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中毒了
字數:3202 加入書籤
太子朱小鬆正在思考怎麽繼續發展,突然之間感覺天旋地轉,直接就咣的一聲摔在桌子上,立馬就昏迷了。
小順子看到這個情況,立馬就來了醫生,經過對太子的身體檢查,才發現中毒了,而且是中了一種從來就沒有見過的毒藥。
皇帝朱由校聽到這個消息,急匆匆讓人推著輪椅就過來了,看著自己的兒子,看著大明江山的繼承人中毒了,立馬就變得非常生氣。
皇後張嫣聽到這個消息,急匆匆跑過來,看著自己的兒子躺在床上一動不動,已經進入了昏迷狀態。
兩口子那是非常生氣,直接就對太子的東宮進行了嚴格的檢查,並沒有發現太子中毒的原因。
朱小鬆感覺自己能夠聽到外麵的一切,但是自己偏偏不能說話,又偏偏不能動,這種感覺是非常的真實。
醫生通過對太子血液的化驗,最終得出來了,這是一種沒有見過的毒藥,這到底是什麽,現在不好說。
麵對皇帝和皇後要求,不惜一切代價,隻能夠提取這種毒素進行化學檢測,然後直接選擇小白鼠進行實驗。
發現這種小白鼠被注射之後,立馬就會變得昏迷,通過不斷地化驗,這才發現對於人的神經傷害是非常大的。
這究竟是有誰要對太子下手?皇帝朱由校百思不得其解,要知道皇帝隻有這一個兒子,就算是你想當皇帝,那也得等老皇上死了。
自己這個皇帝沒有中毒,反而太子是中毒了,就算是挑帝國繼承人,那也是從太子朱小鬆的兒女裏麵挑選。
想想這些孩子年紀還不是很大,那到底是誰?太子隻是對教育進行的改革,畢竟在考試當中,語文占的比例不是很大,反而數學占的比例非常大,尤其是像剛剛開辦的這些物理呀,化學生物之類的。
畢竟你想當醫生的話,那肯定是要有一定基礎的,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沒有一定的基礎,你根本就學不會呀。
是誰要對太子下手?三個月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太子朱小鬆就像一個木偶一樣,在床上動不了。
但是好在經過不斷地實驗,研究出來了解藥,為了盡快獲得準確的數據,就隻能夠使用馬,進行不斷地得到抗體。
經過對人的不停的實驗,畢竟死刑犯多的是,總算掌握了人體注射的安全劑量。
經過半個月的治療,太子朱小鬆終於清醒了,自己睜開眼睛非常的費力,當開口說話的時候,那沙啞的聲音差點把自己嚇死。
旁邊的小順子已經三個多月,沒有睡好了,每天就守在太子的身邊,終於看到太子醒了。
這好消息一下子就傳到了整個皇宮,皇後和皇帝兩個人是第一個來的,後麵來的才是朱小鬆的女人,太子朱小鬆的一堆孩子。
朱小鬆這個時間終於有精力看看自己的孩子了,發現這麽多年,自己居然有37個兒子,26個女兒。
好家夥,如果放在古代皇帝裏麵,自己可是一個多子多福的人,要知道中國人的傳統就是這個樣子。
自己的大兒子今年都十幾歲了,最小的孩子今年才幾個月,自己的女人浩浩蕩蕩,看來當皇帝還是有一定好處的。
直到第二天自己發現身體還是不能動,經過醫生的詳細檢查才發現,破壞了運動神經,很多動作都需要慢慢地恢複,至於到底能夠恢複到什麽程度,那就不好說了。
神經毒素作用於神經上,讓很多神經沒有辦法再進行更新換代,也就是說,以後恢複主要取決於神經能夠恢複多少。
朱小鬆這年過得非常不好,經過半年的鍛煉,才發現自己現在能夠說話,但是想在動,那是不太可能了。
運動神經受到了嚴重的損傷,年的恢複也隻能是保證自己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有知覺,但並不能夠保證能夠運動。
自己的手現在是越來越慢了,能夠慢慢地移動給自己抓癢,這就是自己恢複的結果。
吃東西速度那是非常的慢,這樣痛苦的生活讓自己都想死了,可是想一想,究竟是誰想傷害自己?
就在過年的當天下午,朱小鬆看著輪椅上的皇帝,“我就是想不明白,這究竟是誰對我下手,我到現在都不知道,對方是怎麽讓我中毒的?”
皇帝沒想到自己的兒子居然是這樣,現在還在關心是誰在對自己下毒,而不是關心如何讓自己的身體康複。
“那你就放心大膽的去追查,可是我查了很久,沒有任何線索,我懷疑下毒的人就在你的東宮裏。”
“但是沒有任何證據,現在想想,當初應該徹底調查一下皇宮,否則的話也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
朱小鬆心裏那個悔恨呀,原來全世界最害怕的就是認真兩個字,自己當時就應該一鼓作氣,徹底調查清楚,否則的話今天的代價真的是太殘酷了。
這究竟是誰對自己下毒了?想想就覺得可怕,有人能夠無聲無息的使用一種,從來就沒有見過的毒藥,並且堂而皇之的進入皇宮,這是多麽可怕的事情。
想要獲得這種毒素,這是非常困難的,畢竟自己都沒有見過,但是每年都有很多探險隊在非洲和南美洲熱帶雨林,每年都會帶回來很多樣品。
隻能繼續加大對探險的支持,慢慢地這些科研機構接觸了很多新的物種,也得到了很多樣本。
通過太子朱小鬆中毒的化驗結果,慢慢地終於找到了兩種類似的毒藥。
一種是南美洲亞馬遜雨林裏麵的一種蛇身上的毒,另一種是非洲大裂穀出產的一種小型蜥蜴類動物,身上的毒素非常類似。
雖然這兩種毒,跟自己中毒的化驗成分非常相似,但是也不能夠肯定就是這種,隻能繼續加大對這兩個地方的探索。
想要獲得完整的解藥,那就必須對這種毒素有一個深刻的認識,現在大明的科技進步還是不太行,隻能繼續加大對科研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