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八大樓

字數:3403   加入書籤

A+A-


    林源把木倉和子彈收進空間,等回去在慢慢研究。
    接著林源又把在屋裏掃蕩的東西取了出來,開始盤點。
    有用匣子裝的,有用布包起來,有直接放出來的。
    林源全部取出來放在桌子上,點了一下,有零散的大洋一百多塊,銀錠子十幾個,小黃魚六根,玉扳指兩個,手表兩塊,懷表三個。
    對於財物林源已經沒有多大的感觸,看到手表和懷表,林源還是很激動的,別人家穿越,十章以內,三轉一響就備齊了,他這都快50章了,才見到手表長什麽樣,真是造孽啊。
    林源拿起手表和懷表研究了一會,看了下都不走字了,林源也了解這個時代的手表都是上勁的,不是後世的自動機械表,靠著自動陀就能夠持續為手表上弦。
    隻能明天找個地方對下時間了,林源準備把手表收起來,隻留著一塊懷表放在身上就行了。
    戴著手表給人做席的時候不方便,另外現在的手表是稀罕物件,戴著手表,有點太紮眼了。
    林源盤點完收獲後,心裏美滋滋的。他不僅得到了一筆財富,還順便幫老百姓出了口氣。然後樂滋滋的睡覺去了。
    第二天早上,雨停了。林源下樓吃過早飯後,便繼續在京城裏溜達,準備接著去糧鋪買糧食,同時留意著其他可能的目標,等下次再來光顧。
    林源站在手裏有著足夠的大洋,可以隨便買。這會的林源可謂是腰纏萬貫,俗話說,錢是男人膽,現在的林源可是膽大包天。
    林源準備多采購點東西,下次再來京城不知道什麽時候了。
    1948年的京城,正處於黎明前的黑暗時刻,物價飛漲,居民生活異常艱難。
    在這一背景下,糧鋪成為老百姓賴以生存的重要場所,但買糧的經曆也充滿了艱辛與無奈。
    1948年初的時候,京城的物價飛速上漲,糧食價格尤為驚人。
    據記載,一斤玉米麵需要100斤法幣當時流通的貨幣),而買一個雞蛋則高達24斤法幣。與前一年相比,糧價整整上漲了150倍。這種物價暴漲的情況,使得普通市民的生活陷入了極度困境。
    不過林源沒有法幣,他都是用銀元結賬。
    隨著法幣的迅速貶值,銀元逐漸成為了市場上的硬通貨。在糧鋪和街頭巷尾,銀元交易變得十分普遍。人們用銀元來購買糧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這使得市場更加混亂不堪。
    同時,銀元販子也在街頭巷尾穿梭叫賣,加劇了市場的動蕩。
    不過這些和林源的關係不大。他又不經常的來京城。
    在糧食極度緊缺的情況下,糧鋪成為了市民們爭相前往的地方。
    每天清晨,糧鋪門前便排起了長龍,人們手持著僅有的法幣,焦急地等待著購買糧食。隊伍中,既有年邁的老人,也有年幼的孩子,他們的臉上都寫滿了對糧食的渴望和對生活的無奈。
    由於糧食供應緊張,糧鋪中的糧食質量也參差不齊。有的糧食已經陳舊變質,但仍然被拿出來售賣。市民們在購買時,不得不仔細挑選,希望能買到稍微好一些的糧食。然而,即便如此,他們也很難買到足夠維持生計的糧食。
    林源看到這個情形,想了想算了吧,現在糧食緊缺,還是不買了,給老百姓多留點活路吧。
    其實他就是不想排隊,因為中午他就要回去,在一個糧鋪他也不敢一次性買這麽的糧食。
    林源還發現,原來現在就有了黑市。
    黑市不僅僅是計劃經濟才有的產物,而是一直都有,隻是一個現代人靈魂的林源不知道罷了。
    在正規糧鋪糧食供應不足的情況下,黑市交易開始暗流湧動。
    一些不法分子趁機囤積居奇,哄抬糧價,使得糧食價格更加高昂。普通市民為了生存,不得不冒著風險到黑市購買糧食,但這無疑又增加了他們的經濟負擔和生活壓力。
    “無論什麽時候,最難的永遠是底層的勞苦大眾,永遠是掙的最少,花的最多,留不下積蓄,稍微有點家庭動蕩,就是傾家蕩產,家破人亡。”林源搖了搖頭,從糧鋪轉身離開。
    林源換了個地方,還是準備去雜貨鋪采購東西。
    雖然雜貨鋪的糧食沒有糧鋪的種類齊全,也沒有糧鋪的數量多,價格也要高一點,但是沒這麽多的人。
    這才是重點,我們林大財主肯定不差這麽點錢。
    一上午林源又分別從幾個雜貨鋪大肆采購了不少東西,主要是糧食,還有一些其他的生活物資。
    煙酒,布匹也買了不少,鍋碗瓢盆也多備了兩套,尤其是大鍋,林源考慮到,秋冬的時候,他要進山打獵,有可能一去就是幾天。
    多備點廚具,以後在山裏就可以開火了,要是打的獵物多了,直接就可以在山裏處理好,做成熟食收在空間,隨時想吃,隨時就可以拿出來,省的以後無論在村裏還是將來去京城,做個肉菜,弄的四處飄香。
    林源上午一共買了一千多斤的玉米麵,都是用背簍一下一下分批買出來的。
    林源又買了點調料,茶葉,就準備找個地方吃飯,然後就回去。
    兩天沒回去了,也忘了讓叔叔大爺們幫忙喂兔子,家裏的兔子別餓死了。
    隨後林源開始找地方,吃午飯。
    此時京城除了京城飯店,六國飯店這些,最出名的就是八大樓。
    北京八大樓是指在民國期間北京飲食業裏以特色菜肴和風味突出而著名的八家最大的山東飯莊。這些飯莊多以經營魯菜為主,且冠以“樓”字號以顯其規模之大。
    關於北京八大樓的具體名單,曆史上存在不同的說法,但較為公認的是以下八家:東興樓萃華樓)、泰豐樓、致美樓、鴻興樓、正陽樓、慶雲樓、新豐樓和春華樓。
    林源在後世就聽過這些飯莊的名頭,反正時間還早,林源準備去嚐嚐,順便驗證下自己的手藝,和這些知名飯館裏大廚有什麽差距。
    喜歡我的年代怎麽還有四合院請大家收藏:()我的年代怎麽還有四合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