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到達京城

字數:6080   加入書籤

A+A-


    經過一夜的驚嚇和奔波,我隻覺身心俱疲,沉沉地睡去,仿佛墜入了無邊的黑暗之中,沒有一絲光亮,沒有一點希望。也不知睡了多久,迷迷糊糊中,一縷溫暖的陽光透過樹葉那密密麻麻的縫隙,輕柔地照在我的臉上。我才緩緩地睜開雙眼,抬眼一看,竟已是中午飯的時辰了。我揉了揉眼睛,那雙眼好似被膠水黏住一般沉重,使勁眨巴了幾下,才算是徹底睜開。接著,我伸了一個大大的懶腰,骨頭關節發出一陣劈裏啪啦的聲響,仿佛在訴說著這一夜的疲憊。
    我起身,使勁清了清嗓子,大聲喊起了大夥,“都醒醒,該起來吃飯啦!”聲音在這不大不小的院子裏回蕩著,帶著幾分急切和催促。不多時,大家都睡眼惺忪地從各自的房間裏走了出來,孩子們更是一副疲憊不堪的模樣,晃晃悠悠地走著,腦袋耷拉著,無精打采地坐在椅子上,那模樣既可笑又讓人心疼。
    找店家要了飯菜,大家圍坐在桌前,可精神都還顯得有些萎靡不振。孩子們那小腦袋耷拉著,就像被霜打了的茄子,有氣無力地靠在桌沿上。
    當我們坐下來吃飯的時候,自然而然地說起了昨晚那驚心動魄的經過。勤格格首先開了口,“都是你那破歌唱的,不然不會把狼招來!”她嬌嗔地瞪了我一眼,那眼神中既有埋怨又帶著幾分玩笑的意味。
    我一聽,可不樂意了,“要不是你那烏鴉嘴,狼也不回來,都怪你!”我不甘示弱地反駁道,聲音不自覺地提高了幾分。
    這時,在旁邊收拾桌子的店小二聽見了我們的對話,忍不住插話道:“什麽?你們昨天在這路上遇到了狼?我們這裏從來就沒有過狼!要說土匪倒是有,就是沒有見到過狼,不信你們問問我們老板!”店小二一臉的難以置信,那表情仿佛在說我們是在故意編造故事。
    “呀嗬!”我頓時來了氣,這店小二的表情和語氣,好像我們在撒謊似的,我怒目而視地看了看店小二,那眼神仿佛能噴出火來。
    就在這時,有個正在吃飯的牛鼻子老道在旁邊自言自語地說道:“天惶惶地惶惶,皇家格格嫁錯郎!到讓主人娶俗娘!”
    哎~!這不是說我們嗎?我一下子火冒三丈,噌地一下站了起來,擼起袖子就要衝過去理論。這時劉墉也聽見了,趕忙伸手拉住我,“莫要衝動,莫要惹事。”格格聽了,也是氣得柳眉倒豎,俏臉漲得通紅。
    “還是主人有涵養啊!嗬嗬!”那個老道又陰陽怪氣地說了一句,那語氣讓人聽了就覺得渾身不自在。
    劉墉站起身,整了整衣衫,神色從容地走過去深施一禮,“道長請了,請問道長,為何如此說來。非逼著我們動粗不可呢?”劉墉態度恭敬,語氣平和地說道,那模樣頗有幾分君子之風。
    那道長抬頭看了看劉墉,問道:“閣下莫不是那諸城逄戈莊劉墉不是?”
    “是呀!道長認識在下?”劉墉反問道,眼中帶著一絲疑惑。
    “還記得,老君山清虛道長否?”那道長又繼續問道,目光中透著幾分審視。
    “當然記得!你是何人?”我迫不及待地插上了嘴,心裏頭滿是好奇和急切。
    “貧道,乃嶗山道士,清虛道長的師弟,須彌道長是也。”老道捋了捋胡須,神色自若,那模樣倒是有幾分仙風道骨。
    嗨——這牛鼻子老道一口的之乎者也!弄得我煩悶透頂。真想過去給他倆嘴巴子,讓他知道知道厲害。我在一旁咬牙切齒,雙手緊緊地攥成拳頭,強忍住了心中的怒火。
    “須彌?這不是僧家法名嗎?”劉墉疑惑地問道,眉頭微微皺起,陷入了思考。
    “嗬嗬是呀!”這老道回複說,臉上帶著一抹神秘的笑容。於是讓劉墉坐下,開始給劉墉講起了他的來龍去脈。
    原來他還真是個和尚,因參加老君山論道不能理論聯係實際而輸給了清虛道長。論道前打過賭,誰輸了就認對方為師傅。因為清虛道長看他定力及佛學很有見地,就與他以兄弟相稱。故此,他就成了清虛道長的師弟。
    為什麽他改換門庭呢?原因是,他真的見識到了道學的深奧。佛家隻要你認識甚至不認識字都可以皈依佛門。而道家則不同,想皈依道家必須得博采多長,學識淵博才能皈依道家。說穿了就是數理化全能才能加入道門。否則,想都別想!這也是我和劉墉被趕下山的重要原因之一。
    關於我和劉墉的事兒,是清虛道長告訴他的。
    劉墉聽後,趕忙又深施一禮,算重新見過了這位“師叔”。便示意我取些銀兩要贈予牛鼻子。我極不情願地拿過去二百兩銀子遞給了老道。他倒是知趣,顛了顛又還給了我說道:“我最不缺的就是它!你收回去吧!”
    劉墉問他哪兒來的銀子,他隨手從地上拿起了一個算命的幡子,隻見上麵寫著“掐算勝諸葛 觀相比天罡”。好大的口氣,能掐會算勝過諸葛亮,看人相麵能比袁天罡!我心裏暗想“吹吧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可劉墉卻看上了他那招牌,要用錢買。我想劉墉是不是昏了頭了,要那玩意兒幹嘛!但是劉墉一心想要,那老道也還大方,直接送給了劉墉。
    劉墉如獲至寶,讓人小心地收了起來。吃完了飯,那老道告訴劉墉,這條山路以前確實沒有過狼,不知道這狼群從哪兒過來的。問劉墉是用什麽辦法讓狼群不敢攻擊我們的。劉墉告訴他使用的方法,是怎麽怎麽的讓狼群不敢靠近。這須彌道長打了一個稽首說道“無量天尊,看來這道法才真是法力無邊呐!”然後告辭離去了。
    我們在這裏說著話,旁邊聚集了很多人。大家聽說山裏麵有狼出沒,個個都談狼色變!尤其聽到我們說那幫土匪被狼攻擊的事情後,大家更是紛紛表示以後再不敢打此路過了。
    等大家夥都散了,我問劉墉:“三哥!你讓我們喝的那是什麽東西,那麽難聞!”劉墉附到我耳邊小聲告訴我:“經過配製的老虎尿。”
    “哇——,哇——。”我的胃裏麵立刻翻江倒海,把剛才吃進去的東西全都吐了出來。哎呦喂!這可把我折騰得夠嗆。我彎著腰,不停地幹嘔著,那難受的感覺就像是五髒六腑都在造反。格格和單瑩嫂子看到我這樣,趕緊過來問我怎麽回事兒,我把劉墉讓我們喝的東西說出來後。那些個家丁聽到後,也和我一樣吐了個昏天黑地。好麽?白花錢吃了這麽一頓飯!全白吃了!
    原來劉墉在老君山後小道觀裏靜修的時候,清虛道長給了他一本萬物相生相克的書。他經過研讀後,悟到了一些門路。就自己配製了許多藥水了、藥粉了、藥丹了等等,在他那包袱裏還有許多。而這老虎尿他從哪兒弄的呢?我百思不得其解。那玩意兒可不是誰想弄就能弄到的。
    而就是這玩意兒,使那些狼不敢靠近。因為狼的鼻子和狗有得一拚,而劉墉讓我們含在嘴裏呼吸的時候,就會有氣味被呼出來,狼就可以聞到。老虎是狼的克星,狼聞到老虎的氣味就不敢距離我們太近,它們時刻小心著隨時出現的老虎。俗話說“狗攆狼兩害怕”也就是這個道理,狼不知道是否能打過老虎,所以就怕。更怕的是它們看不到老虎在哪兒,這就是“未知最可怕”的道理。
    可直到劉墉亡故,我也找出劉墉是怎麽弄到的老虎尿。
    吃過午飯,我們起身準備趕路,老板卻過來與我說道:“官家,原來你們是當朝宰相劉統勳的家人。要不是你們這次從這裏路過,大家夥兒還不知道這條山路有狼出沒,我得替大夥謝謝你們。你們這是要走的話,就沿著淄河往北走,走個二三十裏,就會遇到一座橋,過了橋往西一馬平川,再無山路。
    我謝過老板,讓大家收拾東西,把孩子們弄上車,按照老板指引的路還真的見到了一座橋,過了橋還真是一馬平川,再無山巒阻擋。
    那有人可能要問了,你們從諸城為啥往西走過沂蒙山呢?你們就不能從諸城往西北走沿著渤海灣到天津再進入北京呢?
    那我這兒隻能羨慕您,您的地理知識太好了!
    我們是處在大清乾隆十五年的時期,地上哪兒有那麽多路供我們走哇!我們也不願意翻山越嶺不是?還好這條路從沂蒙山最東端穿過,因為這裏的山勢不是很高,山體也不怎麽互聯,從山腳下能走出些道來,久而久之這裏也就有了路。看官老爺們說的方向,我們不敢走,因為我們不知道有沒有路可走。
    經過數日的奔波,終於,京城的輪廓出現在眼前。高大的城牆巍峨聳立,仿佛是一位頂天立地的巨人守護著這座繁華的都市。熱鬧的街市傳來陣陣喧鬧聲,那聲音此起彼伏,有商販的吆喝聲,有馬車的轔轔聲,還有人們的歡聲笑語,讓孩子們興奮不已。
    我們來到了劉統勳的府邸,劉統勳和太太早已在門口等候。劉統勳身著便服,神情嚴肅中帶著幾分激動,他那深邃的目光中滿是期待。他看著我們,眼中滿是欣慰,說道:“可算把你們盼來了!”劉統勳大步向前,親自把孩子們抱下了車。大家都說“隔代親”,這時候就見證到了。孩子們都已經十來歲,而劉統勳仍然用力一個一個的抱了下來,嘴裏說著“慢點!讓爺爺抱你們下來!”,那臉上洋溢著的笑容如同春日暖陽般溫暖。我想上前搭把手,被劉統勳給製止了。
    太太則滿臉笑容,迎上前來,拉著單瑩嫂子和勤格格的手,親切地說道:“一路上辛苦了,快進府裏歇息。”她的聲音溫柔而和藹,就像春風拂麵一般讓人感到舒適。然後又把孫兒、孫女兒們叫到身邊心疼的拉拉這個、摸摸那個,熱情且親切地招呼著大家。
    一家人相擁而入,府中的仆人們也忙碌起來,為我們準備房間和膳食。房間裏布置得溫馨舒適,床鋪整潔柔軟,那被褥仿佛是雲朵般輕柔,讓人感到無比的溫暖。孩子們興奮地到處跑著、追逐著、打鬧著,張成的孩子在一旁怯懦地看著,小手緊緊地揪著衣角,難以融入其中。我讓劉希鵬拉張成的兩個孩子一起玩,逐漸的這六個孩子成了好朋友,笑聲在房間裏回蕩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孩子們好奇地打量著新環境,興奮地跑來跑去。劉希鵬說道:“這裏比咱們家大多了!”其它兄弟姐妹都應允著,眼睛裏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在京城的日子裏,生活充滿了新鮮與忙碌。劉墉一邊忙著拜訪師長,交流學問,一邊也不忘陪伴家人。
    一天,劉墉去拜訪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師。老師的書房裏擺滿了書籍,那書籍層層疊疊,仿佛是一座知識的寶庫。房間裏彌漫著墨香,那香氣清幽淡雅,讓人的心瞬間平靜下來。劉墉恭敬地向老師請教著學問上的疑惑,老師耐心地解答,給予他許多寶貴的建議和指導。劉墉認真聆聽,不時點頭,那專注的神情仿佛將整個世界都拋在了腦後。臨走時還順便順走了他老師幾本他沒有的書籍。
    回到家中,劉墉興奮地與我分享著當天的收獲,他說:“這次拜訪讓我受益匪淺,老師的見解真是獨到。”劉墉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那光芒中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和追求。還炫耀了他順來的書給我看,那臉上的笑容就像一個孩子得到了心愛的玩具。
    我笑著說道:“那你可要好好領悟,爭取在學問上更上一層樓。”
    我則帶著孩子們遊覽京城的名勝古跡。我們去了古老的廟宇,那廟宇莊嚴肅穆,紅牆黃瓦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孩子們好奇地看著那些莊嚴的神像和精美的壁畫,眼睛裏充滿了好奇和驚歎。
    劉希鵬問道:“叔叔,這些神像都是誰呀?”
    我耐心地給他們講解著每一尊神像的故事和傳說。我手指著神像,繪聲繪色地告訴孩子們,他們都是誰、什麽職位、具體是幹什麽的。我的聲音在廟宇中回蕩,仿佛將那些古老的傳說一一喚醒。
    一天晚上,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劉統勳說道:“此次進京,是一次難得的機會,你們要好好珍惜。”劉統勳目光掃視著眾人,語氣鄭重。“另外,劉安呐,你們兩口子該帶著孩子去看看履親王了。由於常年操勞,他老人家老了許多呀!”我趕緊點頭稱是。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劉墉在學問上日益精進,孩子們也在京城的繁華中增長了見識。而我,要準備去辦三件事,一、攜家眷看望履親王;二、到大內述職;三、找到我要找的人,把這跟隨劉墉十多年整理的所見所聞資料上交。
    喜歡我和宰相劉羅鍋請大家收藏:()我和宰相劉羅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