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聯合軍事演習
字數:2957 加入書籤
澎湖灣海戰大捷的消息送到北京時,趙驥已經身在千裏之外的海參崴了。
蘇聯的赫努曉夫最近幾年坐穩屁股以後大概是有些得意忘形,居然莫名其妙地提出要在我國的海南島建立一個長波電台,並設立一支聯合艦隊。
這就未免有點沒有交往中的分寸感了。
所謂長波電台,是用來跟海底的潛艇部隊保持通訊用的,可赫努曉夫也不想想,南海作為我國的核心利益區,怎麽可能容忍任何其他國家染指。
不得不說老一代領導人的戰略眼光確實很長遠,在那個海軍裝備落後的時代,他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來維護我國在南海的權益)
中央自然是毫不猶豫地就拒絕了赫努曉夫的“好意”,表示要建長波電台可以,但隻能是我們自己建,蘇聯派顧問、出技術,至於聯合艦隊的事兒嘛,那就敬謝不敏啦。
赫努曉夫被拒絕後才意識到自己越界了,也不具備像斯大林那樣在紅色陣營一言九鼎的威望,於是他連忙第一時間送來親筆信致歉,表示自己絕無侵犯中國主權的意思,純粹隻是為了便於對抗太平洋上的美國第七艦隊。
和曆史上一樣,中央最終接受了赫努曉夫的道歉,然後開始在蘇聯的技術支持下自建長波電台。
ps:蘇聯這時候並沒有因為這件事跟我們翻臉,翻臉要等兩年後,而且也不是出於長波電台和聯合艦隊的原因。
趙驥一如既往地選擇了無條件支持中央決定,但同時也提出建議,希望能在東北亞海域舉行一場大型海上聯合軍事演習,一來是盡量修補兩家因此事產生的裂痕,至少不能在攻取澎湖的關鍵時刻讓敵人意識到我們和蘇聯有矛盾。
二來嘛,則是為了拉起蘇聯紅海軍太平洋艦隊這張虎皮,震懾牽製住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的主力,要讓其在這時候不敢輕易南下進入海峽。
有中國軍方高級代表團出現在海參崴的消息迅速就被美國安插在莫斯科的間諜偵知了,他們迅速展開情報搜集,沒多久就發現中國代表團的帶隊團長竟然是趙驥!
根據美國人這些年來的觀察,往往趙驥出現在哪裏,戰爭就會在哪裏爆發,而且還會是規模很大的戰爭,不然哪裏可能出動如此高級別的軍中重將。
美國情報部門立馬全力運轉,然後他們就驚奇地發現蘇聯的太平洋艦隊主力正在向南千島群島俗稱北方四島)海域集結,解放軍的大量潛艇也同樣開始離開本國母港北上,兩邊加起來投入的力量至少可以打一場中等規模的戰役。
在當時的國際背景下,整個第七艦隊絲毫不敢大意,立即進入最高警戒狀態,甚至還從本土抽調出部分兵力加強關島等二線基地的防禦。
最緊張的還是要數倭寇了,冷戰時期,紅海軍太平洋艦隊始終是懸在它們頭頂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天天提心吊膽的生怕蘇聯人的重裝集群登陸北海道而後一路向南穿透。
澎湖……在美國人眼裏瞬間就變得無足輕重了。
台北方麵屢次向美軍請求派出第七艦隊主力進入海峽協防,可左等右等卻最終隻等來一句要加強自身防禦的托辭。
國防部長俞大維最後隻好親赴華盛頓可憐巴巴地央求說,哪怕美國隨便派兩三艘驅逐艦進入海峽彰顯存在也感念天恩浩蕩,我就不信共軍還敢向美國天兵開火。
白宮的艾森豪威爾幾乎沒有過多考慮就否決了這個請求,你開什麽玩笑,當年長江上紫石英號的事情就不提了,要是解放軍不敢朝美國大兵開火的話,那你告訴我後邊的抗美援朝是怎麽打起來的?!
沒辦法了,隻能靠國軍自己了,反正澎湖是肯定不能丟的,這裏要是丟了的話,那能像鄭克爽一樣去北京當個澄海公恐怕都是欲求而不可得的奢望啦。
俞大維打著求援的借口留在美國不肯回來,澎湖戰事的實際指揮權就落到了陸軍總司令黃傑的頭上。
黃傑倒是也想跑去美國,可惜他跟俞大維不一樣,在美國那邊沒有人脈關係,隻能硬起頭皮開始部署守島事宜。
首先是澎湖,島上隻有一個第二師肯定是不夠的,必須得抓緊把劉玉章五十二軍另外兩個二十五師和二九六師給送上去。
大白天運兵肯定是行不通的,在摧毀了國軍海軍主力以後,解放軍的四大金剛以及餘姚號等其他幾艘軍艦就開始在澎湖周邊海域開展常態化警戒巡邏,隻有晚上才能借著夜幕的掩護,瞅準解放軍軍艦的巡邏空隙,見縫插針地送一批士兵上去。
好在解放軍因為軍艦數量不足,難以保持全天候的封鎖,幾天時間下來,除了被擊沉幾艘運輸船損失了大約一個團的兵力外,整個第五十二軍主力差不多就都順利上島布防了。
另外,本島南部的安平、高雄、屏東三個重要港口也不得不防,包括黃金海岸、喜樹海灘等幾個麵積較大的平坦海灘在內,都必須要集結重兵予以足夠的重視。
雖說黃傑不認為解放軍會在攻克澎湖前直接搶灘攻入本島南部,但跟趙驥這種喜歡玩陰的人對陣,多加一分小心總是沒錯的。
再說了,在南部提前集結起來的部隊也能作為戰役預備隊來使用,一旦澎湖的第五十二軍傷亡過大,就能隨時就近搶運投入戰場,灘頭炮兵也方便配合澎湖守軍火力壓製搶灘的解放軍登陸部隊。
在黃傑的操作下,本島的整個兵力部署呈現出了明顯的南重北輕,不過不要緊,相比於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澎湖,北邊的馬祖可謂是風平浪靜。
這一點不奇怪,因為按照解放軍的海上兵力投放能力,顯然隻顧得過一頭來,在黃傑看來,趙驥再厲害也不可能同時去強攻澎湖和馬祖,他隻能挑一頭打。
沒錯,黃傑猜的一點兒都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