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賬目與兵員
字數:4714 加入書籤
鴻臚寺正堂內,劉綽話音落下,滿堂寂靜。
吐蕃副相的臉先是僵住,隨後像被火烤的羊皮般一點點皺了起來。
他手指無意識地撚著胡須,眼中精光閃爍,突然嗤笑一聲。
“三七分?縣主莫不是在說笑?商路全在我們掌控之中,沒有我們的準許,你們連一粒沙子都別想運過去!”
劉綽不慌不忙地端起茶盞,輕輕吹開浮沫:“殺頭生意有人做,虧本買賣無鬼幹。此等品級的琉璃,豁出命去走私的人數不勝數!若不是想讓沿路唐民能得些好處,我是一成都不想給你們的。別忘了,接連兩場大戰,你們都是戰敗國。和談也是你們主動提的。”
“所以,不是我們求著你們重開榷場,是你們求著我們停戰止戈。”她將茶杯往前一推,“蔡邦喜饒換的是榷場——”又將底托往前一推,“稱臣納貢,止的才是刀兵。一碼歸一碼!”
元寺卿立時心領神會,扯開了架勢道:“縣主所言甚是。兩國既要和談,我大唐天子胸懷寬廣,願不計前嫌與你們重開貿易,歸還蔡邦喜饒。陛下年事已高,無需你們進貢王女。但稱臣納貢還是少不了的!”
吐蕃副相臉色變得鐵青,怒目圓睜,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來:“你們大唐莫要欺人太甚!稱臣納貢絕無可能!”
他身後的隨從們也都握緊了拳頭,氣氛陡然緊張起來。
劉綽卻依舊神色鎮定。
“若論疆土,河西、隴右本就是我大唐故地。這兩道究竟能生產多少瓷器、絲綢、茶葉,副相心知肚明。若榷場重開,大唐腹地的貨物將源源不斷借道而過,你們能得到的利益,絕非你口中所言微乎其微。張將軍已回到鳳翔,回鶻王子阿史那羅真也已到了長安。我把話放在這裏,今日咱們談不攏,明日我就跟回鶻人訂立盟約。有暴利的琉璃開路,又有鹹安公主坐鎮,路雖繞得遠了些,買賣卻更穩妥。隻可惜,兩道唐民不能從中獲利了。是戰是和,你們看著辦!”
舒王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無的笑,直視著吐蕃副相,緩緩道:“如今吐蕃國力受損,若繼續與大唐為敵,隻怕後果不堪設想。稱臣納貢不過是個名分,換來的卻是兩國百姓的安寧和長久的貿易往來,這其中的利弊,貴使不會算不清楚。”
吐蕃副相的眼神閃爍不定,心中天人交戰。
誠如劉綽所言,其餘商品的走私或許還能控製,但琉璃實在太過暴利,整個大唐隻有映月琉璃坊能製。
邊境線那麽長,根本防不勝防,隻要有一兩件能到安西軍手中,他們就能支撐許久····
與其這樣,倒不如將琉璃生意過了明路,既能白撿三成利潤,還能知曉貨物流向。
左右,沒有新的兵員補充,安西軍那些老頑固成不了什麽氣候!如今便已提不動刀,再過幾年就要死絕了!
何況,琉璃運了出來,賣給西域各國貴族時是什麽價還不是他們說了算?
過了好一會兒,他重重地坐下,故作為難地長歎一口氣道:“事關重大,容我等回去商議一番,再給你們答複。”
劉綽和元寺卿相視一笑,知道這事兒有了轉機。
剩下的無非是榷場地點,琉璃出貨量等等細節要扯皮了。
和談備受關注,一結束,元寺卿便帶了這卷宗進了大明宮。
而作為一個旗幟鮮明的“太子黨”,回縣主府前,劉綽自然先要到東宮去回稟細節。
寢殿內,廣陵王和幾個東宮謀士服侍在側。
太子雖口不能言,但腦子還算清醒。
每聽完一處,就讓兒子在紙上寫下幾個字,難免耽誤得久了些。
哪知正說著和親一事呢,突然闖進一名身著素色衣裙的少女。
她眼眶通紅,一見到太子,便撲通一聲跪下:“父王我不要嫁去吐蕃!”
又轉向劉綽哭求,“先生救我!”
劉綽連忙扶起她:“郡主這是何故?”
李淳也道:“鹹寧,你怎麽來了?”
李自虛哽咽道:“聽聞先生來了,我便想著過來問問父王的病情。剛才你們說的話,我都聽到了。那些吐蕃人討要皇孫女給他們的讚普和親......先生,我不想嫁去吐蕃!”
劉綽拉著李自虛的手坐下,溫聲道:“郡主別急,沒人要你去和親。”
李淳也被氣笑了,“是啊,誰要你去和親了?”
李自虛淚水漣漣:“德陽姐姐和雲安姐姐都已許了人家,隻剩下我......王兄莫不是欺我年幼,什麽都不懂?吐蕃苦寒,那讚普又年長我許多,我......”
劉綽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背:“郡主放心,如今是咱們大唐占著優勢,不必靠和親換取和平。”
李自虛抬起淚眼:“真的?”
李淳笑著道:“劉先生說的,你還不信?真是個急性子!好了,你先回去,一切交給大兄。”
送走李自虛後,李誦又在兒子的幫助下直指琉璃貿易的要害。
賬目和兵員。
李淳道:“若不派人監督賬目,出了長安,賣什麽價自然都是吐蕃人說了算。如你所言,走私到河西道就已是長安的兩倍價格,到了西域還會再翻上幾倍。如此以來,利潤的大頭還是吐蕃人拿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綽笑答:“兩處榷場的位置,最好一個靠近唐蕃邊境,一個靠近安西都護府。如此安排,吐蕃人最好接受。下次和談時,臣會要求在這兩處榷場,各開設一間專賣琉璃的商鋪。一間以長安市價出貨給吐蕃人,另一間隻接待西域客商,價格根據行情來定。每次出貨,長安總店都會派人跟著押運,吐蕃人要保證貨物平安運到分店,才能得到那三成利潤。後麵的倒買倒賣,隨他們去。總之,不會讓西域各國以為坐地起價的是我們唐人。”
李淳興奮道:“大善!”
見太子也輕輕點了點頭,劉綽接著道:“不過幾個店鋪夥計,吐蕃人不會放在眼裏。但這兩間分店卻可以成為我們搜集消息的據點。”
“他們一定會派斥候日夜盯著的!兩邊都有賬本,西域客商離去時,定也有人盯防···”一旁的王叔文提醒道,“如何才能想辦法將補給送到安西軍手中?”
李淳也道:“縣主可有何良策?”
“讓利!”劉綽道。
“讓利?”李淳和幾個謀士同時問道。
“讓利給那些西域客商麽?”
劉綽笑著搖頭,“是赤鬆珠。河西道的吐蕃守軍以蘇毗部為主,臣打算將其中兩成利讓給他!有他幫忙,總能將補給送出去!這是長久買賣,再不濟,待生意穩當了,還可以找幾個信譽好的西域客商夾帶!”
“妙哉!赤鬆珠因為出身蘇毗部,無法承繼讚普之位。自是更願意率部眾獨立出去,缺的正是銀錢。縣主好手段!如此還能離間吐蕃各部!”
“到時,他們賺得越多,內政反倒更亂了!”
“待他日赤鬆珠起兵,咱們安西軍正可趁機反攻!到時東西夾擊···”
一眾謀士展望未來時,太子用手敲了幾下枕邊的案幾。
李淳忙道:“如今的安西軍都已垂垂老矣!若無兵員補充,所謂東西夾擊之策還是空談!”
“雇傭軍!”劉綽笑得狡黠。
“雇傭軍?”
“有錢能使鬼推磨。西域各國本就對我大唐極為向往。隻要軍餉充足,雇傭一批西域勇士補充進安西軍便是。待大事定,給他們唐民身份,有功者還可攜家帶口入籍長安。殿下覺得如何?”
“妙哉!妙哉!”李淳忍不住撫掌大笑。
太子也扯動僵硬的麵皮笑了起來。
王叔文拱手向太子道喜:“殿下,如此一來,用不了幾年,河湟故地就能收回了!”
滿室都是溢於言表的興奮。
劉綽趕忙人工降溫道:“哪有這麽簡單。下次和談怕是還有得吵呢!”
父子二人對視一眼,李淳大笑起身,“縣主不必憂心,我這就入宮向聖人回稟。到時,讓鴻臚寺的人跟他們扯皮就是!”
喜歡長安多麗人請大家收藏:()長安多麗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