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長安城菩薩隱行跡,西門街龍王動怒顏
字數:7343 加入書籤
另一邊,觀音菩薩已隨木吒來到大唐。
踏入大唐的瞬間,觀音與木吒便感受到一股莫名的壓力,二人的修為被不斷壓製。
如今他們頂多隻能騰雲駕霧、施展一些小法術,其他法術一概施展不出。
而且觀音菩薩心中有預感,若自己對這裏的凡人私自動手,便會有一股莫名的力量攻擊自己,令自己神魂俱滅。
觀音自然知道那股力量是什麽,那是人道的國運之力。
如今大唐正值盛世,這國運之力自然強大。
在這國運之力的保護下,大唐國內基本上不會出現妖魔。
就算有妖魔進來,也會被大唐國運壓製得毫無法力,若強行出手,定會被國運抹殺。
觀音帶著木吒降下雲頭,變成兩個雲遊的疥癩和尚,步行走入長安城中。
此時天色已漸晚,二人在集市上沒走多久,便看到一座土地廟。
二人進入廟中,驚得那土地公連忙叩頭相迎。
隨後,土地公又急忙跑去稟報城隍、社令,及滿長安各廟神隻。
諸神得知是觀音菩薩駕臨,皆來參見,告道:
“菩薩,恕眾神迎接來遲之罪。”
觀音菩薩臉上沒什麽表情,平靜道:“汝等切不可走漏一毫消息。”
“我奉佛旨,特來此處尋訪取經人。”
“今日借你廟宇,權住幾日,待訪著真僧便回。”
眾神各自歸位,土地公被暫趕到城隍廟裏居住,觀音師徒在此隱遁了真形。
觀音菩薩在長安待了幾日,越看越是心中發愁。
此時正是大唐太宗皇帝登基,改元貞觀,已登基一十三年,歲在己巳,天下太平,八方進貢,四海稱臣。
這大唐如此安穩太平,想要勸說唐王派人前往西天取經,卻是個難題。
觀音菩薩觀察許久,發現唐王無論哪方麵都頗為優秀,值得稱讚,唯有那玄武門之變殺兄弟、逼父親讓位一事受人詬病。
而唐王的父親李淵當年頗為信佛,大唐境內修建了不少佛寺,朝中官員也多信佛,死後更有數人在佛教的幫助下成了神仙。
觀音菩薩想了想,便打算借此恐嚇唐王。
這唐王既然沒有難處,那她觀音便製造難處,逼著唐王派人前往西天取經。
心中已有計較,觀音菩薩便在大唐境內打聽起那金蟬子轉世之身的消息。
在一家茶館內,觀音了解了金蟬子的過往,心中不禁暗道:
“這如來手下的人,果真“慈悲”為了讓金蟬子轉世進入佛廟,又是派人變成水賊打殺陳光蕊,又是讓大河將陳玄奘衝到金山寺。”
後來又聽到陳玄奘報殺父之仇,親手剖開那劉洪的胸口,活剜出他的心肝。
觀音不禁又是一聲感歎:“這金蟬子十世輪回後,果然還是與他人不同,下手果真狠辣。”
得知金蟬子的消息後,觀音菩薩便離開了茶館。
兩日後,徑河邊,徑河龍王正在外麵閑逛。
這徑河龍王乃是西海龍王的親戚,百年前才來到這徑河邊當龍王。
自從這徑河龍王上任後,長安周邊便是風調雨順,年年豐收。
而且這徑河龍王也沒要求過什麽供奉,隻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讓百姓過得更好些。
今日,徑河龍王又按習慣在外遊逛,聽聽湖邊百姓如何稱讚自己,這是他每天最高興的事。
徑河龍王遊逛時,聽到徑河河邊一個賣柴的樵夫,正路過河邊,酸溜溜地對一個賣魚的漁夫吐槽:
“李兄,我想那爭名的,因名喪體奪利的,為利亡身;受爵的,抱虎而眠;承恩的,袖蛇而走。”
“算起來,還不如我們水秀山青,逍遙自在,甘守淡薄,隨緣過活的。”
徑河龍王聽到他的話,便對身旁的夜叉笑道:
“這樵夫好生虛偽!”
“隻因他沒有得了名利,便吐槽那些得了名利的人都沒有好下場,覺得自己才是最逍遙自在的。”
“若真讓這樵夫得了名利、當了大官,恐怕又要吐槽那些還沒功名的舊友癡心妄想、浪費時間了。”
旁邊的夜叉連連附和:“大王真是慧眼識人!”
隻聽岸上那李兄漁夫)回道:“張兄說得有理。”
“但隻是你那水秀,不如我的山青。”
張兄回懟道:“你山青不如我的水秀!”
隨後,二人便因“山青好還是水秀好”作詩爭辯起來。
徑河龍王在水下聽著,不禁讚歎道:
“原以為二人不過是虛偽嫉妒之輩,卻沒想到二人的確有才華,這詩也算得上是大才之作。”
二人各執一詞,又引用其他朝代詩人的詩句爭辯,直到來到岔路口,兩人分別,才停止爭吵。
張兄故意調侃道:
“李兄嗬,途中保重!上山仔細看虎。”
“假若有些凶險,正是‘明日街頭少故人’!”
李兄聞言大怒:
“你這廝波皮!好朋友也替得生死,你怎麽咒我?”
“我若遇虎遭害,你必遇浪翻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兄笑道:“我永世也不得翻江!”
李兄不屑道:“‘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暫時禍福。’”
“你怎麽就保得自己無事?”
張兄樂嗬嗬地回道:“李兄,你雖這麽說,卻不知道一些事。”
“我的生意一向有準頭,定不遭此等禍事。”
李兄疑惑道:“你那水麵上的營生,極凶極險,隱隱暗暗,能有什麽準頭?”
張兄得意道:“你不曉得!這長安城裏,西門街上,有一個賣卦的先生。”
“我每日送他一尾金色鯉,他就與我袖傳一課。”
“依他說的方位下網拋鉤,百下百著!”
“今日我又去買卦,他教我在涇河灣頭東邊下網,西岸拋鉤,定獲滿載魚蝦而歸!”
“明日上城賣錢沽酒,再與老兄相敘!”隨後二人就此辭別。
這番話傳入徑河龍王耳中,龍王當即大怒道:
“那金色鯉魚乃是我的龍子龍孫!”
“若那算命的真算得準,都按他的卦象來抓魚,豈不是要抓盡我徑河水族?”
說著,徑河龍王便提寶劍要上長安城,將那算卦的砍殺了。
這時,旁邊的夜叉連忙攔住,說道:
“大王且息怒!常言道:‘過耳之言,不可聽信。’”
“大王此去,必有雲從雨助,恐驚了長安百姓,上天見責。”
“大王隱顯莫測,變化無方,隻消變作一秀士,到長安城內暗訪一番。”
“若他果真有這本事,再殺他不遲。若他沒這本事,任他如何說,也不打緊。”
徑河龍王聽了,覺得有理,便收起寶劍,找了個無人之處上岸,變成一白衣秀士,朝長安城西門大街走去。
而徑河龍王不知道的是,那河邊爭論的李兄、張兄離去後不久,便變化成了土地和木吒。
木吒一個影遁,來到觀音麵前,而此時觀音正坐在卦攤前。
木吒傳音道:“那龍王已被騙來,不消片刻便會到此。”
觀音菩薩暗自點頭。
正此時,一白衣秀士撥開吵鬧的人群,來到觀音跟前。
觀音閉著眼睛,高聲說道:
“屬龍的本命,屬虎的相衝。寅辰巳亥,雖稱合局,但隻怕的是日犯歲君太歲)。”
徑河龍王一聽,便覺對方應是有些本事,自己要找的人,估計就是眼前這個算卦的了。
徑河龍王走到跟前,看到上麵有旗幟寫道:
六爻熟諳,八卦精通。能知天地理,善曉鬼神情。一盤子午安排定,滿腹星辰布列清。真個那未來事,過去事,觀如月鏡;幾家興,幾家敗,鑒若神明。知凶定吉,斷死言生。開談風雨迅,下筆鬼神驚。招牌有字書名姓,神課先生袁守誠。
徑河龍王心中嘲諷道:“這道士好大的口氣!“
”他竟然自稱是當朝欽天監台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袁守誠。”
“且不說我徑河龍王根本沒聽過袁天罡有什麽叔父,就連那袁天罡來到我跟前,也得三叩九拜,自稱一聲‘龍王爺爺’!”
“這所謂的‘叔父’,光看這旗上的詩就夠猖狂的,又是能知未來過去事,又是知曉幾家興盛、幾家衰落,還知天下事、斷凶吉,下筆鬼神驚……吹什麽牛!”
“天下能有幾人有這般本事?”
“若真有這本事,我絕不相信他會在這街頭算卦為生!”
“此人果真是個滿嘴謊話的騙子!”
徑河龍王當即放下心來,但見這麽多人都相信這算卦的,便打算給這騙子一個教訓,砸了他的招牌。
可憐的徑河龍王,卻不知自己麵對的正是觀世音菩薩,那旗上寫著的本領,竟全是真的!
觀音菩薩化作的袁守誠,見徑河龍王上前,便讓木吒變成的童子獻上茶水。
觀音抿了一口茶水,問道:“不知公前來何事?”
徑河龍王說道:“請先生算算,明天天氣如何?”
觀音假裝掐指一算,說道:“雲迷山頂,霧罩林梢。若占雨澤,準在明朝。”
徑河龍王接著道:“明日甚時下雨?雨有多少尺寸?”
觀音回道:“明日辰時布雲,巳時發雷,午時下雨,未時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點。”
徑河龍王見眼前的算卦先生說得如此仔細,當即笑了起來。
原來,徑河龍王的職位乃是八河都總管、司雨大龍神,是僅次於四海龍王的最大官職,明日下什麽雨、何時下雨,自然都由龍王定奪。
要不然,天下哪有那麽多龍王,朝凡間百姓索要貢品才下雨的事情?
在徑河龍王看來,雨都是自己想下多少就下多少,這算卦的卻能準確說出明日雨量,豈不是胡扯?
於是,他當即笑道:“此言不可作戲!”
“如是明日有雨,依你斷的時辰、數目,我送課金五十兩奉謝。”
“若無雨,或不按時辰、數目,我定要打壞你的門麵,扯碎你的招牌,即時趕出長安,不許在此惑眾!”
觀音也不生氣,平靜地回答道:
“自然如此。你且回家等待,明日下雨後再來見我。”
徑河龍王高興地哼著歌,離開了長安城,回到龍宮中。
龍宮中的眾人從夜叉口中得知此事,便問道:
“大王見了那算卦的,那人到底如何?”
徑河龍王笑嗬嗬地說:“不過是個騙子罷了!”
“他居然敢和我賭明天是否下雨、下多少雨。”
“我乃司雨大龍神,想什麽時候下雨就什麽時候下雨,他還能管得著?”
“明天且看我砸了他的招牌,叫他沒法再騙人!”
眾海族聽了,皆嘲笑道:
“大王是八河都總管、司雨大龍神,有沒有雨、下多少雨,隻有大王說了算!”
“那算卦的定是胡扯,明日必定輸個幹淨!”
眾海族正笑談間,忽然聽到空中有人叫道:“徑河龍王接旨”
喜歡西遊從一隻老猴子開始請大家收藏:()西遊從一隻老猴子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