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太子?

字數:4066   加入書籤

A+A-


    在完顏宗望的命令下,京觀被拆除,五千金兵的首級被集中火化並且妥善埋葬。
    完顏宗望在延津南寨設立祭壇,告慰戰死的五千金軍勇士。
    此次成功訛詐大宋帶來的喜悅,被這京觀瞬間衝淡的無影無蹤。
    所有的金軍此時此刻都義憤填膺,可下意識間,內心第一次對宋軍有了一絲驚懼!
    在他們看來,孱弱的宋兵竟然有能力一次性圍殲這麽多金人!這事情就很嚴重了!
    以後行軍,萬萬不可托大!
    "派人查一查梁山軍是哪裏冒出來的?之前宋國最精銳的就是西軍,怎麽突然又來了個梁山軍!戰鬥力還這麽強!"完顏宗望陰沉著臉說道。
    金軍在延津渡口耽擱了兩天,埋葬死者籌集船隻,終於大軍陸陸續續過了黃河北返。
    雖然完顏宗望臨走之前,已經命令將碑文搗毀,可是這碑文就像打不死的小強,沒過幾天,就有宋人過來重新刻了一塊一模一樣的石碑,連那碑文也是一字不差的被複刻!
    此後幾年金軍數次南下,每次路過都會將石碑砸毀,可每次金軍離開後,石碑就會繼續被宋人重新樹立。
    當梁山軍撤離,金軍渡過黃河徹底北返的消息傳回汴京。
    宋欽宗也是長長舒了一口氣。
    謝天謝地,自己說話還算好使,梁山軍也還聽招呼!金人總算離開了!
    半個月後,北宋汴京已經重新恢複了秩序再次繁華起來。
    這時候,一支龐大的隊伍也緩緩回了汴京。
    道君皇帝的車隊在汴京城門停了下來。
    "陛下,咱們回來了!"童貫說道。
    宋徽宗趙詰看了眼汴京,眼神複雜!說實話,他這次回來,不是很光彩!
    金兵南下,他跑了,如今金兵退去,他回來了!而且是以太上皇的身份!
    如果自己還是皇帝,自己的車隊不到汴京,百官以及禁軍就會提前出來迎接!
    如今呢,這麽大的車隊,就這樣自顧自入城,沒有任何迎接儀式!
    之前擁有皇位的時候,很多平常不過的事情,宋徽宗不覺得有什麽稀罕,可一旦沒有了,才發現待遇那是天差地別。
    宋徽宗感覺有點失落,內心第一次有點後悔,不過不是後悔自己跑路,而是後悔怎麽一衝動,拍腦門就把皇位讓了出去!
    讓太子留守監國多好,也說得過去啊!
    不過,世界上最買不到的就是後悔藥,即便是皇帝也買不到!
    "入城吧!"
    幾盞茶後,車隊就到了宮門口,又過了兩盞茶的功夫,宮門大開,
    欽宗皇帝帶著百官閃亮出場。
    "父皇,孩兒幸不辱命,金兵已經撤退,如今汴京徹底安全了!讓父皇受驚了!"欽宗皇帝跪地說道。
    "好孩子,你做的很好,不愧是朕的太子!"宋徽宗上前扶起了趙桓。
    父子倆在宮門口上演了一出父慈子孝的戲碼!
    "陛下,外麵風大,還是回文德殿休息,在文德殿再賞賜太子殿下吧。"童貫說道。
    "好好好,你說的是!皇兒,跟朕入宮吧!
    童貫,你再辛苦一下,派禁軍守好宮門,這麽多人回來,別出什麽亂子?"宋徽宗意味深長的說道。
    趙桓聽罷,急忙攙扶著徽宗進宮。
    "慢!不可!大膽童貫!如今你已經不是什麽樞密使了,陛下早已經罷免你的職務!
    你不聽新皇招呼,擅自帶部分禁軍跑路!罪大惡極!如今舔著臉回來,還妄想接管宮門!
    陛下早已經登基!年號靖康!你還敢稱呼陛下為太子殿下!真是罪該萬死!"這時候李邦彥跳出來攔住了徽宗父子,當著兩人的麵開始怒斥童貫!
    李邦彥的話,徹底點醒了百官以及趙桓,
    是啊,如今新皇已經登基!這童貫竟然稱呼新皇為太子?
    文德殿為皇帝上朝前後休憩之所。徽宗去文德殿休息?這是想讓道君皇帝重新執掌大權?
    "太上皇,陛下已經完成了登基所需的所有步驟,如今已經是靖康元年,還請太上皇移居延福宮!"白時中說道。
    接著更多的大臣跳出來站隊欽宗趙桓。
    "哦?朕離開才一個多月,期間金兵圍城,皇兒竟然已經走完流程正式登基?朕記得當初朕登基的時候,流程前後走了三個月才正式完成。"宋徽宗假裝不知,問向趙桓。
    "父皇,金兵圍城,當時形勢緊急,一切從簡,朕也隻能照群臣的意思辦了。"
    此時的趙桓已經反應過來,自己的便宜父親,竟然還貪戀權利,還想再當皇帝,鑽幾年下水道。
    而此時的欽宗趙桓,剛剛有了點當皇帝的感覺,不用說坐了一個多月皇位!
    就算是隻坐了一天,也沒有再讓出去的覺悟!
    "父皇,外麵風大,朕陪父皇去延福宮吧!"趙桓認真的說道。
    徽宗一看這形勢,知道自己的便宜兒子是鐵了心不讓皇位了。
    隻能接受既定事實,再沒有非分之想。乖乖跟著兒子,在眾人引領下,走向延福宮。
    童貫剛要跟著進去,新皇趙桓回頭說道:"童樞密,你就不要跟進來了,在外麵聽旨吧,朕對你另有重用!"
    童貫此時也是無比絕望!他就算是傻子,也能聽懂好賴話!
    如今自己為了道君皇帝,可謂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已經被新皇記恨了!
    自己自從平定方臘回來,權勢更盛,當初這太子趙桓見了自己,也是笑眯眯客客氣氣的!
    如今,也就金兵南下一個多月的功夫,自己已經前途未卜,甚至有掉腦袋的風險。
    幾天後,新皇的一道旨意便從宮中傳出,童貫被貶為左衛上將軍。
    而這道旨意一出,朝臣瞬間知曉了新皇的態度。
    於是彈劾童貫的奏疏雪片般飛來。
    "童貫真是該死,竟然犯了這麽多大罪?"趙桓假裝生氣的說道。
    "陛下,童貫罪大惡極,不殺不足以平民憤!"李邦彥說道。
    "哎,他畢竟伺候了太上皇一輩子,沒功勞也有點苦勞,雖然他罪大惡極,還是饒他一命吧!將他流放吉陽軍,不許再回汴京!"欽宗皇帝最終下旨!
    眾臣紛紛誇讚新皇仁德,真是菩薩心腸!
    童貫就此退出汴京的舞台,灰溜溜的跟著兩個公人,以及照顧的兩名仆人,向著吉陽趕去。
    喜歡重生水滸我是西門慶請大家收藏:()重生水滸我是西門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