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該誰了?

字數:3118   加入書籤

A+A-


    朱小鬆休息了好幾天,終於緩過來了。又開始盤算自己的敵人。現在第一個就是遼東的皇太極,第二個就是四川的張獻忠,第三個就是現在在河南的李自成,還有一個跑了高迎祥。
    再有就是隱藏的地主階級,還有江南士紳,以及他們的走狗東林黨。
    朱小鬆腦子裏開始盤算下一個收拾誰?這時候才發現,在這段時間,皇太極帶領後的主力部隊,徹底打敗了朝鮮。
    朝鮮國王已經連續上書好多次了,最終因為明朝沒有支援,被迫投降,每年給後進供很多東西。
    後金現在沒有了山西八大晉商的支援,又沒有了各種物資,除了對外進行打仗獲得之外,好像也沒有別的出路。
    不過禦醫幹的相當不錯,在遼東,這種神奇的藥丸,很受到後金官兵的喜歡。要知道在明朝打仗的時候,一個人受了傷能不能活下來,如果你是有錢那倒無所謂。
    問題是你沒錢的話就隻能硬扛著,這玩意兒吃下去就感覺不到疼,銷量可以說是非常的好。大量的鴉片在遼東地區開始銷售,這玩意兒不但能夠當飯吃,而且受傷了之後還不會疼,更重要的是還能夠振奮士氣。
    已經得到了後金軍隊官兵的認可,這玩意兒屬於常備藥物,而且價錢非常便宜,每個人都能夠購買的起。
    洪承疇加大種植力度,做好之後就運輸到遼東,這明明就是賠錢的生意,但是有市場,也不知道太子究竟是怎麽想的,為什麽把這種東西提供給自己的敵人?
    別的事情倒沒發生什麽,朱小鬆看到錦衣衛調查報告。老百姓對於這種愛國債券,那是非常的歡迎,尤其是這群人親眼看到,真的能夠賺到錢。
    很多人都拍自己的大腿,當時怎麽自己就不想著購買一點!這可是10的利潤,兩個月10,一年如果六次的話,自己根本就什麽都不用做了,光吃分紅這一年都夠了。
    市場如此火爆,朱小鬆決定成立一個專門出售債券的地方。首先這種紙張必須特殊,防止有人造假,第二,如果有人想購買,必須還得有銀行的資金,更重要的是,戶籍這種東西好像不太靠譜。
    必須盡快統計人口,現在是大明朝可沒有什麽身份證,就算是自己做出來,這最原始的照相機也不好弄啊。
    趕緊找來禦醫,經過詢問才知道,原來中國古代有水銀這種東西,隻不過名稱不一樣。而且這玩意兒產量還非常豐富,主要是用來治療皮膚病,順便給屍體做保護用的。
    朱小鬆才發現,古代有一種礦石叫辰砂,其實就是硫化汞。磨成粉末之後,在鐵鍋裏麵加熱,冷凝之後的液體就是水銀。
    朱小鬆記得曾經在網上有一個大哥特別喜歡攝影。跟自己曾經詳細的講述過,如果想發明第一台照相機,那就需要用到水銀。
    徐光啟現在還在南京,趕緊把這個人調回來,順便抓了幾個道士,專門又來提純水銀。在自己準備下命令的時候,發現徐光啟居然從南直隸,回來了。
    盧象升還給自己寫了一封信,江南的錢實在是太多了,這些海盜都瘋了一樣,每天在海上四處搶劫。
    大量的稅收源源不斷地到達南京銀行,因為這些人發現自己無論通過勞動,無論多長時間都沒有辦法積累這麽多財富。
    所以很多靠海邊的人現在已經不生產了,完成了職業海盜。這些人發現得到朝廷的保護之後,在大海上可以光明正大放心大膽的殺人。
    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銀行的銀元就積累了兩億塊,這麽大一筆錢放在南京銀行也不知道幹什麽。
    特意送這些物資過來,徐光啟作為押送人員,這次直接帶了一萬人。路上的物資,那簡直就是遮天蔽日,好像一條源源不斷的長龍。
    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才到達北京,看到自己的便宜老師來了,朱小鬆趕緊把這老頭叫過來,詳細解釋一下照相機的原理。
    把自己培養的幾個人才,一塊兒扔給這老頭,趕緊去研究去吧。因為有了一個大概的方案,水銀這種東西又不是沒有。
    第二天徐光啟找到太子朱小鬆,居然已經弄出來了一個簡易的東西,把一個影像留在物體上,就需要用到碘化銀,太子殿下給自己找到了這種東西,剩下的就是照貓畫虎。
    隻不過這個所謂的照相機,雖然可以保存這個相片,但是想弄出一張照片來,起碼需要30分鍾。
    看到一晚上就出來了研究成果,朱小鬆覺得自己的計劃可以實行了,隻要製作1000台這樣的東西,每天給人照相,進行統一戶籍,不但可以大力催生化學產業,而且還可以徹底改變社會結構。
    明朝的戶籍製度說白了就是一張黃色的紙,這東西要是偽造,可是有點困難。但是如果有權力偽造的話,那恐怕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
    這年頭上山當土匪,或者是流竄作案,很難一個人的身份,畢竟除了這張黃頁之外,就得找當地的人核實,萬一當地的官員也是徇私舞弊,參與了造假,恐怕就很難得到真相。
    在太子大筆一揮,5,000,000銀元的投入之下,很快就有一批專業的攝像師,他們每個人都得到了一個最簡易的照相機。
    這玩意兒的技術說白了非常簡單,經過三天的培訓這些人就開始。北京城一下子轟動了,誰也沒有見過這個新鮮玩意兒。
    太子殿下製作出來了身份證,每個人的照片照的那是非常清楚,仿佛鏡子裏的自己。明朝的戶籍製度開始改革,第一個就是從北京開始。
    首先就是朝廷官員,每一個人都多了身份證,你必須把你這個東西保存好,畢竟玻璃這種東西一年之前就出來了。
    用一塊玻璃封住你的身份證,無論你出門還是做什麽,都需要戴在脖子裏。這些官兵每天都查看這玩意兒,如果你沒有佩戴,首先先把你抓起來。
    喜歡逆子別鬧了,爹是木匠皇帝請大家收藏:()逆子別鬧了,爹是木匠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