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細查嚴辦
字數:7559 加入書籤
次日清晨,劉墉與李賢便開始著手實施他們商討的計劃。
他們首先召集了江蘇各地的學政官員和相關執事人員,在江陰縣的學政衙門大堂內舉行了一場嚴肅的申飭會。
劉墉站在大堂之上,目光威嚴地掃視著眾人,說道:“諸位,如今江蘇學政整頓已初見成效,但切不可掉以輕心。皇上對我們寄予厚望,若有懈怠,國法不容!”堂下眾人皆低頭應是。
欽差李賢接著說道:“此次清查,要將過往賬目一一核對,對江蘇學子一一申飭,對任何關於學政方麵的事都要追查到底!”過後,劉墉和李賢定好路線,二人一起親自帶領一隊人馬前往各地巡視。
我們一行人帶著欽差儀仗前往蘇州。蘇州府的學政官員趙文淵心中有鬼,早已惶惶不可終日。
劉墉等人一到蘇州府學政衙門,便直接要求查看賬目。趙文淵無奈之下強裝鎮定,將賬目呈上供我們查看。
劉墉仔細翻閱,眉頭越皺越緊,突然將賬本重重拍在桌上,厲聲道:“趙文淵,你這賬目漏洞百出,是何道理!還不從實招來!”
趙文淵嚇得撲通一聲跪下,顫抖著說道:“劉大人饒命,下官一時糊塗,受人蠱惑,挪用了部分辦學經費。”
劉墉怒不可遏:“你身為學政官員,竟做出如此勾當,該當何罪!?來人,摘去他的頂戴花翎,聽候處理!”
在回江陰的路上,劉墉與李賢同坐一輛馬車。
劉墉憂心忡忡地說道:“李大人,看來這蘇州府隻是九牛一毛,其他地方恐怕還有更嚴重的問題。”
李賢點頭道:“是啊,不過隻要我們堅定決心,定能將這股歪風邪氣徹底鏟除。”
這時,一名差役騎馬趕來,稟報說在揚州又發現了新的線索。劉墉和李賢立即調轉馬頭,奔赴揚州。
揚州的一家茶館內,劉墉和李賢身著便服,暗中察訪。隻聽見鄰桌的幾個人在低聲議論。一人說道:“聽說這次劉大人和欽差大臣是動真格的了,不知道會查到什麽時候。”
另一人接口道:“那些個貪官汙吏這次可要倒黴了。”劉墉和李賢對視一眼,心中更加堅定了整頓的決心。
回到住處,劉墉說道:“李大人,從這些百姓的議論來看,我們的行動已經引起了關注,但也不能放鬆警惕。”
李賢說道:“不錯,接下來還需更加謹慎行事。”
幾日之後,劉墉收到一封匿名信件,信中提到常州府的學政官員與當地富商勾結,操縱科舉。劉墉與李賢商議後,決定秘密前往常州府。
在常州府,我們經過一番明察暗訪,掌握了一定的證據。
劉墉再次大怒:“這些人膽大包天,竟敢如此踐踏科舉的公正!”
李賢說道:“劉大人,先不要打草驚蛇,待我們部署周全,將其一網打盡。”
經過周密部署。這日,劉墉和李賢帶領軍校突然包圍了常州府學政衙門,將涉案人員全部抓獲。
經過一係列的整頓,江蘇學政的風氣煥然一新。劉墉和李賢站在江陰城樓上,望著繁華的街市,心中一片悵然。
劉墉感慨道:“李大人,此次整頓多虧了你這位欽差的協助,希望這股清正之風能長久保持。”
李賢微笑著說:“劉大人過獎了,這都是為了朝廷,為了百姓。”
就在這時,一名信使快馬加鞭趕來,帶來了京城的新旨意……
信使翻身下馬,單膝跪地,雙手將聖旨呈上,恭敬說道:“劉大人,李大人,朝廷急旨!”
劉墉和李賢趕忙接過聖旨,展讀之後,兩人的臉色變得凝重起來。李賢皺著眉頭說道:“劉大人,這旨意讓我們加快整頓進度,還要將成果詳細呈報,看來京城那邊也等得著急了。”
劉墉沉思片刻,回道:“既是皇上旨意,我們自當全力以赴。隻是這後續的工作,還需更加周全謹慎。”兩人回到學政衙門,召集眾人商議對策。
劉墉說道:“如今形勢緊迫,我們需兵分幾路,同時對未清查之地加快速度。”
李賢點頭讚同:“不錯,我帶人去泰州,劉大人你去鎮江,務必將所有問題查個水落石出。”
劉墉應道:“好,事不宜遲,我們明日即刻出發。”
第二天,劉墉帶著我們一行人來到鎮江府。一到府衙,便召集當地學政官員訓話。
劉墉目光如炬,說道:“此次前來,隻為肅清學政弊端,若有隱瞞,嚴懲不貸!”
眾官員早就聽說朝廷要嚴查江蘇學政,個個戰戰兢兢,紛紛表示定當配合。
劉墉親自查閱賬目,與學子、夫子交談。在一所書院中,劉墉發現有夫子欲言又止。劉墉溫言說道:“但說無妨,本官為你做主。”
那夫子這才吐露實情,原來是有學政官員強迫學子為其辦事。劉墉聽後,怒發衝冠:“簡直無法無天!”
與此同時,李賢在泰州也遇到了棘手之事。當地富商百般阻撓清查,甚至暗中威脅。李賢毫不畏懼,嚴詞道:“爾等膽敢阻礙,罪加一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經過數日奔波,劉墉和李賢在江陰會合。
劉墉說道:“泰州、鎮江之事,已基本明了,隻待整理證據,上奏朝廷。”
李賢回道:“甚好,此次定要讓那些不法之徒受到應有的懲處。”
就在他們準備上奏之時,又有意外發生。一名被革職的學政官員糾集了一夥人,在江陰鬧事。
劉墉挺身而出,大聲喝道:“爾等竟敢公然違抗國法,莫不是想罪加一等!”
那革職官員叫囂道:“劉墉,你斷了我們的官運和財路,今日我們定要與你拚個魚死網破!”
劉墉一聽,這個氣不打一處來,一聲令下,我等迅速將鬧事之人製服收監。最終,劉墉和李賢將整頓的成果詳細呈報朝廷,江蘇學政迎來了全新的氣象。百姓們聽到此事,個個歡呼雀躍,無不對劉墉和李賢的做法感恩戴德。
劉墉和李賢望著這樣的景象,心中充滿了欣慰。
劉墉感慨道:“但願這清正之風,能長久吹拂江蘇大地。”
李賢點頭道:“隻要我們秉持公正,定能保一方清明。”春風拂過江陰的大街小巷,帶來了絲絲暖意。劉墉和李賢並肩走在街頭,望著來來往往的百姓,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欽差大人,如今學政之事雖已見成效。但仍需時刻警惕,以防死灰複燃啊。”劉墉微微仰頭,望著天空中飄動的雲彩說道。
李賢捋了捋胡須,應道:“劉大人所言極是。不過經此一役,想必那些心懷不軌之人也不敢輕易妄動。”
一日,劉墉和欽差李賢在大街上。看到一位老者牽著孫兒走上前來,恭敬地向劉墉和李賢行禮:“兩位大人,多虧了您們,我這孫兒日後求學有望啦。”
劉墉連忙扶起老者,微笑著說道:“老人家,這是為官者應盡之責。”
告別了老者,劉墉和李賢繼續前行。這時,遠處傳來一陣喧鬧聲。“去看看怎麽回事。”劉墉說道。
兩人帶著隨從來到一處集市,隻見一群人圍在一起,議論紛紛。劉李二人擠入人群,隻見一秀才模樣的年輕人看到劉墉和李賢,滿臉悲憤地訴說道:“二位大人,我寒窗苦讀多年,本想此次科舉能一展抱負,可那學政衙門的官員卻百般刁難,說我文章不合規矩。”秀才說著,淚水在眼眶中打轉。
劉墉眉頭緊皺,問道:“可有證據?”秀才從懷中掏出一篇文章,遞給劉墉:“大人,這是我的文章,還請大人明察。”
劉墉仔細閱讀後,臉色愈發陰沉:“這文章條理清晰,見解獨到,怎會不合規矩?定是那官員故意刁難。”
李賢在一旁說道:“看來,雖經整頓,仍有漏網之魚。”劉墉當即下令:“徹查此事,定要還這秀才一個公道。”
回到學政衙門,劉墉立刻召集手下,展開調查。經過幾日的明察暗訪,終於揪出了那故意刁難秀才的官員。
劉墉怒視著那官員,斥責道:“身為學政官員,不思為學子謀福祉,卻行此齷齪之事,該當何罪!”
劉墉毫不留情,將其革職查辦。此事一經傳出,百姓們對劉墉和李賢更是讚不絕口。
最終,欽差李賢到了回京的日子。這天,劉墉和李賢在書房商議後續的學政如何改革事宜。
“李大人,我覺得應當加強對學政官員的考核,定期審查他們的政績。”劉墉說道。
李賢點頭道:“不錯,還要加強學子遵從孔孟之道,培養他們的家國情懷。”
數日後,欽差李賢帶著在整頓江蘇學政取得的所有證據資料,在欽差儀仗的擁簇下返回了京城,不表。
又是一年春來到,江蘇學政在劉墉的努力下,愈發清明,為大清培養出了眾多優秀的人才。
劉墉站在學政衙門的庭院中,望著滿園春色,心中充滿了希望:“但願這學政之風,能如春風般,吹遍大清的每一寸土地。”
付鈺走過來,微笑著說道:“大人,大清朝有您這樣官員,相信總會有那麽一天的。”
“但願吧……”劉墉長歎一聲說道。
乾隆二十五年春的一天,陽光明媚,江陰縣的江蘇學政衙門裏,劉墉正與我和付鈺在書房商議事務。突然,府衙門外傳來一陣喧鬧聲。
“老爺,老爺!夫人她們來了!”門丁急匆匆地跑來稟報。
劉墉一聽,臉上露出驚喜之色,連忙起身:“快,快隨我去迎接。”我和付鈺也趕緊跟了上去。
來到衙門門口,隻見單瑩嫂子、勤格格和謝玲兒在張成的保護下,正站在那裏。
單瑩嫂子身著一件淡藍色的錦緞長袍,上麵繡著精美的花朵圖案,頭發梳得整整齊齊,插著一支碧玉簪,端莊秀麗,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勤格格則穿著一身粉色的旗裝,裙擺上繡著蝴蝶,顯得活潑俏皮。頭上戴著華麗的旗頭,珠翠環繞,一雙大眼睛靈動有神。
謝玲兒身著淺綠色的衣裙,腰間係著一條白色的絲帶,簡約而不失優雅。頭發挽成一個發髻,插著一朵小花,溫婉可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墉快步走上前,拉住單瑩嫂子的手,關切地問道:“夫人,你們怎麽來了?也不讓人捎個信來,一路上可還順利?”
單瑩嫂子微笑著說:“不是為了讓你們有個驚喜嘛!老爺放心,這一切都好。”
我也走向勤格格,笑著說:“格格,你來了,我可想死你了。”
勤格格的臉一下子臊得通紅,嬌嗔地瞪了我一眼:“哼,當著這麽多的人說這個,羞死人了!你就不會說點別的!?”眾人聽了都笑了起來,我和勤格格紅著臉趕緊走進府衙內部。
付鈺則有些不好意思地看著謝玲兒,說道:“玲兒,讓我看看,你還好吧?真是辛苦你了。”謝玲兒輕輕搖搖頭:“不辛苦,能見到你就好。”
劉墉說道:“快,咱們進去說話。”眾人走進衙門內的院子裏待客大廳,紛紛落座。
單瑩嫂子說道:“老爺,我們在京城聽聞你在這邊事務繁忙,心中掛念,便過來看看。”劉墉感動地說:“夫人有心了,謝謝夫人!”
勤格格接著說:“是啊,我們在家也是整日盼著能與你們相聚。”我連忙說道:“格格,讓你受苦了,夫人辛苦辛苦!”
謝玲兒微笑著說:“看到你們都安好,我們也就放心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訴說著分別後的思念和牽掛,院子裏充滿了歡聲笑語。這時,管家張成打斷了我們的說話:“老爺,這是老太爺讓我帶給你們的信,讓我交給老爺。”張成一邊說著,一邊從懷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封書信,雙手遞到劉墉麵前。
劉墉一聽此話,雙手恭敬地接過信,問道:“可是父親讓你捎來的?”張成點頭道:“正是,老爺,小人保護各位夫人上路時,老太爺親自交給我的。”
劉墉站起身來,雙手拍了拍張成的肩膀:“多謝!你辛苦了,快快坐下,不必拘禮。”張成應了一聲,坐在了旁邊。
劉墉迫不及待地拆開信封,展開信紙,仔細閱讀起來。書信內容如下:
崇如吾兒
見字如麵。為父與你母親在京城,日夜思念著你。聽聞你在江蘇學政任上事務繁忙,定要注意身體,莫要過於操勞。
你離家已久,家中孩子們時常念叨著你們。他們乖巧懂事,學業上也不曾懈怠,為父深感欣慰。
吾兒,為官一任,當造福一方。切不可有絲毫懈怠與疏忽,要時刻謹記為官之道,清正廉潔,公正無私。為父對你寄予厚望,望你能在仕途上有所作為,為家族爭光,為百姓謀福。
你們在江蘇的一舉一動,為父也有所耳聞。聽聞你治理有方,為父甚是高興。但切莫驕傲自滿,仍需不斷進取。
吾兒,見信後速速回信,以解為父與你母親的思念之苦,也讓孩子們歡心。
父:劉統勳
劉墉讀完信,眼眶微微濕潤,心中滿是對父母的思念和對家人的牽掛。他深知父親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是期望自己能成為一個真正為國為民的好官。
他坐回書桌前,提筆回信,向父母訴說自己在江蘇的近況,表達對家人的思念,並保證定不辜負父親的期望……
喜歡我和宰相劉羅鍋請大家收藏:()我和宰相劉羅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