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花團錦簇的文章

字數:4649   加入書籤

A+A-


    第659章 花團錦簇的文章
    考試出了結果之後,還要待一段時間,等出結果。
    裴珠泫也可以這麽幹,就是會比待在京城裏麵勞累一些罷了。
    但很多事情待在京城裏麵是看不清的。
    特別是朝中一直實行的政令,如果不到地方上曆練是沒辦法切實了解到,那些政令為何頒布有什麽作用造成了什麽影響。
    皇上是一個英明的君主,並不喜歡那種空中樓閣。
    隻會學習,但是對地方政務一點都不了解,這樣的人在朝廷那裏得不到好。
    朝廷既然開科舉,他們需要的人才,是踏實肯幹的人才。
    而踏實能幹4個字代表的並不是願不願意幹活,而是對底層有些了解。
    如果對朝廷中的政令一點也不了解,也不知道底層的運轉,裴珠泫就算想在卷子上寫出可行的建議都寫不出來。
    科舉考試之所以這麽難,就是因為有些試題需要有廣大的見識,需要對一些政策有了解才能寫出來的,甚至需要深思熟慮。
    平時思考那些政策的意義。
    也要思考底層是怎麽運轉的,就需要親身去經曆,去看去聽。
    所以才有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的說法。
    一味的隻是遲早堆砌是沒有用的。
    哪一個10年寒窗苦讀的學子沒有學過這些做不出一篇辭藻華麗的文章出來。
    所有人都能辦到的事兒就不算是優點了,裴珠泫就算能辦到也沒用。
    所以裴珠泫一直考不上呢。
    因為他會的大多數人都會,沒有突出的地兒。
    對朝廷來說,有他沒他都是一樣的。
    所以裴珠泫想考上進士必須得改變思路。
    不能再像從前那樣隻寫空泛的文章需要他去實地考察。
    去實施感受。
    感受一下底層政策的運轉。
    感受一下普通百姓的生活。
    去基層感受一下裴珠泫想寫的東西才能寫出來。
    也才能寫更多有用的東西,而不是一切空話套話。
    空話套話對於考試來說或許有用,但是對於當官治理百姓是沒有用的。
    周琛是看過裴珠泫文章的辭藻卻是華麗。
    但並不是沒有人能寫出比裴珠泫遲早更好的文章。
    所以嘛,裴珠泫想走這條路,那恐怕很難。
    大家都喜歡安逸,都想留在京城裏麵享受生活。
    所以和裴珠泫一樣對於實際政策沒有一點感悟的人很多。
    他們能寫的就隻有一些空泛的話語。
    這樣一來比拚的就隻有誰的文采更出眾了。
    這其實很難脫穎而出。
    這種文章看多了也會讓人膩歪。
    周琛看過楊小公子的文章,楊小公子的文章寫出實際的東西,其實更多一些。
    兩人的出身畢竟不同。
    裴珠泫與底層的感悟很少。
    但楊小公子因為出生擺在那裏,對於普通百姓的生活就算了解的不是特別多,但看過的也就更多了。
    周琛的話其實是很有道理的。
    裴珠泫竟然這麽大年紀沒有考上進士,可見裴珠泫的文章還是缺了火候。
    周琛雖然不是學子出身。
    不像裴珠泫他們那樣苦讀十幾年。
    但周琛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曆史。
    自然知道的比其他人更多一些。
    辭藻華麗這一點有些官員或許喜歡,但有些官員卻是深惡痛絕。
    而八股文這種東西很難展現自己的才華。
    本來就在條條框框裏麵寫著文章,篇幅結構都有要求。
    在這種框架裏麵發揮自己的文采很難。
    但走另一條路就輕鬆多了,寫一些實際性的東西就能脫穎而出。
    不過這種建議性的東西要有點實際根據才能寫出來。
    需要這些學子走萬裏路。
    切身感受人間煙火,才能給出一些有用的建議。
    所以嘛,裴珠泫繼續這條路是很難走通的。
    裴珠泫一想自己寫的文章確實用了很多華麗的詞句成語。
    用了典故也在框架裏麵寫文章,但一直不重,確實有些問題。
    周琛說的隻有切實感受過底層生活。
    才能知道哪些政策是有用的,哪些沒用。
    裴珠泫覺得有些道理。
    他好歹也讀過不少書,知道沒有根據的話寫出來也沒用。
    但裴珠泫一直很苦惱,他對於一些政策隻有淺薄的見解,想要深入去寫都不知道該怎麽寫。
    因為他對這些東西雖然思考過了,但沒有經曆過,所以想的不夠深入。
    於是裴珠泫認真思考了一陣子,覺得他想考上確實要改變一下。
    於是裴珠泫點了點頭說道:“好像是的,我對一些政策的見解很淺薄,所以能寫的就很少了,沒辦法深入淺出,也沒辦法給出讓人眼前一亮的見解。”
    “後麵的誌文需要提出一些合理性的建議,對政策的了解以及影響都要寫出一些東西,先生教的那些大多數人都知道,我卻沒辦法深刻感受。”
    “對於他們的背景影響寫的都太淺薄無知了,不過我隻要感受一下底層生活,了解那些政策的運轉,就能寫出有深度的文章嗎?我畢竟不是朝中官員對那些政策的了解不夠深入啊。”
    裴珠泫覺得這點兒有點難,隻是了解底層生活就有用嗎?
    裴珠泫家裏的生活雖然富裕,但家中並沒有人當官。
    就算是當官了的也是遠親不會給他親身教導。
    所以裴珠泫對於一些政策的了解確實不夠深入。
    裴珠泫之前也苦惱於這一點,但他實在沒有資源去接觸朝中官員,讓他們給自己講解一番。
    像裴珠泫這個年紀,其實應該被一些當官的人當先生。
    接受他們的指導。
    並不是師傅那種,而是一種人脈。
    朝中官員也喜歡收即將考進士的學子當學生。
    這樣一來,這些學生對他們也是有好感的,以後如果這個學子能當上官,自己在官場中也算是有點收益。
    這師徒之情是很重要的,古人很重視。
    所以嘛,這種風氣很盛行。
    但要想讓官員收你為徒,需要你砸很多錢去擴展人脈。
    又或者是足夠出色。
    在所有學子中脫穎而出,那些官員賞識你才願意給予指導。
    所以一些富商之子在這一刻就能展現自己的財力。
    他們比貧寒子弟要方便很多。
    喜歡開局怒噴朱元璋,跪求砍頭!請大家收藏:()開局怒噴朱元璋,跪求砍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