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回京述職

字數:3010   加入書籤

A+A-


    王生明看著從前邊又跑回來的潰兵們氣不打一處來,媽的,你們還忒麽練上折返跑啦,看來今天不再多斃幾個人是不成了。
    王生明掏出手槍正想上前再殺兩個立威,可還沒等他把子彈推上膛,前方山背後就突然響起一陣“滴滴答滴滴”的號聲!
    這聲音對島上的國軍老兵來說可再熟悉不過了,這是解放軍的衝鋒號!
    隻見大股的綠色身影越過山體,沿著道路往縱深衝擊而來,王生明手中的槍頓時“啪”一聲無力地掉落下來,完啦!全完啦!共軍的主力已經登島了!
    眼見大勢已去,包括王生明在內的全體國軍再無戰意,幹脆利索地選擇了舉手投降,是戰,我軍全殲島上守軍共斃俘敵一千零八十六人,順利解放一江山島。
    一江山島失守後,國軍囤有重兵的大陳島就完全暴露在了我軍麵前,隨後幾天,郭勳祺派出戰機和國軍全力爭奪製空權,同時在一江山島上構築起炮兵陣地開始猛轟大陳島。
    大陳島距離我方近而距離國軍本島遠,敵人戰機根本無力在這片空域實時起飛出擊,更不可能長時間保持滯空存在,空優很快就為我軍所掌控。
    大陳島已經勢不可守了!
    三天後,國軍最終決定接受美國顧問的建議,公開發表了關於從大陳島撤軍的聲明,美軍第七艦隊隨即出動一百三十二艘軍艦和五千餘架次飛機,把兩萬多名國軍撤回了本島。
    自此,浙江海域的全部島嶼勝利解放,再不用擔心國軍以此為據點在沿岸進行海盜活動。
    “叮,恭喜宿主取得一江山島戰役勝利,相關獎勵已經發布,請注意查收”。
    很快,趙驥就接到了郭勳祺從前線發回來的報告,說是在大陳島發現了四艘敵人遺棄的驅逐艦,從登艦檢查情況來看應該是沒油了開不走。
    至於為什麽沒被炸毀,雖然大家都覺得奇怪但也沒有太過奇怪,因為不破壞武器而留給我軍作為繳獲一貫是國軍的優良傳統,早就司空見慣啦,不然解放戰爭期間那麽多武器我們是從哪兒弄來的。
    在這個時空軌跡中,我軍的陸軍和空軍裝備都比原時空加強了許多,唯獨海軍依然隻有些小艇,現今一下子繳獲了四艘驅逐艦自然讓所有人都喜出望外,趙驥也專程從南京趕到了鎮江港登艦視察。
    係統獎勵的是德製z52級驅逐艦,這型艦代表著德軍在二戰末期的驅逐艦技術巔峰,在曆史上最終並未完工服役。
    它標準排水量兩千八百噸,采用全柴油動力,裝備三座雙聯裝127毫米口徑主炮,七座雙聯裝30毫米口徑防空高射炮,兩座雙聯裝533毫米口徑魚雷發射管和深彈投擲器,對海、對空雷達以及反潛聲呐係統也一應俱全。
    原本我國會在1954年從蘇聯引進四艘憤怒級驅逐艦,作為海軍萌芽育苗的培養基,為此不惜花費了相當於六十八噸黃金的總費用,被蘇聯人狠狠收割了一大筆,娘的,就沒見過宰客宰得這麽狠的,這次總算是把這筆錢給省下了,再也不用在自然災害時期勒緊褲腰帶拿糧食還債啦。
    就在趙驥視察四艘新艦的時候,謝和賡忽然從南京專門跑來鎮江急匆匆找到他:“司令員,中央有急電,召你盡快回京複盤一江山島戰役,不得有任何拖延”。
    趙驥聽了一愣,不對呀,一江山島戰役在這時候的確是個很轟動的大事件,可也沒大到需要自己這個級別的將領專門老遠跑一趟去複盤呀!
    真要複盤的話,派幾個參謀去就行了呀,要實在重視的話,派參謀長陳奇涵去也總該夠了吧,哪有叫自己去幹這個的道理,不對頭,裏頭肯定有名堂!
    趙驥立即開始回想這個時間點曆史上發生了什麽了不得的大事,想著想著,他不由猛然一驚——今年是1953年!
    1953年發生了什麽大事,那肯定是東北局和華東局的聯盟事件,二、三順位兩敗俱傷,如果不是自己穿越亂入的話,很快就該輪到東野的人做大做強了。
    這時候叫自己去北京……
    趙驥來不及回南京跟傅秋濤當麵交接工作,隻簡單交待了陪同視察的郭勳祺幾句,然後就帶著謝和賡馬不停蹄地往北京飛奔而去。
    這種事兒拖不得,遲則生變。
    果然,趙驥到了北京以後就被留在軍委代理主持日常工作,第一副司令郭勳祺則接手華東軍區部隊繼續籌備下一步的戰事。
    時局多變,許多人都在躍躍欲試,但預知了未來主線走向的趙驥卻反其道而行之,這才哪一年,先跳出的人肯定不會有好下場,他每天該上班就老實上班,下班就回家陪老婆孩子,關起門來誰也不見,整個人一副我沒有半點兒非分之想的做派。
    趙驥的態度很明白,我現在還是軍職,隻管指揮作戰,別的我什麽都不知道也不想參與。
    在本職範圍內,趙驥專門過問了核武器的研製進程,畢竟手頭有了趁手的家夥事兒說話才能有底氣,不然美國人要是賴在海峽不走的話,完全解放全中國的事兒就會變得麻煩許多。
    有了係統獎勵的德國技術資料,原子彈目前的研製進度一切順利,此外趙驥還特意點了物理研究所一個年輕人的將,讓他負責氫彈的相關研製任務。
    所有人都對趙驥的這次點將感到不理解,還有人勸他說這位年輕人沒有留學經曆,而且之前是研究核裂變的,而氫彈原理是核聚變,應該是找錯人啦。
    不過趙驥近乎固執地堅持了自己的意見,還專門下令務必要全力保障支持這位年輕人的工作。
    離開物理研究所,趙驥又去了趟導彈研究所,有了紅旗1防空導彈的研製基礎打底,現在其它型號導彈的研製進度快了許多,特別是在未來戰事中尤為重要的反艦導彈已經順利造出了樣彈,就等著進試驗場打靶定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