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暗流湧動 新羅入城2

字數:9280   加入書籤

A+A-


    他們自洛陽出發,一路心急如焚,幾乎是馬不停蹄,僅僅用了一日的時間,就奇跡般地趕到了這座舉世聞名的都城。
    鴻臚寺的官員們早已在此等候多時,他們的臉上沒有絲毫的不耐,反而透露出一種意料之中的平靜,顯然新羅方麵早已提前將自己一行的行程安排得明明白白,並告知了長安方麵的接待人員。
    大唐皇帝李二對於新羅女皇的重視程度,可謂是超乎尋常。這不僅僅是因為新羅一直以來都明確表示自己是大唐的附屬國,願意臣服於大唐的威嚴之下,更因為新羅這種主動示好的態度,讓李二感到十分滿意。
    新羅的這份誠意,自然也得到了李二的認可與回報,因此,新羅的使者們在大唐所享受到的待遇,也是極為優厚,令人羨慕的。
    當新羅的使者們恭敬地行禮,口中說道:“小臣見過左仆射大人。”
    房玄齡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和善,也有幾分深不可測的意味。
    在房玄齡的眼中,新羅此次前來,絕非是為了製造事端,而是為了大唐提供一個出兵的借口。
    他深知,新羅此舉,無疑是在向大唐示好,同時也是在暗示大唐,可以借此機會,對高句麗和百濟等敵對勢力采取行動。
    對於高句麗和百濟,房玄齡的想法簡單而直接,那就是徹底滅掉對方,以彰顯大唐的國威。
    在他看來,隻要大唐能夠成功滅掉高句麗,那麽他作為當朝的左仆射,不僅能夠在朝堂上樹立更高的威望,更有可能在青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成為千古流傳的佳話。
    這也是為什麽大唐決定攻打高句麗時,舉國上下都表現出了極高的熱情和支持。無論是朝廷的官員,還是普通的百姓,都對這場戰爭充滿了期待。
    因為高句麗對於大唐來說,不僅僅是一個敵對的國家,更是一種恥辱的象征。
    那河畔的京觀,更是如同刺痛大唐心髒的一根尖刺,讓每一個大唐的子民都感到憤慨和不甘。
    他們渴望通過這場戰爭,洗刷掉這份恥辱,讓大唐的威名再次響徹四海。
    這個時代的大唐,提及攻打高句麗,就如同後世人們談論攻打那個彈丸之地的小日子一樣,立即會激起所有人的激昂情緒,仿佛那是一件理所當然、振奮人心的事情。
    “進去吧!鴻臚寺早已為各位準備好了舒適的住處。”鴻臚寺,這個專為接待外賓而設的機構,其內的布置與服務無一不彰顯著大唐的繁華與強盛。
    房玄齡雖然表麵上客氣地引領著新羅使者,但那份從骨子裏散發出的冷漠與高傲卻是難以掩飾的。他對小國的態度,就如同冬日裏的寒風,刺骨而冰冷。
    “是!謝過左仆射大人,我們這一次不遠萬裏而來,特意帶來了許多我們新羅的土特產,還望左仆射大人能夠代為轉交給陛下,以表我們的誠意與敬意。”
    新羅使者雖心中明了自己被這位大唐重臣輕視,但他卻表現得極為低調與謙遜,沒有放過任何一個可能拉近與大唐關係的機會。
    他深知,在這個強者為尊的時代,能夠得到大唐的認可與庇護,對於他們這樣的小國來說,是何等的榮幸與重要。
    “將你們的禮單給我吧,你們隻需在此靜候陛下的召見便是。”房玄齡的語氣依舊冰冷,沒有絲毫的緩和。
    這並不是因為他本性如此冷漠,而是因為他深知,作為大唐的宗主國代表,他必須保持這種威嚴與冷漠,以此來震懾那些心懷不軌的小國。
    他越是這樣冷漠,新羅等國才會越是心生忌憚,不敢輕易挑釁大唐的威嚴。
    “阿郎,您不覺得陛下對新羅寄予了厚望嗎?為何您對此似乎並不十分熱衷呢?”
    房玄齡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笑意,輕哼一聲道:“那是陛下個人的偏好,而非整個大唐的意誌所在。大唐當前渴求的,是一個正當且有力的理由,去征伐那個野心勃勃的高句麗,而非被新羅所利用,成為他們手中的一把利刃。”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種超脫與睿智,顯然,對於被人當作棋子來操縱這種事,房玄齡是毫無興趣的。
    他繼續道:“我當然明白,新羅之所以表現得如此順從與諂媚,無非是想借大唐之手,去鏟除他們眼中那不可逾越的高句麗。
    在新羅人看來,高句麗就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嶽,是他們用盡十世之力也無法撼動的存在。因此,他們渴望通過大唐的力量,來實現自己的擴張之夢——一旦大唐消滅了高句麗,他們便能趁機吞並百濟,從而在這片土地上嶄露頭角,實現國家的崛起。
    如此淺顯的道理,若是我房玄齡都看不明白,那也就枉費了世人贈予我的‘房謀’之名,更無從與杜如晦並稱為‘房謀杜斷’了。”
    “可是,阿郎,我們難道真要站在新羅那一邊,助他們一臂之力嗎?”身旁的人似乎還是有些不解,疑惑地問道。
    房玄齡再次輕哼一聲,眼神中閃爍著深邃的光芒:“你錯了,我們並非是在支持新羅,而是在巧妙地利用新羅的訴求,作為我們向高句麗宣戰的借口。高句麗近期異常沉寂,顯然也意識到了大唐的虎視眈眈,因此始終未曾給陛下留下任何把柄或借口。而新羅的這番舉動,或許正是我們打破僵局、師出有名的絕佳機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種對局勢的精準把握和對未來的深刻洞察,仿佛一切都在他的預料與掌控之中。高句麗的安靜,無疑也在他們的算計之內,而新羅的這番“配合”,恰好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契機。
    大唐王朝此刻正屹立於曆史的潮頭,它的每一步行動都需謹慎考量,因為戰爭,這柄雙刃劍,絕非輕易可揮。
    打仗,從來都不是僅憑一腔熱血就能決定的事宜,它需要的是天時、地利、人和,以及一個能夠讓天下人信服的正義之名。
    自大唐鐵騎踏破東突厥的疆域,將其從地圖上抹去之後,四周的部族與國家無不心生畏懼,他們開始重新審視這位東方巨擘的力量與意誌。
    “京觀”,這個詞匯如同一塊沉重的石頭,壓在了每一個華夏兒女的心頭,那是戰爭殘酷性的直接體現,是對人性尊嚴的踐踏,更是華夏文明史上的一抹恥辱。人們談論起它時,語氣中無不充滿了痛惜與憤慨。
    “阿郎,眼下的局勢愈發複雜多變,我們是否應該未雨綢繆,為可能的風雨做好萬全的準備?”房心憂心忡忡地對房玄齡說道。
    他提到的“二郎”,正是房玄齡之子房俊,此刻正身處雍奴之地。雍奴,這個聽起來或許有些陌生的名字,實則承載著厚重的曆史意義,它位於大唐邊疆的最前沿,與玉田兩地共同構成了大唐對外防禦的第一道屏障。
    然而,大唐的疆域並未止步於此,石城以北,廣袤的土地上居住著各式各樣的蠻族部落,那裏是大唐尚未觸及的遠方,也是未來征伐的目標。
    在這片邊疆線上,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行政管理體係,如都護府這樣的機構還未設立,房俊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肩負起了守土開疆的重任。
    有人不解,為何陛下會將房俊安置在如此偏遠且充滿挑戰的地方,但對房玄齡而言,這無疑是對他家族的一種考驗,甚至是一種輕視,這讓他心中難免生出幾分不悅。
    然而,國事為大,個人情感隻能深埋心底,房玄齡深知,高句麗的征伐已是大勢所趨,這不僅關乎皇室的榮耀,更是整個國家、整個民族的共同利益。
    尤其對於那些渴望建功立業的武將們而言,高句麗之戰無疑是一塊誘人的肥肉,是他們展現武勇、實現抱負的絕佳舞台。
    這群以武為生的勇士們,絕不會輕易放過任何一個可以揚名立萬的機會,他們早已磨刀霍霍,隻待一聲令下,便誓要踏平那片土地,將勝利的旗幟插遍高句麗的每一寸山川。
    “現在,我們絕不能沉溺於這些微不足道的計較之中,我們的計劃已近乎完美,就隻欠缺一個合適的借口來將它付諸實踐了。”房玄齡的神色堅定而決絕,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時間的迷霧,看到了未來的輝煌。
    “沒錯,就差這一個至關重要的借口,隻要我們能巧妙地利用它,將這件事情圓滿解決,那麽,無論是怎樣的奇跡,都將成為可能。”
    那些勇猛無畏的武將們,將有機會名垂青史,為後人所敬仰;而那些文韜武略的文官,同樣也能借此機會,留下自己不可磨滅的印記。
    大唐帝國,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有太多的人在渴望著這樣的機會,他們渴望證明自己,渴望在曆史的長河中留下自己的波瀾。
    房玄齡,這位智謀深遠的宰相,更是懷揣著一份不為人知的雄心壯誌。
    他暗自籌劃著,要在這次行動中立下赫赫戰功,不僅要為自己贏得無上的榮耀,更要讓自己的骨肉,即便尚未出生,也能享受到封爵的尊榮,讓房家的榮耀得以世代傳承。
    而那些往昔未曾有過顯赫戰功的人,此刻也滿懷希望,期盼著能在這動蕩的時代中,抓住一絲機遇,讓自己的人生煥發出不一樣的光彩。
    ‘阿郎,二郎的安全……’房心憂慮地提出了這個關鍵問題,他深知二郎對於房家的重要性,更明白在這場風雲變幻中,任何一點疏忽都可能帶來無法挽回的後果。
    房玄齡聞言,微微蹙起了眉頭,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堅定:‘二郎,他是我房家之人,流淌著武將世家的血脈,他的安全,我自然會傾盡全力去守護。我房家,自古以來便是以武傳家,世代忠良,豈會讓他在這亂世中受到絲毫傷害?’
    房心聞言,心中不禁暗自嘀咕,這武將世家的名頭,可不是隨便說說就能擔當得起的。
    他偷偷瞥了一眼房玄齡,心中暗自揣測,房玄齡你既是房家之人,又有著如此非凡的智謀與膽識,那你究竟是怎樣的存在呢?
    這話,他終究是不敢直接問出口的,隻能默默地跟隨著房玄齡,一同前往了那座如今已成為長安城中最為火爆的酒樓——醉仙樓。
    醉仙樓,這個名字如今在長安城中已是如雷貫耳,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都以能在此一聚為榮。
    這裏,不僅有著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佳肴,更有著無數關於英雄豪傑、才子佳人的傳奇故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隻要是來到長安的人,或許可以錯過皇城那莊嚴的打卡之地,但醉仙樓,卻是無論如何也不能錯過的。
    而房玄齡,也終於有機會擺脫了那些難以下咽的食物,他坐在醉仙樓中,品嚐著美味佳肴,臉上洋溢著滿足與喜悅的笑容,仿佛所有的煩惱與憂慮,在這一刻都煙消雲散了。
    這地方儼然已經成了房玄齡每日必到的飯堂,無論是公務繁忙之時,還是閑暇之餘,他總不忘在中午時分蒞臨此地,細細品味一番那令人回味無窮的美食。
    今日,他剛踏入門檻,便豪爽地喊道:“小慧,快些準備些拿手好菜,今日我要與友人暢飲幾杯。”話音未落,他已大步流星地邁向了自己專用的包間。
    此時,包間內已有一位身姿挺拔、英氣勃勃的男子等候多時。他麵容俊朗,眉宇間透露出一股不凡之氣,即便是歲月在他臉上留下了些許痕跡,但那份英武與小帥的氣質依然難以掩蓋。
    若是能年輕三十歲,想必也是一位傾倒眾生的大帥哥。此人正是秦瓊,他與房玄齡交情頗深,此次相約,定是有要事相商。
    房玄齡一進門,便熱情地招呼道:“秦兄,你可算來了,近日可好?”秦瓊微微一笑,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絲凝重:“房兄,我近日一直在暗中觀察新羅使者,暫時還未發現什麽明顯的異常,但這也正是讓我最為擔憂的地方。他們此行太過匆忙,而且護衛人數之多,實在令人費解。”
    房玄齡聞言,不禁點了點頭,眉頭也微微皺起:“確實,新羅不過是個小國,以往前來求援時,護衛等隨從加起來也不過五六百人。但這一次,他們竟然帶來了上千人的護衛隊,這未免太過誇張了些。他們究竟在打什麽主意?難道說,這背後還隱藏著什麽不為人知的秘密?”
    秦瓊輕輕歎了口氣,目光變得更為深邃:“我也正是因此才感到不安。新羅此次前來求援,按理說應該低調行事,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麻煩。但他們的護衛隊卻如此強大,這實在是有些反常。我們不得不提高警惕,以防萬一。”
    千人是什麽概念?那意味著一支龐大的隊伍,足以撼動一方安寧的力量,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接下來你準備怎麽辦?”麵對這樣的局勢,房玄齡不禁問道。
    秦瓊輕笑一聲,眼神中透露出從容不迫,“這件事不急,隻要我們保持警惕,他們總會有露出馬腳的一天。能做下如此驚天動地大事的,定然也隻有那臭名昭著的骷髏殿了。”
    房玄齡聞言點了點頭,這話確實一點都不錯,如今能在大唐這片土地上搞出腥風血雨的,除了骷髏殿還能有誰呢?
    想到骷髏殿的惡行,房玄齡不禁皺了皺眉,“要是真的是骷髏殿在暗中搗鬼,你可要好好的盯著,一旦讓他們得逞,到時候我們都得玩完。”
    秦瓊見狀,拍了拍房玄齡的肩膀,安慰道:“放心,老房,你還不了解我嗎?我秦瓊辦事,何時出過差錯?”
    房玄齡聞言,心中的憂慮稍減,點了點頭,開始著手安排起晚宴來,他知道,在這樣的時刻,保持冷靜和團結至關重要。
    而在皇宮的另一端,陰妃也在緊鑼密鼓地行動著。她利用自己的權勢和手段,最近又搞到了不少的錢財,此刻正滿滿當當地堆放在宮中的密室裏。
    隨著禁軍不斷的進出巡邏,這些不義之財很快就要被悄悄送出宮外,用於她的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這一次之後,軍費大概是夠了。”陰妃心中暗自盤算著,“再加上陰家的支持,大事可期啊。”
    她的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掌控大權的那一天。然而,她並不知道,在這宮廷的深處,還有一雙眼睛正冷冷地注視著她,準備隨時將她拉下馬來。
    陰妃坐在昏暗的燭光下,手指輕輕撥動著算盤,每一聲清脆的響動都似乎在訴說著她內心的忐忑與決絕。
    她細細地算著賬,這一次的行動,她可是冒著極大的風險,幾乎將整個陰家的命運都押在了這場未知的博弈之上。
    要是事情不能如願以償,恐怕不僅她的心血會付諸東流,就連陰家數百年的基業都要在這場風暴中毀滅殆盡。
    因此,這一次,她隻能成功,絕不能失敗,沒有退路,也沒有第二個選擇。
    而在不遠處的陰影中,張阿難正用銳利的目光緊緊盯著那些被懷疑的對象,他們的每一個細微動作都逃不過他的眼睛。
    他心中暗道:“這些人,真是不知死活啊!竟敢妄圖欺騙陛下,難道他們不知道陛下的智謀與威嚴嗎?”他的語氣中充滿了不屑與憤怒。
    隨後,他轉身走向正在沉思的李二,恭敬地稟報道:“陛下,微臣已經查清楚了,這次的事情有不少人參與,經過連日的追蹤與調查,現在基本上已經找到了他們的蹤跡。”
    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像是錘擊在李二的心上。
    “蹤跡?”李二聞言,眼神瞬間變得陰沉無比,仿佛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他緊緊地盯著張阿難,等待著他的下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阿難點了點頭,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凝重:“沒錯,陛下,就是蹤跡。根據我們的調查,這些人似乎與新羅的使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他的話語如同一道閃電,劃破了李二心中的迷霧。
    “新羅?”李二聞言,眼神中閃過一絲疑惑與驚訝。他萬萬沒想到,這場風波竟然會牽扯到遠在千裏之外的新羅。
    張阿難輕輕地點了點頭,進一步解釋道:“是的,陛下。根據我們的推測,應該是新羅的使者護衛在途中遭遇了不幸,而這些人則趁機冒充新羅的使者,混入了我們的領地。”
    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與惋惜,顯然對於這樣的結果也感到十分震驚。
    李二聞言,微微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深思。他緩緩地說道:“這樣能不被懷疑,看來骷髏殿經曆上次的挫敗之後,人手確實已經出現了嚴重的不足。不然,他們也不可能走出這一步險棋,冒充他國使者來實施他們的陰謀。”
    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透露出他對局勢的深刻洞察與把握。
    骷髏殿的強大,李二心中是有著一定了解的。那個神秘而令人畏懼的組織,其勢力之廣、手段之狠辣,在大唐的地下世界中無人不曉。
    然而,經曆了上次那場驚心動魄的終南山一戰後,骷髏殿元氣大傷,實力已經大不如前。盡管如此,李二深知,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骷髏殿依然不可小覷。
    “盯著他們,看看他們去什麽地方。”張阿難的眼神中閃爍著冷冽的光芒,他自然是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立功的機會。
    作為百騎司的統領,他已經太久沒有感受到那種因立下赫赫戰功而帶來的榮耀與滿足。
    如今的百騎司,似乎陷入了沉寂,急需一場大戰來重新煥發活力。
    但張阿難心中也清楚,單憑百騎司的力量,想要徹底拿下骷髏殿,風險實在太大。
    “還是去找一下袁天罡才好,這位智謀深遠的道長,或許能為我指點迷津,甚至保個底”張阿難心中暗自思量,他已經有了初步的計劃。
    喜歡我在大唐做戰神請大家收藏:()我在大唐做戰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