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預判你的預判

字數:3119   加入書籤

A+A-


    平壤繳獲的文件送到誌司後,趙驥立即叫芝加哥西北大學的高材生謝和賡來進行辨別。
    謝和賡隻看了下文件標題,兩個眼珠子頓時就瞪得如同銅鈴般大小,失聲驚呼道:“不得了,這是原子彈的設計圖紙!”
    “什麽?!”誌司的指揮官們一聽立即齊刷刷圍了上來,心急的陳光連聲催問:“你可看仔細了,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可別被美國人給蒙了,故意給我們留些假情報”。
    郭勳祺也附和說:“是呀,美國人怎麽會把這麽重要的資料留在平壤呢,搞不好就是用來幹擾我們的障眼法”。
    幾個副司令員連珠炮似的連連發問,謝和賡隻能撓撓腦袋為難答道:“各位首長,我隻是認得英文,至於其中的內容是真是假,那得讓專業的人來判斷呀”。
    “謝處長說的在理,我看我們就都別瞎猜了”,對此心知肚明的趙驥打斷一幹人說,“認識英文又懂物理的人咱們又不是沒有,抓緊派人給送到武漢大學去,那裏自然有人分辨得出來”。
    說完,趙驥就叫來參謀長陳奇涵:“安排一下,盡快起運,這些文件非常重要,路上絕對不能有閃失,需要的話,讓航縱派戰鬥機沿途護航,務必安全送抵武漢”。
    看來我們的邱小姐要比曆史上提前出生啦,趙驥心頭高興,不過科研的事他使不上勁,眼下還有一個更棘手的問題擺在他麵前——美軍應該要臨陣換帥了。
    兩軍的戰線重新回到了三八線,和原時空一樣,我們贏得了前兩次戰役的勝利,而且美軍還付出了更大的傷亡,杜魯門沒有道理不把麥克阿瑟這個牛皮大王給弄回美國去做冷板凳。
    至於他的繼任者,馬修邦克李奇微,這可是個極其難纏的對手!
    ……
    東京,麥克阿瑟惱羞成怒地掛斷了和華盛頓的電話。
    他剛剛和杜魯門總統大吵了一架,麥克阿瑟認為在當前的戰場條件下,隻有使用原子彈才能扭轉戰局,否則傷亡慘重且已經被誌願軍打成了驚弓之鳥的聯合國軍隻剩下跳海這麽唯一一個下場。
    可任憑他如何歇斯底裏地咆哮,杜魯門都堅定地拒絕了這個提議,一方麵是斯大林這個擁有鋼鐵般意誌的強人明裏暗裏地放出話來,如果美軍使用原子彈轟炸誌願軍的話,蘇聯就要用同樣的手段去對付日本。
    更讓杜魯門壓力山大的另一方麵原因則是,美國的歐洲盟友們無一例外地表示了反對,他隻得被迫向英國做出承諾,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會走出這一步,而且保證會提前通知英國政府。
    杜魯門想得很清楚,即使丟掉朝鮮半島也絕不能讓歐洲方向出現可能的戰爭,因為那裏才是美國的核心利益之所在。
    思來想去後,杜魯門接受了陸軍總參謀長柯林斯上將的建議,跟前線的李奇微通話詢問朝鮮戰事到底還能不能通過常規手段來解決,不求取勝,隻要能在半島上保持軍事存在給國內一個麵子上的交待就行。
    “總統先生,我有信心能夠擋住中國軍隊的進攻”,李奇微用不容置疑的堅定語氣回答了杜魯門的疑問,並且詳細闡述了自己的作戰計劃。
    杜魯門對李奇微的回答十分滿意,他已經徹底厭煩了麥克阿瑟,這個家夥現在動不動就叫囂著要丟原子彈,但身為聯合國軍最高指揮官卻拿不出一丁點兒別的辦法來。
    難道沒有原子彈就不能打仗了嗎!
    換人!必須要換人!這個念頭在杜魯門的心中一經發芽就再難抑製,不過考慮到麥克阿瑟在美國國內名聲太大,杜魯門並沒有馬上就撤銷這個狂人的職務,而是告訴李奇微無須再服從東京的指令,可以按照自己的設想部署戰鬥,一切自有華盛頓替他背書。
    換而言之,東京的麥克阿瑟被架空了。
    李奇微接受命令後提出的第一個要求就是希望杜魯門能幫他贏得一段時間來重新調整部署。
    時間,在杜魯門看來,這個要求太簡單了。
    按照杜魯門的指示,美國立即聯係了印度等十三個國家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議案要求停火,甚至還裝模作樣地建議成立由印度、伊朗、加拿大三國組成的停火委員會。
    你要是答應了,那就中了美國人的緩兵之計,你要是不答應,那你就是拒絕和平的好戰分子。
    雙標,美國人老早就有這習慣了。
    ……
    “假的”,趙驥隨手就把電報紙丟在桌上懶得再看,“光說要我們立即停火,卻絲毫不提他們會不會從半島和海峽撤軍的事,別說一句話了,連一個字都沒有,這像是真心要談的樣子嗎?”
    “我猜現在對麵的美軍一定在忙著挖掘工事,他們國內也肯定在征兵、訓練和爆工業產能,等他們準備妥當了,隻消說句談判破裂就能繼續動手了”。
    郭勳祺拾起電報紙看完也笑了笑:“這擺明了就是緩兵之計嘛,不過杜魯門倒是耍得一副好手段,叫我們如今答應不是,不答應也不是”。
    陳奇涵插話問說:“那我們該如何答複中央我們的意見?”
    “中央還能讓他們這點手段給騙了不成,我們玩三十六計的時候,他杜魯門的祖宗還在樹杈上摘果子嘞”,趙驥不屑道,“如何在國際上揭穿美國人的陰謀不用我們多說,我們隻管打仗”。
    “給中央回電,我部正好也需要一段時間進行休整和補充,拖一拖對我們是有利的,建議等我們這邊做好第三次戰役的準備以後,就立即對漢城地區發動攻勢”。
    陳奇涵一邊記錄一邊補充問道:“那跟中央具體說我們需要多長的準備時間?”
    “這一點請中央直接谘詢傅政委的意見,等他帶著物資和補充兵員從國內回來了就是我們動手的時候了!”
    來吧,李奇微,一決勝負吧,我承認你是個厲害的對手,不過可惜,我已經預判了你的預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