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花岩峰]
字數:4919 加入書籤
《雲巔花影》
上饒靈山深處有座花岩峰,海拔千把米,遠遠瞧著就像一朵大石蓮飄在雲裏頭。十九塊大岩石層層疊疊,岩縫裏長著雪白雪白的鈴蘭,早上露水一照,亮得跟撒了把碎鑽似的。半夜裏峰頂飄起粉霧,模模糊糊能看見個仙子影子, 都說那是九天玄女留在這裏的念想,千百年都沒散。
一、赤日焚野
焦土上的祈願
堯帝那會子,上饒旱了整整三個月。鄱陽縣的稻田裂得跟烏龜殼似的,贛江的水淺得能看見河底的石頭,靈山的老銀杏樹葉子卷成了油條,樹洞裏全是渴死的知了。石鎮的老祭師跪在地上,手裏捧著個青銅爵,裏頭裝著最後一點泥漿,抬頭對著天上九個大火球喊:“白帝青帝在哪兒呢?救救咱們吧!”嗓子都喊啞了,驚飛了幾隻蹲在旁邊的禿鷲。
七歲的小娥跟著娘去溪邊舀水,竹勺伸下去,摸到的全是發燙的泥沙。她正盯著對岸枯死的蘆葦發呆,瞧見一個穿素衣的女子沿著河床走過來,裙擺上沾著泥,可腳步輕得跟踩在雲上似的。小娥扯著娘的袖子說:“阿娘你看,那位姐姐的鞋上咋沒泥呢?”回頭一瞧,娘早就趴在地上,喉嚨裏呼呼喘著氣,眼看快不行了。
九天玄女臨凡
這素衣女子正是九天玄女。她奉玉帝的命下界,頭發上別著王母給的玉蓮簪,袖口繡著二十八宿的治水紋。看到眼前的慘狀,玉蓮簪“叮”地響了一聲——這是昆侖的神物感應到了人間的苦。她小聲說:“九隻金烏鬧得凶,怕是太陽一家子失了平衡。”正說著,聽見岩縫裏傳來哭聲,過去一看,一個孩子抱著已經斷氣的娘,眼淚滴在地上,冒起了青煙。
孩子抬頭問:“姐姐,有水嗎?”玄女指尖在石縫上一點,擠出幾滴水汽,變成露珠落在孩子掌心:“往東走有片竹林,裏頭長著水蘭,根須能吸潮氣,快去。”看著孩子跌跌撞撞跑遠,她想起昆侖瑤池的清水,想起師父說的:“真正的仙術,不是騰雲駕霧,是給老百姓解渴。”
靈芝草的啟示
半夜裏,玄女登上靈山頂,玉蓮簪突然指向花岩峰。雲霧裏冒出太上老君的影子:“要治九烏,得找花岩峰巔的九竅靈芝,三千年開一回花,花蕊能克太陽精魄。”臨走留了把玉鋤,說:“這叫辟霧鋤,能破花岩峰的迷霧。”
月光下的花岩峰泛著冷光,十九塊岩石像朵大蓮花,中間花蕊處閃著熒光——就是九竅靈芝。可峰間纏著紅霧,裏頭傳來惡龍的低吟,原來是火麒麟的後代赤焰虯,鱗甲能燒起千丈大火,喘氣都能帶出山火。
二、霧鎖花岩
化身采藥女
玄女脫掉仙衣,扮成普通采藥姑娘,竹簍裏裝著昆侖的吸露草,能藏住仙氣。剛踏上花岩峰的石階,就被紅霧裹住了,眼前全是枯骨在爬,每個手裏都攥著半株焦黑的靈芝。玉蓮簪提醒她:“這是以前來采藥的人,被赤焰虯的火燒死的,得用水精魄破霧。”
她掏出在鄱江收的水精,指尖凝成水刀,劈開霧牆。走了百丈,岩縫裏竄出條赤鱗大蛇,蛇信子吐著火星子——是赤焰虯的手下火鱗蟒。玄女不慌不忙,拿出吸露草,草葉遇火竟結出冰晶,“哢嚓”一下凍住了蛇身:“火蟒再厲害,也怕昆侖的寒草。”
險象環生的攀登
第三天,玄女到了“蓮花芯”,十九塊岩石圍成迷宮,每塊都刻著火咒。她用辟霧鋤當筆,水精當墨,在岩麵上畫了個“坎水咒”,石頭上突然顯出赤焰虯的記憶:千年前玉帝讓赤焰虯守靈芝,因為它屬火,能平衡靈芝的陰氣。“原來不是惡龍搗亂,是在盡本分呢。”玄女心裏多了份敬重。
第五天,紅霧越來越濃,玄女的凡人身子累得不行,靠在岩凹裏歇著,看見石縫裏長著藍紫色的苔蘚,正是能吸火精的霧隱苔。她靈機一動,把苔蘚敷在鋤刃上,鋤頭頓時發出冰藍光,所過之處,紅霧像開水裏的雪,化得幹幹淨淨。
與赤焰虯的初遇
第七天黎明,玄女終於見到了赤焰虯。這巨龍渾身赤鱗,龍首九隻角,每隻都燃著不同顏色的火——正是九烏的精魄投影。“凡人,停下!九竅靈芝是天地靈根,不許碰!”龍聲像火山爆發,岩麵都裂了縫。
玄女褪去偽裝,露出仙衣上的星鬥紋:“虯君知道嗎?天上九烏鬧得人間寸草不生,靈芝再金貴,能比百姓的命重要?”她雙手合十,玉蓮簪升起水幕,映出山下的慘狀:孩子啃樹皮,老人跪在枯井旁,溪水都蒸出了鹽霜。
三、龍戰於野
火與水的博弈
赤焰虯瞪圓了眼:“我奉玉帝之命鎮守,怎能因凡人壞了天規?”尾巴一掃,九道火苗齊發,把花岩峰燒得像個大熔爐。玄女揮動辟霧鋤,引鄱江的水精凝成冰盾,可凡人的身子哪扛得住神火,掌心刺得生疼。
“虯君守靈芝,可曾見過人間的苦?”玄女用水精在天上畫出千裏焦土的景象,“當年大禹治水,也變成凡人走遍九州。天規雖嚴,也得變通不是?”赤焰虯的龍瞳動了動,還是噴出火來:“少廢話,我隻認天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智取而非力敵
玄女見硬來不行,使出鏡花水月術,把靈芝的影子投在岩麵上,引開赤焰虯的注意。她趁機靠近靈芝,卻被龍爪掃中,仙衣破了,露出肩上的玉蓮胎記。赤焰虯猛地收勢:“你是……九天玄女?”
“正是。”玄女趕緊說,“九烏是金烏異變,得用靈芝的陰氣平衡。等製住它們,我一定跟玉帝說,讓虯君不用再守在這裏。”赤焰虯沉默了會兒,龍角的火弱了三分:“你若能接我三招,就給你靈芝。”
三招定乾坤
第一招“赤龍擺尾”:玄女用鋤畫太極,把火焰導入天池,借靈山的地脈把火中和了;第二招“九焰焚天”:她舉起玉蓮簪,化作九重水幕,每重都寫著百姓的祈願,火焰碰到“雨”字,竟自己滅了;第三招“焚心業火”:赤焰虯噴出本命真火,玄女不躲不閃,任由火燒在身上,嘴角流血還說:“虯君可知,凡人身子雖弱,求生的心比神火還烈?”
赤焰虯終於低頭:“算了,你拿去吧,留一瓣花蕊給我鎮守。”玄女摘靈芝時,特意把最中間的金蕊種在龍角間:“這花蕊助你修行,等九烏平定,保你位列水府,護佑江河。”
四、丹成德顯七日煉丹·普降甘霖)
神火煉仙丹
回到山腳下,玄女在石鎮中央搭起丹爐,用玉蓮簪引鄱江的殘水,以靈芝為引開始煉丹。她踩著禹步,念著《上清丹經》,丹爐裏升起九朵蓮花,每朵對應一隻金烏。小娥趴在旁邊,看見姐姐的頭發慢慢變白了——那是仙力耗太多了。
第三天,丹爐突然失控,九朵蓮花變成小火鳥要飛。玄女一咬牙,用指尖血滴在丹爐上,血珠凝成“鎮”字,把火鳥封了回去:“你們本是太陽精魄,何苦禍害人間?”火鳥叫得越來越哀,最後融進了丹藥。
甘霖降人間
第七天,丹藥成了。玄女把藥粉撒向空中,粉末變成千萬片玉蓮瓣,帶著靈芝的陰氣。天上九個太陽漸漸暗下來,變成九隻金烏,叫著飛向東海。緊接著,玉蓮瓣引來大雨,枯裂的稻田冒出綠芽,快死的百姓喝了雨水,身上的傷竟自己好了。
小娥捧著濕泥,看見裏頭長出了鈴蘭,正是花岩峰巔的仙草。玄女笑著說:“這是靈芝的種子,以後靈山的每朵鈴蘭,都是仙子的眼睛。”她望向花岩峰,赤焰虯的影子在雲霧裏晃悠,龍角的金蕊已經長成小花,隨風擺來擺去。
五、永護靈山
石像的誕生
百姓們用花岩峰的花崗岩給玄女刻了尊石像,落成那天,峰頂的鈴蘭全開了,露珠在花瓣上聚成“護民”二字。玄女把玉蓮簪的碎片埋在石像底下,打那以後,石像遇到大旱就會流淚,淚水變成甘露救莊稼。
赤焰虯也信守承諾,不再噴火,反而用龍角的金蕊吸收陽光,變成彩虹掛在山間。大家發現,花岩峰的霧跟著季節變:春天像紗,夏天帶雨,秋天飄香,冬天凝露,都是玄女和虯君在暗中調弄呢。
花岩仙子的傳說
千年後,花岩峰成了聖地。每年夏至,百姓們帶著蜂蜜和泉水登上峰頂,在鈴蘭花叢裏祈雨,說能聽見玄女的歌聲混在風裏。地質學家在岩縫裏發現“九竅晶”,裏頭有火和水的紋路,正是當年鬥法留下的印記。
小娥的後人在山腳下開了間“花岩醫廬”,用峰頂的鈴蘭和靈芝孢子配藥,治好了不少怪病。醫廬匾額上的“護民”二字,跟石像基座的刻痕一模一樣,就像隔了千年的呼應。
雲深仙蹤
如今的花岩峰,十九塊岩石還是像朵大蓮花,鈴蘭在岩縫裏長得旺實。下雨時峰頂會顯出玄女的影子,揮揮手就能讓暴雨變甘霖,均勻地灑在每塊田裏。赤焰虯化作了山澗裏的紅溪流,流經之處,草木長得格外茂盛,百姓都叫它“仙子的血脈”。
勘探隊在峰頂發現了奇怪的化石,形狀像蓮花又像巨龍,印證了傳說的真假。但老人們說起花岩峰,總帶著笑:“看見鈴蘭朝一個方向倒,那是仙子在指路;聽見岩縫裏有龍鳴,那是虯君在提醒下雨呢。”
傍晚的花岩峰,雲霧和晚霞堆出玄女的剪影,她望著山下的燈火,笑得溫柔——這人世間的煙火,比天庭的玉池暖多了。腳邊的溪流嘩嘩流著,倒映著滿天星星,就像天地間最動人的約定:仙與龍的守護,人與山的相伴,在花岩峰的傳說裏,永遠不會斷。
喜歡大話靈山請大家收藏:()大話靈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