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新的發現

字數:3403   加入書籤

A+A-


    菜園雖不大,也就一畝地左右,卻規劃得井井有條。
    周道清一邊往前走,一邊詳細介紹,尤其是對一些山野菜的栽培方法,講解得極為細致,仿佛那些野菜是自己的孩子一般。
    行至菜園的西南角時,公孫易忽然發現了一株特殊的植物——馬鈴薯。這讓他大為驚訝,自穿越到這個世界以來,他從未見過此物。起初,他以為是農戶種植數量少,不夠售賣,後來才知道,原來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這種蔬菜 。
    萬萬沒想到,今日竟在此處不期而遇。眼前這株馬鈴薯,植株矮小,葉片泛黃,混雜在雜草叢中。若不是頂端綻放著幾朵淡粉色小花,著實難以發現。
    公孫易趕忙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撥開一旁的雜草,伸手便想去觸摸。周道清見此情景,急忙出聲製止:
    “師侄,住手!這果實有毒,切不可食用 。前些日子,觀裏有幾名弟子誤食此果,很快就中毒嘔吐,折騰了好幾天才康複。我已讓人將這類植株統統鏟除,沒想到這裏還遺漏了一株 。”
    顯然,周道清誤會了公孫易,以為他想摘那青色的果實吃 。
    公孫易聞言,滿心疑惑,開口問道:
    “師叔,這馬鈴薯難道不是你們種的 嗎?”
    “馬鈴薯?你管這東西叫馬鈴薯?這並非是我們所種,我也不清楚它怎麽會在這兒長出來,或許是鳥雀之類叼來的種子,在此自然生長的 。但這東西確實不能吃,還帶有毒性,沒什麽用處。”
    公孫易又驚又喜,萬萬沒想到,自己無意間竟發現了比金山銀山還珍貴的寶貝——馬鈴薯,在他看來,這可是能拯救成千上萬人性命的東西 。
    興奮不已的公孫易急忙大喊:
    “師叔,您誤會啦!這東西的果實長在地下,那可是個寶啊!快幫我一起找找,看看附近還有沒有 !”
    周道清聽了,將信將疑,但見公孫易如此激動,料想師侄不會說謊,便招呼菜園另一頭的兩名弟子過來,一同幫忙尋找 。
    菜園邊緣蒿草繁茂,眾人找了許久,隻有弟子陸金鎖在草叢中又發現了一株。不過由於被草叢遮蔽,這株馬鈴薯長得十分纖細,瘦小枯幹的,枝杈都沒發出幾根,而其他人則一無所獲 。
    公孫易小心翼翼地清理掉兩株馬鈴薯周圍的雜草,又用樹枝將它們圍起來,生怕被動物破壞 。
    忙完這些,他才向周道清和兩名弟子解釋道:“師叔、師妹,這便是馬鈴薯,也叫土豆。能吃的部分埋在地下,口感很棒,而且產量高、易儲存。要是能大規模推廣種植,定能解決眾多人的吃飯問題,饑荒的年頭,更能救下萬千性命 。
    咱們修道之人以普濟天下為念,這馬鈴薯可是無比珍貴之物 。當務之急,是先保護好這兩株,明天再帶人進山找找,看其他地方還有沒有。無論如何,得把種子留存下來,來年栽種。這可是關係到蒼生福祉的大事,千萬不能馬虎 。”
    周道清和兩名弟子雖對這看似普通的植株有如此大的作用心存疑慮,但見公孫易神情嚴肅認真,便也信了 。
    在周道清的安排下,這兩株原本毫不起眼的土豆,一躍成為了重點保護對象。誰能想到,正是他們這個小小的舉動,竟為日後的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 。
    第二天,白雲觀的眾弟子在周道清道長的率領下,幾乎傾巢而出,於青峰山廣袤的區域內展開了大規模搜索。
    然而,青峰山山林幽深、樹木繁密,地域遼闊,且諸多地方山勢險峻,想要做到麵麵俱到的排查,實在是難如登天。
    不過眾人的努力並未付諸東流,午後時分,幾名弟子在一處隱蔽的山坳中,意外發現了十幾株目標植株。公孫易當機立斷,命人清理掉周邊雜草,並在四周圍上柵欄加以妥善保護。
    此後,眾人又持續搜尋了三日,卻再無所獲,最終隻能無奈作罷。
    周道清道長特意安排專人悉心照料這十幾株馬鈴薯,把這件事當做白雲觀的頭等大事去做。
    待諸事處理完畢,她又帶著公孫易前往青峰山的半山腰。此處是一片阡陌縱橫的田地,高粱與穀子茁壯成長,顯然,這裏便是山中的口糧田。
    公孫易望著這片鬱鬱蔥蔥的莊稼,陷入了沉思。他深知,若想實現作物高產,僅僅依靠澆水施肥遠遠不夠,關鍵在於品種的改良 。
    他不禁想起“水稻之父”袁隆平,僅憑一己之力解決了多少中國人的飯碗。他又想起在來長安的路上,那處茶棚外采集的幾株形似穀子的野草。他心中萌生出一個大膽的想法:能否利用這些野穀子進行雜交?這若是能成功,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於是,他將這一設想說給了周道清。並舉例說明,以前有個姓袁的世外高人,就在水稻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功。又解釋道,無論是穀子還是高粱,隻要采用同科屬植物進行雜交改良,極有可能大幅提升作物產量。他還細致地闡述了雜交改良的大致方法。
    此番言論,讓周道清的反應不再僅僅是驚訝,更多的是難以置信。她難以想象,一個年僅二十歲的年輕人,怎麽會知道的這麽多?這實在是太過離奇。
    然而,聽他講得頭頭是道、邏輯嚴密,又合情合理,似乎又確有可行之處。況且,這件事若能成功,那可是功在千秋的大事。
    無論真假,周道清決定一試。她相信,師侄在這件事上不會欺騙自己。隻是,她心中仍不免疑惑:世上當真有像袁老先生那般的奇人嗎?
    自那之後,周道清便全心全意投入到農作物雜交改良的研究中。為此,她特意下山購置了紙筆,決心將公孫易傳授的方法一一記錄下來。
    起初,她讓公孫易講解,自己則在一旁記錄,遇到不解之處,便請公孫易詳細解釋。
    然而,這種方式進展緩慢。公孫易見狀,索性接過筆,親自書寫整理資料,讓周道清直接閱讀,若有疑問,再為她解惑。如此一來,二人的角色仿佛互換,公孫易這個師侄倒成了師傅。
    看著公孫易筆下流暢飄逸的字跡,以及通俗易懂的闡述,周道清心中既佩服又好奇,究竟是怎樣的師父,才能培養出這般出色的徒弟?若說是自己那大師兄的功勞,她是萬萬不信的。
    喜歡穿越古代,一不小心遇到郡主請大家收藏:()穿越古代,一不小心遇到郡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