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我等的人來了

字數:3031   加入書籤

A+A-


    李奇微的任命是杜魯門欽點的,而且才剛剛履新,所以無論於公於私,杜魯門都必須保下這位聯合國軍的實際最高指揮官。
    於是乎,得到了白宮支持的李奇微再次率部回師漢城,繼續耐心地等待著對岸的魚兒來咬鉤。
    ……
    陳奇涵笑盈盈地跟趙驥說道:“前線報告,李奇微帶著美軍又回漢城去了”。
    “這是還想著釣我嘞”,趙驥也微微一笑,好事,看來曆史的慣性不是那麽容易改變的,果然在相似的大背景下,同一個人在曆史上做出的決定是不會隨意發生變化的,“別管他,就讓他在漢城幹等著,時不時打兩炮保持交火狀態就行了,等傅政委回來了再說下一步的事”。
    想釣我?巧了,我也是一樣的想法,不過我是在等傅秋濤從國內帶來援兵,李奇微,你又在等什麽呢?
    不知道是不是心意相通感受到了趙驥的等待,傅秋濤當晚終於風塵仆仆地返回了誌司。
    顧不上休息,他就難捺興奮地找到趙驥:“司令員,好消息,全是好消息!”
    趙驥趕緊遞上去一杯熱水:“別急,喝口水慢慢說”。
    傅秋濤“咕咚咕咚”灌了一肚子水,把喉嚨的幹渴壓了下去,然後略帶激動地說:“蘇聯同意出動空軍了!”
    “當真?!”旁邊的郭勳祺、陳光、陳奇涵、陳明仁一齊霍的站了起來,隻有早猜到了這個結果的趙驥穩坐著一動不動,因為在原時空軌跡中,蘇聯人就是差不多在這個時候出動空軍越境參戰的。
    戰爭爆發後,蘇聯其實第一時間就派出了空軍第151師進入東北的丹東機場,不過當時他們隻願意為我國本土提供防空防禦,堅決不答應進入朝鮮空域作戰。
    斯大林那時候認為我軍沒有絲毫可能戰勝美軍,邏輯很簡單,美軍戰鬥力大於倭軍,而倭軍大於中國軍隊,對蘇聯來說,重要的是把手抓緊伸進東北去,而不是為了一場注定失敗的戰爭投入資源。
    不過,我軍在前兩次戰役中取得的大勝改變了全世界對中國軍隊的傳統認知,斯大林立即敏感地意識到機會來了!
    如果僅僅出動空軍就能逼迫美國把大量軍力牽製在朝鮮半島不能動彈的話,那可是一本萬利的好買賣呀。
    隨著斯大林開始往牌桌上加注,四個空軍師立即轉場進入丹東機場、沈陽機場、鞍山機場和集安機場,作戰區域也擴大了三十九度線以北的鴨綠江至清川江廣袤空域。
    有了蘇聯空軍的參戰,我軍的後方鐵路運輸線得到了極大的安全保障,誌願軍航縱隻用操心前線防空就可以啦,壓力立馬大大減輕。
    傅秋濤帶回的第二個好消息則是,紅旗1型防空導彈也趕來參戰了。
    首批參戰的一共有十六個防空營,每個營裝備“白馬尖”雷達一部,四聯裝導彈發射車六輛以及相應的通訊、保障設備。
    “通知各防空營加強偽裝,雷達一律不許開機,導彈一律不許發射,等誌司下達戰鬥命令後才準投入戰鬥”,紅旗1型防空導彈是趙驥手中的大殺器,這樣的秘密武器應該在最關鍵的時候才亮出來,讓美國人好好看看最新的防空戰法究竟是什麽樣子的。
    還是老套路,新式武器在首次出現在戰場上時,才是它最容易造成敵人驚恐的時候。
    傅秋濤帶回的最後一個好消息是補充兵員到位了,而且不是剛招募的新兵,全是從其他各大野戰軍抽調來的百戰老兵,隻需要編入現有建製內稍加熟悉就能保持部隊戰鬥力不出現一丁點兒滑坡。
    “太好了!老傅,你真不愧是我們中野的大管家”,趙驥高興地扶著傅秋濤的肩膀,“得虧你這一趟,第三次戰役我們的勝算又能添上三分!”
    “司令員,回國這段時間以來,其實我一直在思考後勤補給的事情,有了些心得,你聽聽看行不行?”作為開國上將裏的後勤將領代表,傅秋濤具備極強的組織管理能力,也即是“治戎為長”的那類軍事將軍。
    傅秋濤拿出自己這些日子記錄的心得交給趙驥,按照他的建議,誌願軍應該組建成立一個專門的後勤司令部,統一負責整場戰事的後勤運輸補給。
    在具體實施上,傅秋濤提出了“統一與分散相結合”的原則,所謂統一是指要把各軍、師的後方兵站、倉庫全部集中交由後勤司令部來管理,所有人員、物資由後司統一負責送到距離前線八十公裏左右的地方,前線戰鬥部隊不需要再為此分兵看守、押運。
    所謂分散則是指在把物資從戰役後方送抵戰術後方以後,采取“多路分段”的方式,也就是把運輸線拆分成每段十公裏以內,甚至隻有兩到三公裏的短距離,由後司的士兵或者本地百姓采用人力、畜力這種不易遭到空中打擊的辦法送到最前線戰士的手中。
    原時空軌跡中,傅秋濤並沒有參加抗美援朝,但正所謂英雄相見略同,在相近的戰場環境下,大佬們的想法總是驚人的相似。
    “好,我同意,後勤這一塊的工作你馬上按照自己的思路幹起來,我這就給中央打報告”,趙驥說幹就幹,立即給中央發電報建議在保留傅秋濤誌願軍副政委職務的同時,由他兼任後勤司令員,副司令李相朝也兼任後勤副司令,協助傅秋濤組織發動本地百姓幫忙運輸。
    隨著兵員、物資以及新的防空營逐步到位,第三次戰役第二階段的準備工作全部就就緒——到了攻堅漢城的時候了!
    “轟轟轟!”
    在沒有任何預兆的情況下,這天深夜,當漢江南岸的聯合國軍守備部隊睡得正熟時,炮縱的n41火箭炮朝著敵人陣地猛然開火,一串串炮彈呼嘯著劃破夜空,在南岸炸出一條火海,成功隔斷了守軍朝江灘發動反撲的通道。
    火力壓製的同一時間,工兵們喊著口號把浮橋鋼箋推入江中,然後不顧刺骨的冰冷,毅然跳入水中開始鋪搭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