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小寒話民諺
字數:5970 加入書籤
玉英殿中,秦迎雪眼見到了用早食的時辰,高正儀還沒起,便再次來到了內殿,柔聲催促道,“郡主,起床了,再不起進學就遲到了。”
小榻上的高正儀翻了翻身,緊了緊身上的小被子,閉著眼睛道,“今早感覺格外的冷,秦媽媽就讓我再躺一會吧。”
“再躺一會也不是不行,冬筍老鴨湯涼了可就不好吃了。”秦迎雪看著賴床的高正儀笑道。
聽到有冬筍老鴨湯,高正儀咕嚕的一下坐了起來,任由秦迎雪和香薷幫她穿衣。
這時在外間的玳瑁也走了進來,搓著手道,“這天一下就冷了啊,秦媼姥。”
秦迎雪答道,“可不是嘛,算算日子,今天應該是小寒了。”
正在穿衣的高正儀一臉好奇望向秦迎雪二人,“秦媽媽,小寒是什麽意思啊。”
秦迎雪一邊往高正儀身上溫柔的套著冬衣,一邊解釋道,“郡主這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等過了小寒以後啊就是臘八,而過了臘八呢,就要過年了。”
聽到要過年,高正儀滿眼放光,興奮的道,“過年嘛,我知道,那一天有好多的好吃的,我兩隻手都數不過來。“
“郡主,再不去用早食,老鴨湯該涼了。”秦迎雪輕聲提醒道。
“哦哦,好,先去用早食。”高正儀拉著玳瑁和秦迎雪,三人一起去了飯廳。
簡單用了早食,便由玳瑁送高正儀去進學了。因小路上積了層雪,二人走的不算快。到了資善堂的時候,其餘幾個小的已經到了。
因為李秀容今日是第一次進學,便被安排到了高正儀的旁邊。
“誒,蘅蕪你知道今天是小寒嘛?”高正儀伏在李秀容耳邊神神秘秘小聲說著。
“小寒?啊,我知道兩天後就到臘八了。”李秀容突然站起來高興的說道。
“哎哎哎,你小點聲,當心等一會夫子下朝過來了被罰背書。”高正儀做賊心虛的環視了一周拉著李秀容坐下。而這邊高正儀剛剛坐好,下了朝的荀司律便也風塵仆仆的趕來了。
“呦,我們的小調皮蛋也知道開小差是要被罰啊,不過說到了小寒那我考考你們,你們誰知道小寒過後是什麽?”荀司律看著眼前縮到後麵的兩個小人兒笑的像個狐狸似的。
“我知道,是臘八。”“臘八可以吃好多好吃的…”“還有,歲幣。”“………”
高正儀和李秀容一人一句,吵的荀司律頭都大了,且越說越離譜,荀司律便輕咳了兩下打斷了二人。
“咳咳,可以了,兩位殿下,為師要開始上課了。”
荀司律輕輕咳了兩下,放下手中的茶盞,看了看堂下的幾名學生,捋了捋胡須,繼續他的講述,“既然說道小寒臘八那麽今天本夫子不講論語,也不講詩經,今天講一講民諺。”略頓了頓,“二九三九之後就是臘八了。”
聽到荀司律講到了臘八,今日第一天進學的李秀容舉起了手,“夫子,夫子,這個我知道。”
“那小縣君你來說說吧。”對於眼前這個笑的憨態可掬的新學生,荀司律突然起了考校的心思。
“這個我知道趙媽媽常哄我,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李秀容脆生生的說道,聲音十分悅耳。
“小縣君回答的很好,坐下吧。”荀夫子朝李秀容點點頭笑著道。
“小縣君開了個好頭,其餘幾位殿下也可以說說嘛。”荀司律又把目光望向了其他學生,循循善誘道。
“夫子,這個我也知道。”因為要讓著新妹妹,難得憋了半天的高正儀忍不住搶先開口道。
“那郡主你也說說吧。”荀司律看著上竄下跳像個小猴子的高正儀不禁失笑。
“每年到了臘八這一天,府裏會煮上一大鍋的臘八粥,連同提前醃好的臘八蒜,一同分給府中的下人。再由母親帶著我們,去把剩餘的臘八粥去分給城外的百姓們。母親和我說,這是心係百姓家,富貴不忘本。”高正儀仰著小臉,一臉驕傲的說道。
聽著高正儀的講述,荀司律對高正儀不禁刮目相看,這個郡主雖然愛玩但畢竟是孩童心性,隻是難得在這勳貴人家也生的一副好心腸,果然官家說的沒錯是一等一的好啊。
“郡主說的也很不錯,坐下吧。”荀司律和煦的高正儀說道,眼中也多了一絲讚許。
坐在後排的謝佳妤也不甘示弱,站起身來說了句,“臘七臘八,凍死寒鴉。臘八熬粥,不掉下巴。”
倒也是中規中矩,就是不知道六哥兒會答出什麽,荀司律在心裏想著。
最後,荀司律把目光望向了被他寄予厚望的趙宗實,期許的問道,“剛剛幾位殿下都說了官宦之家的臘八習俗,那六哥兒可知民間百姓這一日的習俗,他們又是如何過冬的?”
聽了荀司律的問題,在課上從來都是從容不迫的趙宗實,第一次變得窘迫起來,支支吾吾了半天,最後隻憋出一句,“學生不知。”便低著頭,一言不發的站在那裏。
荀司律也沒說什麽,衝他擺擺手,讓他坐下了。捋了幾下胡須,語氣也多了幾分嚴肅。坐回座位,開口道,“你等雖為天潢貴胄,卻也不可不知民生之多艱。夫,民者,國之本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荀司律呷一口茶,接著開口講道,“前朝開創"貞觀之治"的唐太宗常言,水可載舟,亦能覆舟。而詩聖杜甫哪怕到了晚年,也心係天下百姓,想的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民生,是社稷之本,也是我們最該關心的事,切記,切記。”
荀司律講完看向下方的幾個學生,有的在低著頭沉思,有的懵懵懂懂,唯獨趙宗實似有所得,對著荀夫子深施一禮,口中道,“學生受教,日後定當多多關注百姓。”
“孺子可教也。”荀司律露出滿意的神色,點頭道。
其餘人見荀司律對趙宗實點頭,也都紛紛有樣學樣,口中說著,“學生受教了。”反而弄的荀司律哭笑不得,隻能先讓他們坐下。
堂上恢複了安靜,荀司律又由前朝講道本朝,“說到民生,我朝也是以仁孝治天下的,不說太祖太宗的種種仁政,就是當今官家,也是極為看重的。每年入冬前,官家都會讓戶部提前製作一批紙衣,分發給那些買不起棉衣過冬的百姓。”
“夫子,紙做的衣服會不會太單薄了些,風一吹就透了呀。”坐在後排的謝佳妤不解的問道。
“殿下,用來做紙衣的紙張和我們所用的宣紙不同,那是一種類似牛皮的紙張,很結實耐用,穿在身上很暖和。嗯,說是一種皮革也可以。”荀司律笑嗬嗬解釋道。
“學生知道了,謝夫子解惑。”謝佳妤行了個禮,便坐下了。
而坐在謝佳妤旁邊的高正儀則是接過話頭,拍起了趙禎的馬屁,“父皇果然是自古以來少有的仁君,能始終心係百姓,心懷天下。”
高正儀話音剛落,就聽見門口響起一片跪倒問安的聲音,接著趙禎便樂嗬嗬的走了進來,“朕前腳在前朝把紙衣分發了下去,後腳就聽到有人拍朕馬屁,朕看看,是哪個小皮猴兒如此嘴甜。”
眾人剛要行禮,趙禎便免了禮數,直接上前,一把抱起了高正儀。笑著問,“是不是你個妮子拍朕馬屁來著。”
被趙禎抱在懷裏的高正儀撒著嬌,“哪有,兒臣句句發自肺腑。兒臣最崇拜父皇您了,長大後一定要做一個像父皇一樣了不起的人。”
“就你這個妮子會哄人,也不知是和誰學的。”趙禎嘴上嫌棄著,臉上卻十分受用。
趙禎抱著高正儀坐到了荀司律的座位上,笑著問道,“滔滔啊,來和父皇說說,今天堂上荀愛卿都和你們講什麽了?”
趙禎的懷裏高正儀一臉乖巧,一五一十把今天夫子講述的內容複述給了趙禎,趙禎聽後,點點頭,讚許道,“你們夫子說的對,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百姓才是社稷之本。”
“兒臣記下了,日後定當聽從夫子的教誨。”高正儀一本正經的說道,那小樣更是讓趙禎喜愛的不行。
其餘幾個小的也紛紛表示自己記下了,日後會聽從夫子的教誨。
“嗯,記下了就好。尊師重道也是我們華夏的傳統美德。”趙禎對眾子女說道。
“ 不過說起臘八啊。”說到此處,趙禎突然望向下首的荀夫子,一臉揶揄的說道,“朕倒是想起一件關於你們夫子家的一件趣事。”
趙禎講到這裏,故意頓了頓,成功勾起了幾個子女的好奇心,而一旁的荀夫子則是滿臉無奈。
“父皇,您就講講嘛,別賣關子了。”懷裏的高正儀拉著趙禎的袖口撒嬌道。
而其餘幾個也是巴巴的望著自己父皇。
“別看你們夫子平日是個做事一板一眼的人,做學問也是極為嚴謹,但他家的小兒子,卻是個妙人。為何說是妙人呢,要從去年的二九講起了。”
趙禎的惡趣味得到了極大滿足,便繼續講了起來。“那是去年的臘月初三,開封府接了個案子,婆母帶著小姑子狀告自家兒媳,說是兒媳在臘八粥裏下毒,毒殺了自己的兒子。”
“那父皇,真的是那個媳婦毒殺了自己的夫君嗎?”高正儀一臉好奇的問道。
“別急,聽父皇慢慢給你講。”趙禎寵溺的摸摸高正儀的頭,接著道,“後經開封府查明,確是那個兒媳毒殺了自家相公,按大宋律法,判了斬監候。本來這件事就這麽過去了,可是後來不知怎的,那句臘八粥有毒,就在汴京傳的沸沸揚揚的了。”
趙禎輕抿了一口茶,繼續講著,“等到臘八當天,你們的師母高高興興的煮了一鍋臘八粥,還把第一碗端給了自家小兒子,結果你猜這小子怎麽著,居然被嚇的嚎啕大哭,嘴裏還不住的說著,臘八粥有毒,娘,別殺我,我以後好好讀書。把你們師母弄的又氣又笑,最後還是你們夫子回府,多番解釋,親自試毒,這小子才消停。”
“這都過去一年了,官家,您就別拿這件事來取笑臣了。”荀司律窘迫的說道。
趙禎擺擺手,“怎麽是取笑呢,朕也覺得令郎是個妙人,對了,令郎今年多大了。”
“回官家,犬子今年九歲。”荀司律回道。
趙禎手指輕敲桌麵,突然看向趙宗實道,“那正好與朕的皇兒同歲,不如明日帶進宮來,給宗實做個伴讀吧。”
荀司律沒有立刻謝恩,則是婉拒道“犬子是個不成器的,憊懶的很,臣怕影響了六哥兒的學業。”
“誒,知道那是你家夫人老來得子,放心在這宮中定不會讓他受傷的,荀卿不必如此謙虛,就這麽定了,明日把令郎帶進宮來,給皇兒做伴讀。”趙禎一錘定音,沒有給荀夫子再次拒絕的機會。
荀司律見事已至此,也隻能領旨謝恩了。
趙禎給自己皇兒找了個伴讀,對自己甚是滿意。見差不多到了午食的時辰,和荀夫子打了招呼,便帶著幾個小的回去用膳了。
喜歡引鳳雛請大家收藏:()引鳳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