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魏青的決意
字數:2865 加入書籤
京畿道書洞地區,第八師師長魏青心急如焚地跟軍長曹路通話:“軍長,我們八師今天開始已經斷炊了,彈藥也不足以支撐一場戰鬥了,如果補給再不送……”
“別說了”,曹路少見地直接打斷了下屬的說話,“我現在隻能告訴你,補給已經在路上了,你們師的位置很關鍵,一旦失守,全軍甚至漢江以南的整個戰局都可能糜爛,所以你們就算用牙齒咬也要堅持住,你放心,隻要補給一到,我會第一時間優先補充八師”。
軍長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魏青也隻能掛斷電話不再多說什麽。
其實不用曹路提醒魏青也知道第八師所處的位置十分關鍵,因為書洞是水原以南一處孤立在平原中央的山地,敵人要想通過這裏往北進攻,就非先攻克書洞不可,否則就會遭到第八師的火力側擊。
缺彈缺糧卻又不得不守,魏青沉思半晌後咬咬牙對身邊的參謀長說:“如果補給肯定送不上來的話,軍部是不會讓我們留在這裏白白送死的,如今軍長如此堅定地命令我們死守,那隻有一種可能,就是補給已經在路上,而且馬上就要送到了,不過需要我們頂住這最後一段時間”。
參謀長點點頭說:“軍長話裏的意思大家都聽得出來,可是……可是以部隊眼下的狀況怕是守不了啊”。
人是鐵飯是鋼,沒有子彈更是沒辦法打仗,部隊作戰精神力固然不可或缺,但精神力畢竟無法完全克服現實的客觀困難。
魏青知道參謀長說的都是事實,他思忖片刻然後毅然決然說道:“沒法打也要打,這樣,參謀部馬上拿個方案出來,全師不再集中防禦,而是要分散到各個據點去各自為戰,沒有命令嚴禁擅自撤守!”
“什麽?!”參謀長聞言大驚失色,“這……豈不是成了自行把部隊分割成一小股一小股的送給敵人去吃嗎?打仗哪有這麽打的?”
魏青的部署簡直跟故意想要輸給對手沒有兩樣,是注定失敗的結局,要不是生死與共相識多年,參謀長幾乎要懷疑做出這個部署的人是敵人安插進來的奸細。
“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眼下的戰局已經不能用常態的軍事理論來考量了”,魏青表情複雜地解釋說,“部隊分散駐防難免會遭敵人優勢兵力包圍殲滅,但卻有一個說不上是好處的好處,那就是在敵人徹底清剿幹淨我們的兵力之前,他們是不敢越過書洞攻擊水原的”。
“師長你的意思是……”參謀長一聽就明白了魏青的用意,分散駐防是防禦作戰的兵家大忌,但敵人要想一個據點一個據點的去清除我們的兵力卻要花費更多的時間。
自己這位師長的目的不是要戰勝當麵來襲的敵人,以第八師目前的狀況,那是不可能辦到的事情,第八師現在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為身後的主力贏得時間。
魏青目光堅毅地盯著參謀長說:“我們第八師可以敗,但中國人民誌願軍一定不能輸,就算我們第八師打光了,大部隊一樣解放全朝鮮”。
“師指揮部就交給你了,我要親自到一線去跟戰士們待在一起”,魏青邊往外走邊說,他走到門口停了一停,“戰至此刻,已經沒什麽好指揮的了,等政委回來以後告訴他,如果補給和援兵到了,馬上就送上來,盡量給咱們第八師多留一點兒種子”。
魏青說完頭也不回的闊步而去,參謀長知道他心堅如鐵也不再相勸,而是轉身埋頭帶著一幫參謀開始規劃起全師各部的防區劃分。
魏青連警衛都沒帶,全部留在了師指揮部,隻身來到前線,隻見最前方的幾個小山包已然籠罩在一片火海之中。
盡管美國空軍的轟炸機現在不敢前出提供火力支援,但美國陸軍的炮兵力量同樣不容小覷,遠比誌願軍的炮火強度要大得多,尤其是誌願軍無論軍、師火炮都是普通榴彈炮,並沒有裝備長射程的加農炮,所以在正麵硬剛的炮仗中極易遭到美軍壓製,很難抬得起頭進行反製。
魏青拿起望遠鏡觀察起前方遭到炮擊的那處陣地,但是滾滾濃煙之中卻什麽都很難看清:“該死的美國鬼子,不過打一個連級陣地而已,竟然連203加農炮都搬出來了”。
美軍的203毫米加農炮是直接配屬到師一級的,主要用於摧毀堅固工事,同時還配屬有155毫米口徑加農炮用於火力壓製和反炮兵作戰,裝甲部隊在突擊時也能得到40自行加榴炮的伴隨火力支持,誌願軍根本沒法比。
ps:別看係統已經給我軍加強了火炮力量,但是跟曆史上的美軍依舊無法相提並論,差距很大,實際上這個時代的蘇軍炮兵比美軍還要猛。
美軍炮火剛歇,煙塵尚未散盡,大隊的步兵就在坦克的掩護下朝山頭發起了衝鋒。
前方的山頭一片寂靜,魏青沉默著放下手裏的望遠鏡不忍再看,因為在這樣的炮火強度下,隻怕山尖都會被削平一截,人哪裏還能活得下來。
“滴!”
就在美軍步兵快要踏入山頂棱線時,前方忽然響起一聲尖銳的哨音,魏青趕緊驚訝地拿起望遠鏡看過去,鏡頭裏隻見一群戰士從地麵坑道中鑽了出來,無所畏懼地端起手中的步槍和敵人廝殺在一起展開近距離射擊和白刃肉搏。
這是反斜麵工事!
按照誌司的指示,第八師在攻占東川洞後第一時間就開始了反斜麵工事的坑道土工作業,不過囿於時間有限,前方山頭的這個連顯然沒能來得及完成標準化作業,最多隻完成了一半,不過幸好敵人剛才的炮擊沒有直接命中坑道洞口,未能炸塌坑道把戰士們埋在裏邊。
美軍沒料到竟然有人能在這般強度的炮火襲擊下生存下來,措手不及下居然被數量遠遠少於自己的誌願軍戰士打得連連後退,最後不得不像退潮般撤了下去重新組織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