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反一切炮

字數:3075   加入書籤

A+A-


    88炮的最大缺點就是重量比較大,戰鬥全重超過五噸,這個重量對於需要給步兵提高伴隨式野戰防空火力的高射炮來說有點超標了,而且馬匹拖曳困難,必須使用專門的牽引車。
    好在獨立師的汽車製造廠已經具備了仿製sd6半履帶式牽引車的能力,倒不必擔心這個問題。
    趙驥的計劃是在88炮實現量產以後,除機場、廠礦、港口、大城市等關鍵要地配置相應的防空部隊以外,再給每個步兵旅配屬一個防空營。
    獨立師的步兵編製裏目前是沒有專門的反坦克火力的,這是一個極大的隱憂。
    倭寇陸軍不重視裝甲力量建設,至少相較於歐美陸軍是不重視的,獨立師手頭能對付薄皮豆丁坦克的武器不少,可一旦將來需要麵對美式坦克,趙驥可不想戰士們隻能拿血肉之軀去硬扛。
    如果用坦克來反坦克的話,一方麵特縱的三號坦克在多次大戰後隻剩三十多輛了,另一方麵這型坦克也開始落後於時代了,尤其是考慮到未來不久就很可能會麵對先進的美製坦克。
    眾所周知,88炮在後世被戲謔為反一切炮,原因就是它不僅是二戰期間最優秀的高射炮,放平了同樣是一門性能出眾的反坦克炮,幾乎就沒有它擊不穿正麵裝甲的坦克,哪怕是遇上潘興、kv這樣的重型巨無霸也有一戰之力。
    與其說趙驥給每個步兵旅增編的是一個防空營,還不如說是一個反坦克營。
    處理完戰後的收尾工作,趙驥重新把目光投向了下一場戰役。
    在把繳獲的倭軍武器全部送到八路軍及新四軍本部手中時,陝北中央也接到了趙驥的一份報告——關於抗戰勝利後軍事鬥爭的幾點淺見。
    首先,趙驥認為倭軍年內必敗,必須在夏天來臨之前做好做足迎接最後一戰的準備。
    他在報告中詳細說明了此次戰役中倭軍在兵員、武器、後勤等方麵的大幅度滑坡,這些都是倭寇國力嚴重下降的直接體現,它們距離末日絕對已經不遠了。
    在倭寇必敗的條件設定下,抗戰勝利後的中國何去何從就成了一個擺在眼前不得不考慮的戰略問題。
    趙驥直截了當地指出,以微操大師的尿性和國黨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實現和平民主是絕無可能的,我們必須做好繼續武裝鬥爭的思想準備。
    和很多人的印象不同,抗戰結束以後,其實我們內部是有許多人認為沒必要再打下去了的,他們主張繼續延續與國府的合作關係,哪怕讓出包括軍隊在內的部分利益都行,隻要能在政府中據有一席之地。
    作為手握重兵的一方軍事主官,趙驥覺得自己有義務在這個關鍵曆史節點發出聲音,給中央提供堅定信心的底氣。
    第三是在戰役層麵,眼下國軍主力已然完全被壓製在了大西南,倭寇一旦投降,他們根本來不及在第一時間受降,而一直堅持在敵後作戰的我軍則要方便快速得多。
    國軍要想東出,鄂豫皖邊區就是他們繞不過去的一堵堅壁,趙驥計劃由獨立師憑一己之力在此擋住國軍全部主力一段時間,而八路軍和新四軍本部則要抓緊時間接收盡量多的淪陷區土地。
    原時空中,國軍為什麽要集中數十萬主力去圍攻我軍區區數萬中原部隊,原因就在於此,隻不過這一次趙驥不打算搞中原突圍了,要打就打一場中原會戰!
    最後,趙驥向陝北中央提出了一個“大膽”的預測,我軍隻需要用大概三年左右的時間,就一定能取得全國性的勝利。
    原因很簡單,就是四個字——民心所向。
    相比於接收投降倭軍的武器,或者接受美國的經濟、軍事援助,最廣大人民支持誰才是決定戰爭勝敗的最根本因素,那些表麵上的硬件優勢在民心麵前壓根兒不值一提。
    看過趙驥的報告,延安一間窯洞裏響起一陣爽朗的湖南口音:“這個趙驥呀,倒是比我們還有信心嘞,說是三年就能取得全國勝利嘞”。
    另一個川北口音隨即接過話頭:“也不枉我們當初把獨立師劃為軍委直屬部隊,給了他那麽大的權限,不錯,還知道從全局來考慮問題,願意主動去啃硬骨頭,比有些隻想著自己山頭的同誌強多了”。
    “重慶那位委員長這下子可是要頭疼囉”,湖南口語再次響起,“中央一直沒有找獨立師伸手要東西,一來是不好意思,畢竟是他們自己攢下的家當嘛,二來也是考慮到需要有一支足夠強的部隊占據住中原這個關鍵位置嘛”。
    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獨立師的存在使得國軍在未來的全國戰略態勢中處於一個極其不利的態勢,如鯁在喉,東西調動十分困難,很難把全部力量集中握成一個有力的拳頭。
    如此明顯的局麵,重慶那邊再遲鈍也該看出來了。
    “娘希匹!岡村寧次的六十萬大軍怎麽會連個獨立師都打不過!簡直無能!”重慶南山官邸,一陣喝罵聲驚得院中樹梢上的鳥兒撲騰著翅膀遠遠飛走。
    獨立師與倭軍開打以後,鄂豫皖邊區周圍的國軍部隊始終保持著坐山觀虎鬥的姿態,完全沒有絲毫趁機收複失地的意思,這既是重慶南山官邸發出的最高指示,也是各戰區上到將領下到小兵的多年習慣。
    其實別說倭軍打的是獨立師了,就算打的是國軍自己的友鄰部隊,他們也不一定就會出頭當幫手。
    微操大師隻注意到了獨立師的位置讓他很不爽,全沒考慮過倭軍即將戰敗投降的可能性:“算啦,赤匪留在中原也好,這麽多年都是國軍頂在正麵,也該換他們試一試啦”。
    “委座高見,其實獨立師看似占據要道,實則是自陷死地”,如果李睿在場的話,一定能聽出來答話的是他重要的生意夥伴劉峙大將軍,“委座請看,如果我率一部出宜昌,湯司令率一部出豫西,薛長官率一部出湖南,墨三兄再以一部出皖南的話……”
    喜歡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請大家收藏:()從長征開始:十軍團的絕境血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