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大奸似忠,大忠似奸

字數:4135   加入書籤

A+A-


    奈何後院的喜訊一個接著一個,他不想厚此薄彼,也不想錯過每一個孩子的誕生,
    所以,直到現在,十二月中旬,馬上過年了,趙雲還是沒有去成青州。
    不過倒也沒什麽太大的影響,既然要過年了,那就年後再去青州吧!
    之後的一段時間裏,趙雲便在家裏陪陪家人,陪陪孩子,好好的享受了一把天倫之樂。
    而關羽也同樣如此,常年征戰在外,難得回來一次,那不得好好折騰折騰啊!
    然而,就在趙雲,關羽等人,在幽州享受天倫之樂時,天下間卻是發生了許多變化,
    比如洛陽朝堂上,比如陳留之地,南陽之地,長沙之地,再比如酸棗,潁川,河內等等。
    不過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冀州魏郡的一場大戰,在不久的將來,天下皆知,一戰成名。
    然而時光悠悠,歲月如梭,
    悠閑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
    轉眼間,時間便來到了公元190年。
    二月初,
    趙雲召集了一眾文武,在議政殿開啟了去青州前的最後一次會議。
    不過在正式議事之前,趙雲還是率先讓王越,通報了一下洛陽那邊的情況,以及近來天下間所發生的大事。
    “安睿,先跟大家說一下目前洛陽的情況,以及天下各州所發生的事情,也好讓大家對如今的天下局勢,有個具體的了解。”
    “諾!”
    趙雲如此做法,已經是每次開會前的例行習慣了,所以王越也不意外,當即便跟眾人說了起來。
    “去年九月,自主公離開洛陽後,河內郡的丁原,便率軍兩萬在洛陽城外,與董卓軍大戰了一場。
    最終結果丁原勝,董卓铩羽而歸,歸根到底,皆是因為一人,呂布,呂奉先。”
    王越此話一出,在場的眾人無不露出了驚訝的神色,
    “不對啊!這呂布不是主公的師兄嗎?”
    “是啊!主公的師兄怎麽會在丁原的麾下呢?”
    “這沒道理啊!難道他背叛了咱們?”
    “這呂布!去一趟洛陽,還把自己給去沒了?”
    除卻少數知情人外,大多數的文臣武將紛紛議論出聲,搞不明白呂布為什麽會在丁原的麾下。
    而趙雲聞言,則是笑著擺了擺手道:
    “稍安勿躁,稍安勿躁,我那呂布師兄啊!生來放蕩不羈愛自由,他就不是一個安分的主,
    此次去洛陽,在回來的時候,他說天下那麽大,他想去看看。
    所以,我便讓他去看看咯,不過對於他出現在丁原麾下,而且還幫丁原幹敗了董卓,這還真是我沒想到的呢!
    不過啊!呂布是我師兄的事,從此以後,就不要再提起,就當不知道這事,明白了嗎?”
    “諾!我等謹記主公吩咐!”
    雖然眾人不知道趙雲,為何要隱瞞呂布跟他的關係,但他們還是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趙雲聞言,笑著點了點頭,隨後便示意王越繼續說。
    “安睿,你繼續說!”
    “諾!”
    “然而好景不長,丁原大敗董卓後,原本是要一鼓作氣攻打洛陽的,
    但是,當天晚上,其部下呂布,卻遭到了董卓的策反,帶著其部五千人馬,入城投奔董卓了。
    由於沒有了呂布的坐鎮,所以第二天一早,董卓便率軍攻打了丁原的營寨,
    毫無意外,丁原敗了,而且敗的很快,隻不過戰後卻沒有發現丁原的身影。”
    聽完王越的話後,眾人臉上的表情很精彩,也很複雜,都不知道該說啥好了。
    然而王越卻是繼續訴說著他的情報。
    “自從董卓打敗丁原,收了呂布,並且吞並了丁原的兵馬後,董卓便自封相國,劍履上朝,夜宿皇宮,拉攏世族,征辟名士。
    緊接著,他又以皇帝的名義,收繳了京兆尹蓋勳的三萬兵馬,右扶風皇甫嵩的三萬兵馬,
    不僅如此,他還得到了南匈奴人於夫羅的投奔,再得八千匈奴騎兵。
    隨後,他便將皇甫嵩的三萬兵馬調往洛陽,將蓋勳的三萬兵馬交由其女婿牛輔,領軍坐鎮長安。
    最後,他又安排其麾下大將張濟,樊稠二人,統領涼州發展的三萬兵馬,穩固後方大本營。
    就目前而言,董卓麾下一共有十三萬大軍。
    分別是長安牛輔率領的三萬人馬,涼州張濟,樊稠二人率領的三萬兵馬,以及洛陽城內的七萬兵馬,
    而洛陽城內的七萬兵馬,則是由城內原本就剩餘的兩萬多兵馬,收編丁原的一萬餘人,皇甫嵩的三萬兵馬,以及於夫羅的八千匈奴騎兵構成。”
    聽到董卓擁有十三萬大軍後,眾人的表情有些不太爽,特別是荀彧,更是直接出言說道:
    “這董卓,當真是無法無天,禍亂朝綱不說,居然還把蓋勳,皇甫嵩的六萬大軍收編了,
    要知道那可是朝廷,用來鎮守涼州叛軍的最後防線啊!這不是助紂為虐嗎?
    蓋勳怎麽想的?皇甫嵩怎麽想的?明知道董卓是國賊,挾天子以令天下,為何還要把兵權上交?”
    此時的荀彧越說越氣憤,都有點恨鐵不成鋼的意味了,
    趙雲聞言,深深的看了荀彧一眼後,方才緩緩開口說道:
    “蓋勳,皇甫嵩二人,皆是愚忠於漢室之人,而天子又在董卓的手裏,掌握著朝廷大義,
    他們二人能有什麽辦法?像我一樣不尊朝廷,擁兵自立嗎?
    不!他們做不到也不會的,哪怕是有人勸說他們,他們也不會做出這種事情的,誰讓他們是忠臣呢!”
    說到這裏,趙雲頓時話鋒一轉道:
    “但是,什麽是忠?什麽是奸?我們應該忠於誰?又應該怎麽定義奸的標準?
    在我看來,我們應該忠於天下人,忠於大漢子民,而不是一家一姓之天下。
    看看幽州,冀州,並州的百姓過的什麽樣的生活,再看看大漢其他州郡百姓過的什麽樣的生活,你們就明白什麽是忠了。
    至於奸,大奸似忠,大忠似奸,是是非非,對對錯錯,隻能留於後人去評判。
    我自己不說,也評判不了,因為亂世將至,乾坤不明,接下來將是一個群雄輩出的時代,一個眾說紛紜的時代,
    而我,隻做我趙雲認為該做的,無愧於心,無愧於民,無愧於天地,僅此而已,
    至於是忠是奸,那就留待後人說去吧!”
    喜歡三國:重生趙雲,桃園五結義請大家收藏:()三國:重生趙雲,桃園五結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