟們打完這仗也累了,先讓大夥兒好好休整一下再說”,孫元良把張柏亭熬了好幾天夜才弄出來的方案隨手丟在桌子上,“不要急,委員長不是也說了嘛,要穩紮穩打,剿匪這事兒急不得的”。
    張柏亭想想覺得也有道理,便正好回去補瞌睡了,可他左等右等了好幾天,師部卻始終沒有下達進山清剿的命令。
    這是怎麽啦?不剿啦?
    張柏亭來到師部詢問,孫元良卻各種理由一推再推,不是彈藥沒有補齊,就是士兵體力尚未恢複。
    最後,被催逼不過的孫元良隻好下令派出一個營前出進入山區摸摸情況,結果很快就在沿途遇到襲擾折損了三十幾個人。
    “愛兵如子”的孫元良立即就下令進山的部隊盡數撤到山外,然後就以部隊折損過大為由再也不肯派部隊進山了。
    折損過大!滿員編製一萬四千多人的部隊傷亡三十來號就折損過大了?!
    張柏亭也是個老江湖了,很快就明白了自己這位頂頭上司的小心思。
    國軍中一直非常講究派係,這裏所謂的派係不止是中央軍和地方雜牌之分,即便是嫡係中央軍內部也同樣是要分派係的。
    國軍內部對“起家部隊”這個詞的認識已經到了幾乎魔怔的地步,倒不是說他們有什麽主觀上的執念,而是因為國軍上下早已形成一套隻能從內部提拔軍官的潛規則。
    如果你非要從其他部隊空降一名指揮官到他從未效力過的部隊任職的話,那他大概率根本指揮不動下級部隊,就算別人表麵上服從你的命令,暗地裏也一定會在實際執行中打折扣、使絆子。
    原因無他,潛規則認定我們部隊的軍官隻能從我們內部按部就班地產生,決不允許外來的和尚搞“競爭上崗”,規矩一壞那豈不是就要被動“內卷”了。
    所以,國軍的指揮官特別注重保存實力,絕不願意打沒有好處的硬仗,更不願意為了所謂大局而折損自己的起家部隊。
    在孫元良的眼裏,完成收複兩縣的第一階段作戰任務後,功勞已經撈得差不多了,要是這時候再進山去跟紅軍拚命又能撈得到什麽好處?
    至於是否能剿清整個抗日三支隊,孫元良對此並不很在意,他對自己校長的心思摸得很透徹,隻要縣城收回來了就好,山裏的殘匪剿不清才是正常的,之前校長親自坐鎮貴州不也讓別人突圍跑掉了嘛。
    自己是黃埔生,又是浙江鄉黨,隻要忠誠上不出問題,那校長就不會當真為難自己,何況88師作為嫡係中的嫡係,是不可能長期被用於山區清剿任務的。
    至於說自己調走以後對方會不會再次打出山來,那關我屁事啊。
    孫元良心安理得地待在山外擁兵不動彈,後來更是幹脆返回諸暨的大宅子裏一邊享受起安逸生活,另一邊則做起了倒買倒賣各類特產和物資的生意。
    相比於打仗,孫元良從天賦上來講其實對商機有著比戰機更敏銳的嗅覺。
    跟孫元良的心安理得不一樣,四明山裏的趙驥卻焦躁不耐。
    現在進出山區的道路都被封鎖了,各類物資補給困難,88師是外來部隊,不是浙江本地駐軍,就連本地的商幫也隻能偷偷摸摸地小規模運送些物資進山,走大路是基本不用想了。
    孫元良自己倒是浙江本地人,托些關係是能搭得上話的,可這位堂堂師長“收費”太高,為了跟遊擊隊做生意的話成本太高,犯不著。
    以抗日三支隊今時今日的規模,如果長時間坐困山區的話,恐怕很難堅持得下去。
    憂心忡忡的趙驥找到杜斌彬詢問起物資儲備情況:“老杜,我們的後勤還能撐多久?這個你得給我句準話,不然就會影響後邊的戰事部署”。
    “彈藥、藥品、被服之類的物資倒是足夠我們再大打一場的了,可糧食就……”杜斌彬恨恨地錘了下自己的大腿,“糧食隻能維持兩個月了,如果……如果減少供應的話,還能再多撐上一個月”。
    “不行,戰役期間戰士們體力消耗本來就大,不到萬不得已我們先不考慮減少口糧供應的事情”。
    喜歡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請大家收藏:()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