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山雨欲來
字數:8253 加入書籤
正月十六,紫宸殿內
還沒到上朝的時間,站在下方的朝臣們三三兩兩的小聲討論著昨日的元宵燈會。
“哎呀,李大人,聽聞昨日您又作了兩首新詞,一會下朝了可得讓下官好好的欣賞欣賞。”
“哈哈,張大人太客氣了,下了朝一同去鐵薛樓坐坐啊,我請客。”
說道,兩人對視一眼,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李大人,聽聞您兒媳正月生下一對龍鳳胎,恭喜恭喜,龍鳳呈祥,大吉之兆啊。”
“咳咳,同喜,同喜。”
……
正當殿內眾臣討論的熱火朝天之時,頭戴通天冠、上身著雲龍紋深紅色紗袍、白紗中單、配方心曲領、下身穿深紅色紗裙、紮金玉帶、蔽膝、佩綬、腳穿白襪黑鞋的趙禎在禮官的聲音中緩緩走進了大殿。
“聖上臨朝,肅靜。”
隨著禮官的一聲大喝,整個殿內恢複了安靜,眾臣也全都回到了自己位置,筆直的站好了。
趙禎見狀,微不可察的點了點頭,幾步來到禦案,一手執白玉圭穩穩的坐到了龍椅之上。
堂下眾臣在兩班宰執的帶領下,向趙禎行拱跪拜禮,“臣等恭請聖安。”
“聖恭安,眾卿免禮。”
趙禎伸出另一隻手,向前作托起狀。
百官緩緩起身,對趙禎再次拱手行禮。
“謝官家。”
事畢同知樞密院事韓億突然起身站了出來,“啟稟官家,臣有本奏。”
“愛卿請講。”
龍椅之上的趙禎摩挲著玉圭,平靜的說道。
韓億朝趙禎拱了拱手,語氣嚴肅,“謝官家,樞密院近日收到多封來自周邊探子的密報。密報上稱,以北方遼國為首,諸國頻繁調動兵馬,並以春獵為由集結於宋遼邊界,望官家早做決斷呐。
“朕知道了。愛卿還有別的事要啟奏嗎?”
趙禎臉色依舊沒什麽變化,隻是摩挲玉圭的頻率變快了。
“官家,還有一件。隻是……”
說到第二件密報,韓億突然變得吞吞吐吐起來。
“隻是什麽,你倒是快說呀,急死個人咧。”
這次沒等趙禎出聲,站在首班急脾氣的陳堯佐倒是憋不住了。
“據潛伏在遼國的線人來報,那逆賊李元昊好像和遼國達成了協議。遼國負責出兵幫他平定部族內部叛亂,助他完成稱帝立國前的準備。而李賊則是在平亂之後,和遼國遙相呼應,找準時機咬大宋一口……”
韓億站在原地,聲音越來越低。上首趙禎的臉色也越來越黑。
“既然王相也聽到了,那陳愛卿就說說吧。韓卿你且先退下吧。
韓億聞言,複行一禮,回到了自己的位置。而與此同時,剛剛出言詢問的陳堯佐也站了出來。
“是,官家。官家問老臣辦法,老臣無非八個字,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若是那遼國和李賊真敢來攻打大宋,就打他們個滿臉桃花開。”
“陳老愛卿威武,請回班吧。”
趙禎讚許的看著陳堯佐說了句,心裏想的卻是,莽夫,整日就知道打打殺殺,朕好不容易才攢下這點家底兒。這一打仗又要花多少銀子
聽完了暴脾氣陳堯佐的意見,趙禎隻是誇了一句,沒有立即拍板,而是把目光又投向了老神在在的王隨。
“王卿,這件事你怎麽看?”
王隨依舊一副不急不急的穩重性子,“官家,雖然我大宋去年的稅收比前年要高出了不少,但去年臘月,河東的忻、代等地地龍翻身,房舍田地毀壞無數,不論人畜官民皆是損失慘重啊。”
“咳咳,所以王卿的意見是?”
趙禎咳了兩聲,打斷了王隨的長篇大論。
王隨頓了頓,說出了他的建議,“臣的意見就是以和為貴,暫息刀兵。”
趙禎微微點頭,溫和的說道,“王愛卿言之有理,還是要以和為貴的好,朕不能讓朕的子民無端遭受戰亂之苦,愛卿也請回班吧。”
向來仁愛為本的趙禎顯然更喜歡王隨的建議。他手中摩挲玉圭的動作不停,
把目光投向了參知政事盛度,
“盛愛卿,這件事就全權交給你了。一定要以和為貴,邊境數萬百姓的安危就靠你了。”
“臣領命。”
同樣一身紫袍,荀司律給人的感覺是莊重嚴肅,而盛度給人的感覺就胸有韜略,沉穩可靠。他先是出班行禮,然後才是手執笏板躬身領命,領了命後,又神色從容的退回了自己位置。
“解決了諸國邊境屯兵的事,哪位愛卿還有本啟奏啊?”
自認為完美處理了一件大事的趙禎自信滿滿,微微勾起了嘴角。
“臣也有本奏。”
這次出班啟奏的是戶部侍郎,此人姓孫,大約四旬左右,身材不高。平日裏做事一絲不苟,鐵麵無私,人送外號鐵麵佛。
“愛卿請講就是。”
趙禎樂嗬嗬的對孫侍郎說道。
“謝陛下,臣想說的一共有兩條。這第一條是關於河東忻、代等地的春耕事宜,因去歲地龍翻身,當地損失慘重,大部分百姓肯定無力完成春耕,所以臣請官家再從國庫撥調六十萬貫銀錢賑濟災民,讓百姓熬過這個春天,然後再頒旨給當地官府,讓他們全力的去幫助百姓春耕,並在春耕後盡快的幫助百姓重建家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趙禎看著這個臣子,很是滿意,這才是我大宋臣子該有的樣子,“嗯,朕準了。不知愛卿的第二條是?”
“臣代當地百姓謝過官家,官家不愧是一代仁君呐。”
孫侍郎先是一臉正經拍了一下趙禎的馬屁,那樣子的十分的別扭。馬屁過後,孫侍郎又一板一眼說出了他的第二條建議。
“臣請官家廢除祖製,允許商戶子弟科考。”
“放肆。”“大膽。”
“臣請官家摘了此獠烏紗。”
……
孫侍郎的這句話一下捅了馬蜂窩,殿上的朝臣在此刻除了少數的幾人,全部把火力對準孫侍郎。
“肅靜。”
陳群一嗓子讓眾人恢複了安靜,隻是那眼神依舊殺氣騰騰的看向孫侍郎這個始作俑者。
別說是眾位朝臣,上首的趙禎也是一臉不悅,“孫愛卿,這祖宗之法豈可輕廢啊?請愛卿莫要胡言。”
“頂著整個幾乎朝堂的壓力,孫侍郎依舊堅持道,官家,請聽臣一言。如果臣講完了,您還覺得是胡言,臣甘願受罰。”
“那朕就給你個機會,如果再敢胡言亂語,休怪朕不講情麵。”
趙禎雖然很想現在就讓他閉嘴,但生性寬仁的他還是忍了下來。
“謝官家。去歲我大宋共計收上來了稅銀
6300萬緡,比景佑三年增長了近15萬緡,而這多出來的這些就是從商人身上征來的貨稅。雖說我朝依然秉持著‘士農工商’的觀念,但商人的地位比前朝也是略有提高的,在他們不情不願的情況下,獲得的利益都如此可觀,試想一下,如果朝廷給他們保駕護航,他們全力以赴,心甘情願的情況下,又會為大宋創造多少財富呢?”
“唔……”
趙禎手指輕輕敲擊著禦案,孫侍郎的話聽上去好像有點道理。
趙禎沉默不語,恰恰給了一些人錯誤的信號,就比如楊世海禦史。隻見他義憤填膺的站了出來,不客氣的指著孫侍郎說道,“簡直是一派胡言,自古以來就是士農工商,怎可貿然提高商人地位呢?若是提高了商人地位,祖宗家法何在?那倫理綱常又何在?”
被針對的孫侍郎依舊不惱,而是神色平靜的高舉笏板,“官家,臣彈劾楊禦史目無君上,咆哮朝堂,請官家治其大不敬之罪。”
剛剛還趾高氣昂的楊禦史,一頂大帽子扣下來,當場就傻眼了。這要是坐實了,至少都是個貶官流放。他哆哆嗦嗦,期期艾艾的說道,“官,官家,臣絕無,絕無,此意……”
“好了,楊禦史,退回自己的位置吧。再有下次朕絕不輕饒。”
趙禎直接揮手打斷了楊禦史,神色少有的帶上了一絲不耐。
“臣,臣,謝官家。”
朝堂上的又一次交鋒,以孫侍郎的完勝落下帷幕。楊禦史失魂落魄的回到了自己位置,他知道,他的仕途算是走到頭了。
趙禎不是沒有看出來孫侍郎給楊禦史下套,但是那又如何?自己技不如人,沒有腦子又怪得了誰呢?此時連看楊禦史的眼神都帶了幾分嫌棄。
不行,看太多了容易降低自己的認知層次,還是孫愛卿更順眼些,趙禎心想。
“孫愛卿,你繼續說。”
“臣遵旨。臣的想法是可以逐步的放寬對商人的限製,並加大對商人的扶持力度。打個比方,如果某個商人連續幾年都堅持依法納稅,且在官府補路修橋,賑濟災民的時候,主動出錢資助,還從不哄抬物價。那麽就可以允許他在一定時期內少交一部分的稅,再或者可以讓他的孫子將來可以參加科舉。”
說到此處,孫侍郎略微停頓了一下,又接著說道,“這樣,用不了多少年,我大宋的商人就會給我們帶回更多的財富,他們的子孫也會對官家感恩戴德,於他們而言,官家就是再生父母。”
趙禎已經頗為意動,隻是不好直接明說,“容朕想想,容朕想想。”
晏殊與宋仁宗多年之交,十分了解當今的官家,知道趙禎既想要賢名,但又不想太過直白。所以這時候,隻能讓他來了。
“咳咳,官家,臣有本奏。”
晏殊先是咳了兩下,引起趙禎的注意,然後在趙禎的同意之後,開始了他的奏對。
“臣對孫大人的建議頗為看好,既可以增加國家的稅收,增加國家人才的儲備,又可以適當減輕在農人身上稅收的比例,此事若成,陛下威望或可比肩太祖。”
聽到能比肩太祖,趙禎再顧不得其他朝臣,當即拍板道“孫侍郎,一事不煩二主,你把此事擬個條陳出來,下次朝會拿出來議一議。好好幹,別讓朕失望。”
“臣遵旨。”
孫侍郎領旨謝恩後,風輕雲淡的站回了自己的位置。
似乎預想到了自己將來被無數的人歌功頌德,留名青史,趙禎紅光滿麵,慷慨激昂的說道,“既然你們也說的差不多了,那朕來說說吧。一年之計在於春,春耕是一年當中的頭等大事,戶部一定要主持好今年的春耕大典,並保證百姓們在吃飽穿暖且無後顧之憂的按時開始春耕。再就是春闈,同樣是今年春天的大事,這件事就由禮部負責,副考官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趙禎講到一半停了一下,眼睛瞟了一眼荀司律,“今年的副考官就是荀司律荀大人了。”
被點到名字各部主官紛紛領旨謝恩,就是輪到荀司律的時候,上方的趙禎還特意得意洋洋看了他一眼,就好像在說,還是朕夠意思吧。
大事也商議的差不多了,趙禎示意陳群,準備宣布退朝,而在陳群剛剛要甩起拂塵之時,曹靜姝身邊女官翡翠臉色陰鬱,形色的走了進來,來到禦階之下,附在小內侍耳邊低語了幾句,小內侍又把聽到內容複述給了宋趙禎,趙禎聽後麵色陰沉像是鍋底,袍袖一甩,就和翡翠離開了大殿,往凝和殿匆匆趕去。徒留一殿大臣滿頭霧水。
禦花園內,見此時沒了外人,趙禎沉著臉,向翡翠問道,“翡翠,現在沒有外人了,你跟朕說說到底是怎麽一回事。養在杏崗裏的鴨子是什麽時候發現被毒死的呢?”
翡翠福了福身,“官家,是今早負責修剪打掃杏崗的一個名叫小桌子的小內侍發現的。據他所說是他和他兄弟小凳子在
掃雪的時候發現的,他們發現的時候,那幾隻白頭鴨肉色青黑,已死去多時。”
趙禎點了點頭,“朕知道了,把那兩個小內侍分別看押審問,那幾頭鴨子處理幹淨了。”
“奴婢遵旨。”
翡翠領了旨意,就轉身匆匆奔杏崗那邊過去了,她的眼中殺氣騰騰,不管是誰,敢把主意打到曹靜姝子嗣的頭上,都會後悔來到這個世界上。
打發了翡翠,趙禎踏雪而行,形色匆匆的來到了正陽宮,推門而入,沒看到預想之中愁雲慘淡,反而是歡聲笑語。
“你們都在梓潼這裏呀,有沒有乖乖聽話呀?”
趙禎看著難得乖乖坐好高正儀問道,奇怪的是高正儀沒有像平日裏那樣讓他抱,也沒回答他的問題,隻是衝他眨了眨眼。
趙禎正在納悶,從他身後傳出一道慈祥中又帶著威嚴的聲音,“狸奴兒,過來讓姑母看看,有沒有偷偷吃蜜餞。”
這一句話直接嚇得趙禎一激靈,臉上的笑意也漸漸消失變成了恐懼。他艱難的轉過身來,擠出一個難看的笑容,“姑母您來了怎麽不通知一聲呢?侄兒好到宮門接您。”
一身大袖霞帔,手拄九龍盤錫杖的荀母不在意的擺擺手,“接我一個老婆子做什麽,我又不是走不動了,你是一國之君,自然國事為重。”
“是,姑母教訓的是,侄兒記住了。”
趙禎隻有在荀母麵前才會乖巧的像個孩子,哪怕他已經是而立之年的一國之君。
“對了,姑母您這次進宮是?”
趙禎是知道自己這位姑母的,不是有什麽大事,是不會輕易進宮的,何況還特意請出了太祖皇帝禦賜的拐杖。
“我老婆子能有什麽事,這不是靜姝和我說這幾個小的在宮中呆的無聊,正好又趕上我要帶我家言哥兒要去莊子上泡湯泉靜養,就請我進宮,那幾個小的一起打包帶走。”
荀母說完衝趙禎點了點頭,趙禎又看向曹靜姝,曹靜姝也點了點頭,此事就定了下來。
荀母在正陽宮又坐了一會,就借口天色已晚,帶著幾個小的,由一眾訓練有素,披堅執銳的府兵護送,浩浩蕩蕩的朝城外的莊子而去了。
車隊的身影漸漸消失在視線中,站在正陽宮的大門口,趙禎輕輕說了句,“山雨欲來風滿樓啊……”
喜歡引鳳雛請大家收藏:()引鳳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