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找劉峙幫忙

字數:3050   加入書籤

A+A-


    在原本的時空中,倭寇是要等到明年也就是1941年8月才會發動第二次長沙會戰,其參戰的主力正是以之前豫東會戰北集團的第三、第四師團為骨架,再輔以第六師團和部分混成部隊。
    考慮到第三、第四師團在豫東會戰中未遭打擊,戰力保持完好,趙驥認為阿南惟幾大概率仍會選擇出動這幾個老師團負責攻勢作戰,而把大量補充新兵的戰損師團用於據點防禦。
    趙驥叫來孫林對情報組的工作重心做出調整:“從現在開始,要緊盯倭軍第三、第四、第六師團的動向,如果發現其有任何南移跡象一定要及時報告”。
    距離第二次長沙會戰還有將近一年的時間,華中倭軍短期內不會有大的舉動,就在這段難得的安寧時刻,新任的特縱司令周馳來報告了一個情況——沒有油了!
    係統才剛獎勵了一大堆汽油,當然不是真的沒油了,而是刨除一場戰役所必需的用油儲備不能動以外,可供特縱兩百多輛裝甲車輛使用的訓練用油就沒剩多少了,就這還得給炮縱的sd6半履帶式牽引車、輜重旅的五十鈴六輪卡留出必要的用油量。
    隨著大量的三號坦克和三突子入列裝備部隊,特縱招募的新車組成員訓練任務十分繁重,尤其是對於三突子這種新裝備究竟該如何正確使用,更是需要開展很多戰術演練才能摸到門道。
    沒有汽油就沒法保障訓練,周馳愁得就連吃肉都不香了,無奈之下隻好跑來找趙驥訴苦求告。
    這可就叫人為難了,趙驥對此也沒什麽好辦法,隻好抱著萬一的想法一紙電報送到陝北問問中央有無門路。
    本來趙驥也就是隨口一問,對此並沒有報太大期望,八路軍怎麽可能具備采油、煉油能力呢,沒料到不久後陝北就回電說會派地質專家前來協助解決。
    陝北派來的是第二軍工局一科科長兼總工程師汪鵬,這是位畢業於清華大學地質係的高材生,七七事變後,他毅然來到延安參加革命,隨後就受中央指派投入到了延長油田的開采工作中。
    沒錯!八路軍早在抗戰時期就已經在自行開采石油了,期間新鑽油井五眼,建立煉油設備兩套,到1944年時最高原油年產量已能超過三千噸,提煉的汽油、煤油、凡士林、油墨等物資不僅滿足了自身需求外,還對外部分出售,換回了不少其它緊缺品。
    獨立師的根據地範圍內也是有油田的,趙驥記得開封、周口、阜陽和亳州在後世都是勘探發現了大油田的,隻不過由於這些地方都是產糧區,所以國家並沒有大量開采或者幹脆直接不予開采。
    在勘探了當地的情況後,汪鵬為難的跟趙驥表示:“中原和皖北的地底下有是有油,不過開采難度非常大”。
    原來,陝北的延長油田是淺層油田,隻需挖到地下百餘米甚至幾十米就能出油,而中原、皖北地區的油田則是中層油田,至少也需要深鑽到千米左右才能出油。
    延長油田僅靠人力就能鑽出油眼,中原油田則非得專業鑽井設備不可。
    沒辦法了,隻能想辦法買了。
    趙驥叫人從勞改所提來劉夷:“劉將軍最近過得可好?”
    自從在阜陽被俘後,劉夷就呆在大別山煤礦和倭寇俘虜一起接受勞動改造,雖說沒有遭到虐待,但習慣了優渥生活的他哪裏受得了長期的重體力勞動,聽到趙驥有此一問,當即就痛哭流涕的跪在地上哀求道:“罪人知錯啦,已經悔改了,從思想到肉體都完完全全地悔改了,請長官務必給我個為人民服務的機會!”
    “那好,我就給你個機會吧”,趙驥扶起劉夷給他拉過來一條板凳,“我想收購一套采油、煉油設備,可惜苦無門道,不知道你叔叔那邊……”
    “有有有”,劉夷才剛用屁股邊沾著點板凳角坐下來,不待趙驥說完就又複站起身來,雞啄米似的忙著連連點頭回答,“我叔叔肯定有門道,肯定有”。
    “那好,你馬上給你叔叔寫封信,如果他能辦得成這件事的話,我就送你去香港,還會給你一筆足以安家的錢”。
    撥開雲霧終見天,劉夷差點膝蓋一軟再次跪倒:“罪人能為人民服務心願已足,這封信我一定好好寫,但求能去香港就夠了,不敢談錢,不敢談錢”。
    趙驥立即叫人給劉夷安排了一個單獨的房間,還特意吩咐給他的晚飯加了一道肉菜。
    晚飯時,已經都快忘了肉是什麽味道的劉夷又不爭氣地哭了出來,文由心生之下,很快就寫成了一封情真意切的家書。
    當陪都警備區司令劉峙大將軍接到這封家書時,文中字裏行間飽含的思念之情頓時就感動得他掩麵而泣。
    劉峙長兄早喪,劉夷從少年時起就是由他撫養長大的,加上劉峙正妻早年間婚後無子,兩人說是叔侄實則父子,感情非常深厚。
    當劉夷在信中提到自己在大別山煤礦的艱苦生活時,劉峙再也按捺不住,當晚就私下找到了委員長夫人請求幫忙,並提出可以拿黃金來交易,具體金額也大可商量。
    黃金在戰亂年代可是最保值的硬通貨,而且進口采油、煉油設備所費不菲,中間隨便吃上一小部分都是了不得的金額,蔣夫人假做為難片刻,然後就看在劉峙血脈難割的份上“勉為其難”地答應了下來。
    蔣夫人一封手書轉給自家當財政部長的哥哥,在宋部長的親自過問下,一套假借“報廢鋼材”名義購買的采油、煉油設備,很快就排在所有軍需物資前麵以最快速度從緬甸起運,通過滇緬公路送到了國內。
    宋部長的算盤打得很精,采購“報廢鋼材”的經費用的是國府的財政預算,而獨立師給出的巨額黃金則全部落進了他私人的錢包口袋。
    至於這批“報廢鋼材”如何銷賬,對有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的宋部長來說完全是小菜一碟,何況又有誰敢來查他的賬。
    喜歡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請大家收藏:()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